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广州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实践探索和启示
一、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广州汽车产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起步,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前,广州的汽车产业基础薄弱,而且比较分散。1985年引入法国标致公司合作,成立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至1993年累计销售汽车10万多辆,实现利税44亿元,产品出口创汇6600万美元。但由于法国标致公司战略上的失误及产品的原因,1993年合资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至1997年6月,资产28亿元但负债额达29亿多元。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州市委、市政府调整了战略部署,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暗中与宝马、奔驰、马自达、本田等近10家国内外汽车厂进行接触,并与法国标致公司开展了艰难的“离婚”谈判,最终选择与本田公司合作,法国标致将其在广州标致22%的股权转让给中方,中方则把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欠法国标致的货款还清。用同样的方式也解决了其他3家股东的退出问题。另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展资产重组,1996年,广州市调整汽车产业结构,以原广州标致汽车厂为主体,把羊城汽车、广州客车厂等66
家全资或控股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1998年7月1日,广州本田正式成立,起步时只有3万辆,建设规模为5万辆,由此开创广州轿车工业发展史的新篇章。广州本田成立后,靠自身力量滚动发展,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2000年从5万辆—2002年12万辆—2004年24万辆—2006年36万辆—2010年48万辆,仅用了10年时间。广州本田多项指标的排名均在全国前列,资产利税率和劳动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大汽车企业,销售利润率位居榜首,在广东省汽车工业发展中将起示范带动作用。
在广汽本田示范效应下,丰田和东风日产相继落户广州。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6日成立,2006年建成生产能力10万辆/年,2009年,广汽丰田第二工厂正式投产,产能从20万辆跃升到36万辆。2003年6月16日,以风神为基础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在广州花都成立,产能已从2004年的15万辆达到2011年的60万辆。2004年9月,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襄樊工厂(即风神襄樊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高端轿车天籁就在此生产,产能达到10万辆。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于2010年9月正式投产,产能12万辆/年,2011年达到产能20万辆/年,主要生产SUV逍客和奇骏车型。
随着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不断取得成功,广州开始筹划股权多元化、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自主品牌战略。
10-15万汽车2005年6月28日,经市政府批准,由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长隆酒店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的方式,将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集团”)整体变更为广汽股份,并于2010年8月,广汽集团H股成功上市,成为香港交易所第一家由换股方式介绍上市的范例,也是继东风汽车集团之后内地第二家在H股整体上市的汽车集团,2012年集团成功实现在A股上市。
2006年以来,广汽集团相继成立汽车工程研究院和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组,全面开展了自主品牌乘用车整车与动力总成的研发、工厂建设、生产组织、配套供应和营销服务的各项工作。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研发生产基地首期年产10万辆整车,发动机工厂于2010年9月竣工,首款“传祺”轿车提供给亚运会作为接待首选车。2007年,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广州本田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自主品牌轿车,标志着广州自主品牌乘用车开始新的征程。2007年12月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丰田属下子公司日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50∶50合资成立并重组广州羊城汽车有限公司及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新开启了广州商用车自主品牌复兴之路。2009年9月,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700系列重卡产品正式下线。
2009年以来,广汽集团加快异地并购重组,相继成立广汽长丰、广汽菲亚特、广汽吉奥等合资合作企业,在行业中树立了标杆。2009年7月6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菲亚特集团在意大利罗马签署了设立50∶50合资企业的基础协议,成立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首款国产车型菲翔已于2012年9月上市。2010年11月,广汽集团通过要约收购,将广汽长丰整合为广汽三菱的新合资企业,首款车型劲炫已于2012年10月下线。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9日,是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而成的合资公司,双方股比为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