明锐价格
电 IVT-REJX-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11 届
IVT-REJX-51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项目任务书(个人表)
系部:电子工程系
毕业项目类别:毕业论文 | ||||
毕业项目名:基于PLC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 | ||||
校内指导教师: | 职称:工程师 | 类别:专职 | ||
校外指导教师: | 职称:工程师 | 类别: 兼职 | ||
学 生: | 专业:电检 | 班级: | ||
1、毕业项目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实现基于PLC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完成小车运动控制系统得软硬件设计。 目标:完成一篇5000字以上的论文。 | ||||
2、毕业项目的主要内容 论文的主要内容: 用plc控制小车的要求;I/O分配表和工作流程;小车运动系统的控制流程和梯形图;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要求: (1).采用学院规定的文档格式 (2).论文正文层次分明,行文流畅,易懂 (3).不得整段抄袭他人文章或技术资料 | ||||
3、主要参考文献(若不需要参考文献,可注明,但不要空白) [2]张桂香.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邓则名,邝穗芳等.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曹辉.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戴冠秀.PLC在运料小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工矿自动化6期,2005年; [6]李仁编.电器控制清洗剂是什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郑凤翼.图解PLC控制系统梯形图和语句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8]廖常初.PLC应用技术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刘柏生. PLC编程实用指南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0]张万忠.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1]赵华军. PLC 在生产线送料小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第36卷,驾照查询第三期; [12]郝力文,王子文.车间运输小车的智能控制[J]. 机电工程.2001 年第28 卷增刊; [13]汪晓光,孙晓瑛,王艳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14]张传祥.电气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15]王国庆.现在PLC的发展及其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1997年,第四期; [16]求是科技. 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 | ||||
4、进度安排 | ||||
毕业项目各阶段任务 | 起止日期 | |||
1.毕业项目的主题选择 | 2011/3/1—2011/3/10 | |||
2.毕业项目资料的搜集 | 2011/3/10—2011/3/20 | |||
3.毕业项目初稿的完成 | 2011/3/20—2011/4/30 二手房车直卖网站 | |||
4.对毕业项目的修改 | 2011/4/30—2011/5/5 | |||
5.依据导师建议再次修改 | 2011/5/5—2011/5/6 | |||
6. 最终完成 | 2011/5/9-2011/5/19 | |||
高速公路倒车 | ||||
辽r的车牌是辽宁哪里的 |
注: 此表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填写。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项目报告/论文《基于PLC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摘 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一种新型的
、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操作灵活,编程简单适合于工业环境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在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PLC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在工业控制的众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机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大量运用。为此我通过课堂上所学,采用PLC对小车运动系统进行控制。此举措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在电气系统运行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PLC 电气 改善 控制
设计者:
指导老师:
一、PLC概要
1.1 基本概念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名称为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PLC定义为:是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数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使用可编程存储器内部储存用户设计的指令,这些指令用来实现特殊的功能,诸如逻辑运算、顺序操作、定时、计数以及算术运算和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1.2 发展背景
在PLC发明之前,在工业控制的顺序控制领域内,常常采用诸如继电器、鼓式开关、纸带阅读器等机械、电气式器件作为控制元件,尤其是控制继电器,在离散制造过程控制领域内,成为“开关控制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的器件。但是,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继电器控制系统”已不适应需要,究其原因是: 动作缓慢;寿命短、可靠性差;体积大、耗电多;设计制造周期长、程序修改费时;不能实现与计算机对话。
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汽车工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由传统的继
电器控制装置来进行控制,不仅体积庞大、故障率高、柔性差、不灵活、耗能多,而且调试困难,可靠性也差。虽然小型计算机已日趋完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小型计算机用于开关控制系统,又显然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这是由于小型计算机的特点决定的:编程复杂,要求有较高水平的编程人员和操作人员; 需要配套非标准的外部接口,对环境和现场条件的要求过高; 功能过剩,机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造价高昂。需要与可能性,促使人们寻求新的出路,PLC应运而生。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使用新一代控制器的设想,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该公司对新一代控制器提了10点要求,为各大公司提供了明确的开发目标。第二年(1969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PDP-14,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控制器。这时的PLC用固态(集成)电路来代替继电器逻辑电路,用存储器电路中的存储数位(程序)来代替继电器系统的布线,以程序来规定逻辑关系;用固态I/ O电路来检测按钮和限位开关的信号,给出输出以控制电机和其它执行机构。这时的PLC系统已开始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环境适应性较强,可以使用于车间现场;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诊断能力,维修容易;基本能适应不同的制造过程所需,柔性度有了较大提高,只要改变系统中的程序即可改变控制“逻辑”,而无需改造或更换控制硬件
等。差不多同时,美国MODICON公司也研制出084控制器。它们的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美国的其他公司和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也相继研究开发出类似的产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