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20年基建投资规模可达20万亿,其中新基建占10-20%
凤凰⽹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
2020⽆疑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年。新冠疫情下,户外出⾏受限,各⾏各业⽣产经营受阻,经济前景晦暗不明。然⽽随着科技⽇新⽉异不断催⽣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特殊时期下数字经济更加蓬勃发展,“新基建”意识逐渐深⼊⼈⼼,产业结构正在进⾏新⼀轮的变⾰。
01
新基建投资的红利板块:
5G、新能源充电桩和城轨交通
2020年的⿊天鹅事件给各⾏各业带来巨⼤冲击,但‘病树前头万⽊春’,艰难之中,产业结构模式转型,“新基建”持续发展。在“新基建”中,最主要的是新⼀代信息基础设施,要持续加⼤创新⼒度。据悉,⽬前已有七⼤领域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
⾸先,⽹络规划、⽆线电传输设备、终端设备、运营商等产业链,共同构建了5G⽹络基建领域,随之逐渐完善的5G技术将被应⽤于增强移动宽带eMBB、⼤连接物联⽹等相关领域。其次,⼤数据中⼼基建领
10-15万汽车域涉及的重点企业有阿⾥、腾讯、京东、科⼤讯飞、四维图新为代表的数据获取端,以及中国电信、百度等为代表的数据销售端,其建设成果将被应⽤于政务、⾦融、电信、医疗、营销等诸多⾏业,促进⾏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
此外,基建领域之⼀的⼈⼯智能,将重构⽣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阿⾥、百度、腾讯、华为等综合类企业,京东、⼩⽶、搜狗等AI开放类平台,字节跳动等信息分发企业和寒武纪、⽐特⼤陆等AI芯⽚企业会重点建设⼈⼯智能相关业务。
⼯业互联⽹⽅⾯的基建将会造福多个⾏业,如航空、重⼯、煤矿、钢铁等传统制造⾏业。特⾼压基建领域,以直流特⾼压、交流特⾼压等产业链为主,涉及国电南瑞、长⾼集团、平⾼电⽓等重点企业。引⼈关注的⾼铁和城轨领域,将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亚迪等重点企业的带领下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新基建也如⽕如荼地展开,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预测,2020年将新增约公共充电桩15万台。
正如中国⼯程院院⼠邬贺铨所说: “‘新基建’不仅是基建,还是新产业增长⽀柱、创新投资渠道与新的消费,它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和⾼质量发展。‘新基建’与传统基建是统筹发展、协同融合的。”
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基建正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谈及新基建对今年经济的贡献率,昆仑宏观张玮对凤凰⽹财经表⽰,假设GDP 较 2010 年翻⼀番的⽬标没有改变,2020年的经济增速⾄少要达到 5.6
%之上,对应基建投资增速⾄少达到 15%以上。相应的,2020 年基建规模在 20万亿左右。
在3%~3.5%⾚字率下,2020 年公共财政⽀出同⽐将增长 8.3%~10.5%。结合基建投资的五⼤资⾦来源,假设财政⾚字3%,专项债新增3万亿,2020年的基建增速有望达到8%以上;假设财政⾚字3.5%,专项债新增4万亿,则今年的基建增速将达到14%以上。“当然,这只是基于资⾦端的测算,并未考虑实际开⼯情况。当前受疫情拖累,国内开⼯进度已经放慢了两个⽉。所以对于后续的实际投资情况,仍需谨慎观察”,张玮对凤凰⽹财经表⽰。
投资、消费、出⼝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新基建范畴的投资应当把握机遇、避免风险。张玮分别从保险资⾦、股市领域等⽅⾯分析了新基建领域的投资策略。
谈及保险资⾦如何参与新基建的投资,并丰富产品类型,发挥长期资⾦优势,张玮说,险资先天具有中长期投资优势,对于投资国家中长期战略具有积极作⽤。从⽬前险资的主要投资范围来看,固收类(包括利率债和信⽤债)⼀般在50%以上,权益类(包括⼀、⼆级市场)⼀般在20-30%之间,⾏业约束不得⾼于30%。剩下的是另类和不动产投资。
对于险资来讲,参与“新基建”项⽬可以有多种渠道,例如信⽤债、⾮标以及权益市场的⼀、⼆级投资。但由于险资的特殊属性,相对于其它⾦融机构⽽⾔更偏向于风险厌恶型。所以在信⽤评级上会追寻评级更⾼的投资标的。
就股票⼆级市场⽽⾔,张玮表⽰,尽管险资具有中长期投资属性,考虑到实际的险资规模和资⾦成本,很多中⼩保险机
就股票⼆级市场⽽⾔,张玮表⽰,尽管险资具有中长期投资属性,考虑到实际的险资规模和资⾦成本,很多中⼩保险机构往往不能做到中长期价值投资,投资标的对于市场风格变化较为敏感。对于新基建⽽⾔,由于到今年的实际投资体
量“并不⾼”,只占到全部基建投资的10-20%,所以不能排除某些险资更偏向于传统基建和“⼤消费”类股票标的。当然,新基建近期被反复提及,虽然短期体量有限,但“弹性⼤”,且代表了国家科技中长期战略。所以,有望在未来的市场风格轮换中被“反复顾及”。当下,对于投资规模较为确定的5G、新能源充电桩和城市轨道交通,都是险资普遍青睐的对象。
02
数字经济所带来的:
⼈民币的史诗级变⾰与⼈⼯智能需求的增长
全国形势向好,春暖花开之际,⼀则消息也引发了全民关注。4⽉14⽇晚,⼀则央⾏DCEP在农业银⾏内测
的“钱包”APP图⽚在⽹上⼴为流出,并传出DCEP即将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试点。
近⽇,中国⼈民银⾏研究所相关负责⼈表⽰,⽬前,数字⼈民币研发⼯作正在稳妥推进。央⾏正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地试点。央⾏表⽰,考虑到前期仅限于试点,短期内不会⼤量发⾏和全⾯推⼴,货币流通速度也将保持正常⽔平。专家解释,把央⾏发⾏的看作数字化的⼈民币现⾦就很好理解的概念了。
有⼈说:告别纸币,⼈民币将迎来史诗级变⾰;央⾏,将重构传统⾦融业;⼈民币重磅升级,中国将领先世界,
央⾏⾃2014年便开始研究法定。从2014年到现在,央⾏(DC/EP)的研究已进⾏五有余。在2020年这⼀特殊年份,法定的推⾏进展加速。4⽉16⽇央⾏研究所相关负责⼈表⽰数字⼈民币研发⼯作正在稳妥推进。央⾏正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地试点。
受此影响,4⽉16⽇上午,板块再次⾛强,⾦冠股份、众应互联、汇⾦股份涨停,科达股份、⼴电运通、美盛⽂化涨幅超过6%。
除了,疫情使得⼈们对搭载⼈⼯智能的医疗服务技术⽇益关注。受疫情影响,⼈⼯智能应⽤
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患者护理、药品研发、远程办公等⼀系列需求也将成为强劲需求,相关领域的⼈⼯智能投资也将继续推进。
此外,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在满⾜⼈们⽣活需求、恢复⽣产、降低疫情传播、保障社会等⽅⾯,发挥着重要作⽤。在线直播、远程办公等⽅式在特殊时期极⼤地便利了⼈们⽣活
华东师范⼤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许鑫表⽰,疫情推动了在线直播经济的巨⼤发展,使得消费者线下消费模式向线上消费模式转变,“泛零售业”加速发展。疫情期间,许多商场、品牌积极利⽤在线直播宣传推⼴商品,⽤线上商城代替传统的线下购物,将线上消费和线下物流相结合,加速了以消费者为中⼼的泛零售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各⾏业带货直播现象更加突出,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同时,企业重新思考商业模式与客户关系,积极利⽤在线直播促进品牌营销。疫情期间,除了传统的直播带货⾏业,餐饮、房地产和汽车等⾏业纷纷展开服务型直播,这些直播模式有效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并促使消费者的线上认知转化为线下消费⾏为,有利于品牌营销。
疫情在短期内给中国的传统经济造成了⼀定的负⾯影响,但是,也有部分数字经济产业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定程度起到了稳经济、促⽣产的作⽤。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新⼀轮产业竞争的制⾼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应牢牢把握新⼀轮技术发展浪潮,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抢占数字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