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S1期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Vol.33No.S1 2020年12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Dec.2020
应用与探索
刘少梁
(苏州希格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8)
摘要:电动自行车治理难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苏州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电子车牌在电动自行车治理中可发挥很好的技术保障作用,建议在解决车辆信息安全、车辆监管技术体系、区域车辆差异性等问题基础上,探索和构建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全车型、全方位交通治理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治理难的问题。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治理;电子车牌
中图分类号:U8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270(2020)S1-0069-02
1研究背景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广大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市场保有量大增。但电动自行车监管也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痛点和难点。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控问题多次提出要求。2018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技术规范对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整车重量、鞍座长度、电动机额定功率等重要指标均提出了新的标准。2019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公安部门要联合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控,切实解决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意见》还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各地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地方规定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严查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等等。同时,鼓励电动自行车所有人购买保险产品,佩戴头盔。同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严查违章行为的具体举措。
政府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给各地电动自行车管理拉响了警报。以苏州为例,电动自行车是保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在给苏州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交通违法多、交通事故多、易产生纠纷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外卖、快递等运营车辆。据统计,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数占苏州交通违法总数的74.23%,给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各地交警采取了非现场执法的集中整治行动,但这种方式要耗费大量的警力,往往一段时间后又死灰复燃。目前,以视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公安治安卡口或电子监控系统,在打击、预防、围剿涉车犯罪的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由于视频识别技术在对车辆的识别上主要依托的是电动自行车固有的号牌作为采集信源,会受到电动自行车车牌尺寸小,车辆团簇性出行,驾驶人佩戴口罩、头盔等因素的影响,在车辆身份精确识别和违章行为识别方面已经难以满足公安交警的实战需求。而且传统的有源RFID方案往往只能实现车辆的定位寻车,仅能用于防盗,无法适用于违章识别管控。因此,需要得到一种高效精准的非现场执法技术方案的补充、支持和完善。
2何为电子车牌
汽车电子标识俗称“电子车牌”,是车辆的数字“身份证”,是由公安部主导,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我国具有独立自主标准的车辆数字身份体系。电子车牌能够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是基于超高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延伸,具有数字身份唯一、识读快速精准、安全自主
苏州汽车违章查询2020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70
可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车辆上安装具有防伪功能的RFID技术的电子车牌,在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主干道、出入口、交叉路口等现有的设备上加装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并将上述读写设备识读的车辆信息上传至车辆大数据中心,构建整体的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完善配套车辆监管和稽查布控应用系统,建立共享机制。依托电子标识构建全方位的交通治理服务体系,能够建立起“快速发现、精准定位”的高效运行机制,起到提升公安交警部门车辆管理的整体水平、打击涉车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升道路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作用,同时还能达到治理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和促进城市文明的总体目标。
电子车牌在国外的应用已较普及,且安全性高。例如英国的e-Plate电子车牌管理系统、新加坡的ERPS 电子道路收费系统、美国的E-ZPass电子收费系统等,均实现了车辆的自动识别、不停车收费等。但是这几年的研究中较多的是将电子车牌应用于机动车的自动识别和车辆管理中,在电动车等非机动车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
3电子车牌在电动车治理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电子车牌的电动自行车违章治理方案具备准确率高、全天候、24小时非现场执法的优势,可有效减少交通违章和事故,提升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我们可以RFID技术应用为切入点,探索建立电子车牌+电动自行车的应用管理创新机制,在以下三个方面来推动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在法律法规方面。依据《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为电动自行车非现场处罚提供法律支撑。
在权益保障方面。由于大多数电动自行车没有购买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难以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导致有的家庭因事故致贫返贫。应鼓励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投保第三者责任险和人身意外险,倡导车企售车赠送保险。
在社会服务方面。电动自行车电子车牌还可用于小区出入口,实现车辆的无感通行。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行为识别报警,深入贯彻“331”专项整治精神,为消除火灾安全隐患,解决电动自行车偷盗等社会治理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促进民生服务现代化,构建智慧社区、安全社区。
装有电子车牌的电动自行车,在实施违章治理方案中,也会碰到一系列问题,主要有:
(1)车辆信息安全问题。电动自行车的电子车牌中存储着车辆身份信息、车主信息、出行轨迹等涉及到社会公众的隐私信息,且电子车牌的技术优势使其在交通管理各领域都会有相应的应用需求,将涉
及到一系列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合理规范车辆电子车牌的应用原则,从法律上和技术上保障车辆信息安全,这是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必要前提。
(2)车辆监管技术体系问题。RFID技术能够提供可靠的车辆身份识别信息,但是,现有电子车牌只能识别获取车辆数字信息源,其他包含视频等信息必须依靠现有的视频监控等交通管理技术和装备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数字信息的优势。因此,电子车牌的应用需将RFID技术和现有技术体系互补长短.以期打造完善的公安交通管理技术体系。
(3)区域车辆差异性问题。在城市老城区或交通要塞区域,通常具有电动自行车流量大、部分路面交通管制复杂等情况,部分街区还有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分流管控的需求,采用一刀切的标准化建设方案恐难实现科学管理,因此仍然需要因地制宜,借助“电子车牌”实行定制化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机制。
因此,我们在推进电子车牌的试点应用时,可以从公安交警、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四个方面,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公安交警应鼓励宣传电动自行车安装电子车牌并上保险,增强业主保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企业应提供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保险公司应提供有竞争力的保险服务,如第三方责任险等;政府部门应在电动自行车安装电子车牌后,及时研究出台专项治理电动自行车违法的相关政策法规。
(责任编辑:朱苏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