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英国国企私有化启示录
撒切尔夫人,英国现代政治家,1979年-1990年任英国首相。
女人一般不当政,当政必定女强人,撒切尔夫人给英国政治留下巨大的个人烙印,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影响至今。
她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伴她一生,成为她的主要标志。
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对英国经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将大量英国国企进行了私有化改造。
二战期间,英国物资极其匮乏,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政府管制措施,将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彻底实行计划管制,以三分之一的食物供给养活了全体国民,并且熬到了二战胜利。
战争期间积累的政府管制经验,对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战后的英国,从银行到煤矿、航空、通讯、运输、电力、煤气、钢铁,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都收归国有。后来,汽车、机船、火箭这些产业也被纳入国有化。
所有指责中国国有化体制的人,都经常指责国企各种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欧洲很多
发达国家,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国有企业。
汽车品牌捷豹因为美国的崛起,加上连年不断的战争,英国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开始走向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大国无一幸免卷入战争。二战以后,原来的英国殖民地也纷纷独立,到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已经陷入经济衰退的“滞胀”状态。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严重,社会矛盾丛生。
经济学家分析的结论,认为企业国有化是英国经济失去活力的重要原因,“英国病”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英国病就是国企病。
所有国家的“国企病”,症状都有相似的地方:
·创新缺失,缺少成本核算机制,长期亏损。
·企业内部活力不足,人浮于事,政府负担沉重,很多企业吃掉了大量的财政补贴。
·
国企的特权地位,让工会势力强大,动辄组织罢工,招工容易辞工难,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原本长期亏损的国企不堪重负。
面对国企改革难题,撒切尔夫人采取极端的改革措施:既然国企搞不好,那么就让企业彻底私有化。
果然是一代政坛女强人,想到就说到,说到就做到。
·1979年,英国政府出售英国石油公司(垄断国企)19%的股份,拉开私有化的序幕。
·超过100万的公共住宅以折扣价直接卖给私人,进行住房商品化改革。
·解除管制,鼓励私人参与竞争。
·放开手脚,大规模出卖国企,英国电讯公司、天然气公司、钢铁公司、自来水公司,这些垄断巨头折算成股票卖给民众。
·将“社会公共服务”推向市场,比如铁路、市政、学校、部分医院,都进行了市场化。
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进行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后来公开宣布“私有化无禁区”。
住房市场化,教育市场化,各种市场化的名头下,国有资本一步步退出,私营资本一步步占领。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980年代英国推行的国企改革,私有化进行得如此彻底,对企业的“国有病”进行了深度的。
那么,国企私有化以后,英国的经济社会状况怎么样?
应该说,英国的国企私有化,有着积极而有影响力的一面。这些改革措施,短期内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私有化政策对英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在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英国经济恢复了增长。一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增长率处于领先地位。
2、通货膨胀和资本流失被逐渐控制,私营企业以及劳动力市场恢复活力。
3、解除管制,控制货币发行,削减福利开支,减少政府干预,让企业在经济生活起主导作用。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一度实现了财政盈利。
4、打击工会力量,在主流的舆论上,鼓励财富的创造。
应该说,改革是有成效的,经济活力的增加,让撒切尔夫人获得了多次连任。创造了上过世纪任职时间最长的纪录。
如果国企私有化的效果一直能够保持下去,撒切尔夫人的一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议。实际上,在撒切尔夫人离任没有多久,国企私有化的弊病就开始爆发,而且愈演愈烈,英国再一次陷入了泥潭之中。
英国经济全面私有化以后,主要的问题包括:
1、国企私有化以后,失业率成为社会挥之不去的阴影。私营企业一切以效益为导向,对于员工就业并不热心,效益不好,就会裁员,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国企私有化以后,成本核算越来越精打细算,能够少投入就尽量省钱。英国铁路实行部分私有化以后(英国铁路私有化的结构非常复杂,混合制),资本家为了压缩成本,维修保养铁路大量雇佣临时工(甚至包括非法移民劳工),导致铁路事故不断(凤凰卫视的名主持人刘海若,就曾经在英国坐火车遭遇事故)。另外,资本家对于铁路技术提升毫无兴
趣。以至于英国作为铁路的发明人,现在想要修建高铁,只能求助于中国等国家。
3、失去了国有资本的保护,英国的很多重要产业,变成了资本市场的猎物。整个英国的汽车工业,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卖光了。如果对汽车品牌稍有了解的话,路虎、阿斯顿马丁、捷豹、MINI甚至劳斯莱斯和宾利,这些英国著名的汽车品牌,现在都已经属于国外。就连上汽的荣威品牌,也是购自英国的MG-Rover公司。
4、由于英国的金融行业发达,加上前殖民地的影响力,大量的私营资本逐渐集中到金融领域,金融行业为英国带来大量收入,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产业空心化。举个例子:英国开发北海油田,劳工只能雇佣国外的,本国人都不愿去干这种脏活累活。
5、住房私有化的结果,让伦敦的房价越来越高企,同时也吸引了全世界的金融炒家购买伦敦房子。而普通的年轻人,不仅终身买房无望,现在连租房都变得压力巨大。
6、教育市场化的结果,英国的高校越来越功利。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中国近年来也有大量留英学生),本国学生占比迅速下降。大量招生的结果,大大伤害了英国教育的品牌信誉。如今,从英国留学归来,文凭早已大大贬值。
7、过度私有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虽然英国针对富豪采取了高税率的政策,很多公司和富豪却选择海外避税。这导致了英国国家税源的枯竭,整个国家财政赤字扩大,国家债务负担也日益沉重。
英国国企私有化的改革红利,没有经过十几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全盘私有化以后,整个社会重新问题丛生。
现在,英国就算想要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整个社会已经全面私有化,除非发生战争,政府已经不再有能力整合社会资源。政客们哪怕想要进行任何改革,都已经很难得到支持。
英国的国企私有化,在改革初期短时间内提高了社会经济的活力。这也是撒切尔夫人赢得支持的重要基础。
撒切尔主义如今备受质疑,当年追捧撒切尔夫人改革措施的,也在反思彻底去国有化的问题。
与英国相对的,北欧坚持了福利主义,不仅社会和谐而且整体富裕;而体量和英国相当的德国、法国,保留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就没有英国那么严重。
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实例对比,欧洲最大的汽车厂家德国大众,如今还是国有控股,而英国汽车早已卖得盆干碗净。
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以及现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有深厚的底蕴,特别是国际政治的洞察力,基础技术的研发能力也很强。但是这掩盖不了全盘私有化带来的“日不落帝国”的衰退。
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的私有化浪潮影响深远,对中国也有非常大的触动,英国私有化的很多做法,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例如土地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当年大量国企倒闭民营化),都可以看得到影子。
甚至住房市场化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很多做法也是从英国借鉴而来。
和英国一样,中国也收获了改革红利。整个社会民营企业的兴起,加上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有个体经济,让中国的经济体系,充满了活力。
但是,困扰英国的各种社会病。如今也在中国变得普遍而严重:
1、贫富悬殊,整个社会基尼系数扩大。合理的收入差距,让勤劳聪明的人收获更多理所当然,但是如果社会整体上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甚至导致阶层固化,对社会发展绝非福音。
2、房地产市场化以后,在地方政府卖地动力驱动下,房价节节高涨,并且开始导致一线城市产业空心化。
3、资本完成积累以后,逐渐脱离实业,进入资本炒作,玩起钱生钱的游戏,这不仅影响实业发展,而且制造金融动荡。
4、教育、医疗全面市场化以后。各种收费负担,对老百姓来说也变得沉重。
……
如今,私有化的声音,还在继续扩散。他们的理论根据也很简单——既然国企搞不好,那就交给民营企业来搞。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房地产的市场化,也不满足于一般制造业的私有化,他们还想瓜分掉铁路、电信、电力、邮政、民航、石油石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