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两个国家很感兴趣,一个是日本,一个就是德国。对日本感兴趣是因为日本侵华,一个历史上一直附属于中国、依靠中国的国家,在明治维新之后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一流强国,并妄图打败他的“老大哥”,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问题。而对德国感兴趣也和战争有关,一战和二战都是德国发起,并荼毒世界,更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是这个国家的恢复之快,科技之强,技术之精。今年,有幸选修了张国利老师的《德国国情与文化》,使我慢慢掀开了蒙在德国头上的那顶面纱。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德国是欧洲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地中海联盟的成员国。德国是欧洲的一个优秀国家,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同时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前列。
儿子奥托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德意志是第一个战胜罗马帝国的民族。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德国)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
国的终结。这个由阿道夫•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突然袭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9000多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1989年东欧剧变,包括东德在内的各国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在四强同意下,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
自此,一个统一的国家向我们走来,蓬勃发展是这个国家锐不可当的风景。
统一的德国在教育和制造业上尤其令我佩服。根据德国宪法《基本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将整个教育事业置于其监督之下。按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联邦制结构,教育事业的管辖权在联邦和各州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由联邦确定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而由各州对义务教育、组织形式以及考试的承认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目前,德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从6岁开始到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其中9年的全日制学校的学业是必须完成的,如果不能继续全日制普通学校或者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业,那么其余3年也必须上非全日制职业学校。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
除了基础教育之外,德国还建立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让每个公民从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教育体系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德国一位教育专家的一番话意味深长:“德国教育政策的准则之一就是将年轻人教育成为决心在民主制国家中共同担负责任的成年公民。”我想,为造就这种高素质公民作出贡献的绝不仅仅是学校,更有整个社会的心血和努力。
正是因为德国如此重视教育,在20世纪初期,约1/3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德国科学家,他们的革新给世界带来了改变———相对论、核裂变、结核杆菌以及伦琴射线的发现等。在迄今为止的76位德国诺贝尔奖得主中,65人以自然科学和医学成就而获奖,除了企业和高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学会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等机构都站在研究前沿。德国在专利申请方面可以排欧洲第一,专利数量达到15.7万项,与美国和日本同属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
其次就是“德国制造”了,近几年中国产品暴出不少质量问题,结果很让人担心,也很让人反思。在世界上,提及产品的质量,人们往往会想到“德国制造”,“开宝马、坐奔驰、家用电器西门子”,代表了人们对德国产品的普遍看法。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44年冬,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法西斯第三帝国覆亡在即。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气氛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严重困境。对普通平民来说,食品短缺就已经是人命关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的话,根本无法捱过漫长的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像帝国崩溃前夕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非但没有去哄抢,而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个笑话: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谁来执行处罚?当时的德国,由于希特勒做垂死挣扎,几乎将所有的政府公务人员都抽调到前线去了,看不到警察,更见不到法官,整个国家简直就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全德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一个德国人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的规定。德国奔驰
季老当时在德国留学,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所以事隔五十多年,他仍对此事感叹不已,说,德国人“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试想,这样的国民素质,这样的国家,能制造不出品质一流的设备?
二十世纪的世界注定是发展与融合的时代。面对新兴的不同于二战时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国,面对同样强大且潜力无穷的欧共体主导国,我们应该与之加强合作,谋求共赢。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中德关系必将会得到强化与发展的。
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