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0092009
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
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
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
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
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
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
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
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
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
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一一
一、
、、
、锂电池现状分析
锂电池现状分析锂电池现状分析
锂电池现状分析 
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本身技术比较成熟,但它
们用在汽车上作为动力电池则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
厂家选择采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锂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
池、氢镍电池的3倍)、能量大(是氢镍电池的3倍)、循环寿长、自
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 
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动力锂电池汽车,如美
国福特、克莱斯勒,日本丰田、三菱、日产、韩国现代、法国Courreges、
Ventury等。而国内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奇瑞、力帆、中兴等车企也纷纷在自己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动力锂电池。 
中投顾问根据多年的监测数据以及和相关厂商的沟通,对汽车锂
电池的发展情况、市场规模以及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总结调
研结果发现,从发展周期看,目前汽车锂电池市场正在走出导入期,开
始跨入快速成长期。 
二二
二、
、、
、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及公司分析
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及公司分析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及公司分析
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及公司分析 
动力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电池有金属材料供应商,中游电池材
料生产商和下游锂电池生产商。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投
资机会最被看好,而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材料则是碳酸锂,碳
酸锂由矿产
资源提炼而成,在自然界中储量有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稀缺性,属
于稀缺资源。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碳酸锂资源的战略重要性
就显得尤为突出。 
((
(一
一一
一)、
、)、
)、下游锂电池生产厂商
下游锂电池生产厂商下游锂电池生产厂商
下游锂电池生产厂商 
中投顾问李胜茂指出,由于汽车锂电池产业蕴含非常巨大的产值
潜力,电动汽车上游的电池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的汽车厂商对汽车锂电池
业务也已窥觑已久。锂电池热的背后是车企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亦称
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车市场前景的认可和对自己当前研
发能力的担忧。虽然博世2008年底站出来表示,要对电动车热保持清
醒,但即使冷静如博世,也已与三星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11年实现
批量产销。 
1、中日美三国汽车锂电池发展情况分析 
据德意志银行调研显示,整车企业最愿意与以下10家企业合作开发汽车锂电池:1)Johnson Controls-Saft(美国江森自控和和法国
Saft的合资公司);2)A123系统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电气等
投资成立,该公司与大陆集团有合作);3)LG化学(该公司在美国有
子公司Compact Power);4) EnerDel(Ener1和德尔福的合资公);5)
AESC(日产和NEC的合资公司);6)PEVE(丰田和松下的合资公司);
7)GS汤浅; 8)日立;9)三洋电机;10)三星。 
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从上面调研中可以
发现,目前,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中确实占有较大的优势地
位。据日本经产省披露,日本力争在2010年将新型锂电池用于下一代
电动汽车。丰田、日产汽车及松下电器等相关企业签署协议,合力开发
统一规格的新一代汽车锂电池,并计划在2年内实现量产。东芝公司决
定,斥资500亿日元开发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这种高效动力将于
两年内进入半商品化生产。 
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锂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
很快,生产能力仅次于日本。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起步虽晚于日本,
但发展非常快,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上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
我国的汽车锂离子电池研发项目一直是国家“863”的重点项目,大部
分材料实现了国产化,国内已自建和引进多条生产线,配套材料厂也有
多个,均已形成大规模生产,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是产业投资推动。 
我国的比亚迪、万向集团、深圳比克电池、天津力神电池与美国
迈尔斯的合资企业等都置身于锂电池
的研究。不过,目前国内唯一掌握
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组规模化生产技术的企业比亚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纯电动车E6和混合动力车F3DM中已正式推出搭载其自主
研发的锂动力电池。 
最近,美国的电池企业也加紧对汽车锂电池的投资,如江森自控
动力方案公司(Johnson Controls Power Solutions)近日称,该公司计
划投资1亿美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Florence建造可回收汽
车电池制造厂。美国政府也重金资助Boston-Power投资电动车电池厂,
将在麻省的Auburn建立该公司在美国本土的第一个电动车电池工厂。 
2、动力锂电池发展遇到的问题 
目前阻碍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是:安全性能和汽车动力电
池的管理系统。 
安全性能方面,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
高、工作环境恶劣等方面的原因,加上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因此,用
户对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汽车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方
面,由于汽车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是12V或24V,而单个动力锂离子电
池的工作电压是3.7V,因此必须由多个电池串联而提高电压,但由于电
池难以做到完全均一的充放电,因此导致串联的多个电池组内的单个电
池会出现充放电不平衡的状况,电池会出现充电不足和过放电现象,而
这种状况会导致电池性能的急剧恶化,最终导致整组电池无法正常工
作,甚至报废,从而大大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 
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认为,动力锂离子电池要得到很
好的应用,技术上需要从材料、电池、管理系统、机械加工等多方面同
时考虑。因此,需要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以电池为核心,对材料、管理系统等提出要求,形成一个产业,更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系统成本
的降低。 
3、汽车锂电池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趋势将成为必然,汽车锂电池作为
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将催生庞大的产业经济效应。据了解,由科技
部牵头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将连续3年,每年在10个不同城市分别投放
1000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示范应用。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将会进一步
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示范应用,以此来带动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关
键零部件和整车技术的提高,为2010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打下基础。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
资咨询报告》显示,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
势,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而预计到2025
年后,中
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
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
(二
二二
二)、
)、)、
)、中游电池材料
中游电池材料中游电池材料
中游电池材料 
1、锂电池材料行业现状及公司分析 
锂电池材料可分为电极(正极/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正
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目前以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锂和磷酸铁锂
为主。负极材料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在正负极中间则是电池电解
液和隔膜。 
在锂电池产业链目前的产能比较中,由于进入壁垒较高,锂电池
正极材料的产能是最小的,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看好的一个环节。目前生产正极材料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宝安、中信国安和杉杉股份、比亚迪。 
与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较低,而且国内已
经实现产业化,负极材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
负极材料生产的前三甲企业是中国国安、杉杉股份、长沙海容,目前负
极材料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
未来这一块的市场需求将出现巨大缺口。 
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电解液主要原
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0万元/
吨,售价为40万元/吨,毛利率高达75%,但是,目前市场基本上被关
东电化学工业、SUTERAKEMIFA、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 
比亚迪生产厂家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通
常达到70%以上,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按照计算,一辆汽车就可
以用到一千到两千平方米的隔膜。目前隔膜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
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日本旭化成工业、东燃化学,及美国Celgard
把持。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周期很长,
投资风险较大,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并不高。目前,国内能生产隔膜的
企业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 
2、锂电池材料发展前景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
资咨询报告》显示,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
势,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而预计到2025
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趋势将成为必然,动力锂电池作为
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将催生庞大的产业经济效应,对电池原材料供
应商和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商业蛋糕。 
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车的
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按每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7万元,动力锂电
池的正极磷酸铁锂材料52公斤,负极材料41公斤,电解液40公斤计
算。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带动5.2万吨正极材料,4.1万吨负极材
料,4万吨电解液的需求。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这将是一个总产值
700亿元的大蛋糕。而如果按客车计算,这一数值还将提高3倍——每
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电池需求是轿车的4倍。 
((
(三
三三
三)、
)、)、
)、上游锂电池材料碳酸锂行业分析
上游锂电池材料碳酸锂行业分析上游锂电池材料碳酸锂行业分析
上游锂电池材料碳酸锂行业分析 
1、碳酸锂行业发展现状 
据李胜茂介绍,全球碳酸锂行业的现状是,资源门槛极高、产能
高度集中。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碳酸锂总需求约为9.3万吨,国际
上主要生产商有智利的SQM、美国的FMC和德国Chemtall合计年产能为
7.8万吨,占全球80%市场份额。由于规模化生产碳酸锂的企业必须拥
有锂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盐湖资源开采权,这使得该行业具备较高的资
源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盐湖绝大多数资源都是高镁低锂型,而从
高镁低锂老卤中提纯分离碳酸锂的工艺技术难度很大,之前这些技术仅
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手中,这使得碳酸锂行业又具备了技术壁垒。因此,
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        在自主研发盐湖提锂、提镁技术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我国一些
大型工业企业近几年来在扎布耶盐湖和柴达木盆地深处开始建设碳酸
锂、氢氧化镁等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国内生产碳酸锂的企业主要集
中在西藏矿业、中信国安、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盐湖集团这四家公司,
而西藏矿业和中信国安又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这两家公司2008年碳酸
锂总计产量也不超过4000吨。 
资料显示,地处青海高原腹地的柴达木盆地富含有钾、钠、镁、
锂、硼等矿产资源,其中氯化镁31亿吨,约占全国保有储量的99%;
氯化锂近1400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3%。2007年初,青海中信国
安科技发展公司西台吉乃尔湖万吨级碳酸锂项目在柴达木盆地正式投
产,使西台吉乃尔湖成为国内重要的碳酸锂生产基地。 
2、碳酸锂行业发展瓶颈 
目前,碳酸锂全球产能依然偏低,生产成本高,尚未真正实现大
规模的开采提炼,公司仍在寻更经济合理的生产方式,当前阻碍碳酸
锂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仍是生产工艺技术。短期来看,西藏矿业和中信
国安在生产技术上尚有不足,年产量分别只有2000吨,占主营业务收
入比例较低,难以带动业绩大幅上升。 
中科院副研究员李健介绍说,盐湖提锂、提镁技术“瓶颈”的突
破并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已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盐湖
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进入大规模生产锂、镁的全新阶
段。 
3、国内碳酸锂生产企业分析      中信国安: 
中信国安现持有青海国安99.375%的股权。青海国安成立于2003
年,主要从事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中锂、钾、硼、镁等资源的综合开发。
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面积570平方公里,液体资源储
量为氯化锂308万吨、氯化钾2656万吨、氧化硼163万吨、氯化镁18597
万吨。按设计产能计算,以上资源至少可供公司开采25年以上,潜在
经济价值1700亿元。 
西藏矿业: 
中信国安拥有的是锂镁伴生矿,最近两三年来在技术上一直没有
突破,西藏矿业在上游原料的优势地位就相当凸显了。西藏矿业目前拥
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这是世界
上唯一以天然形式存在的碳酸锂盐湖,除湖岸以及湖底自然沉积的碳酸
锂外,湖水中碳酸锂的含量保守估计高达200万吨。其镁锂比仅为0.02,
毋须面对从高镁锂比例卤水中提锂的难题,因此西藏矿业在未来的受益
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