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红旗轿车的命运
影响红旗轿车命运的主要是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首先,从市场的需求量来考虑,需求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且能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总体上,红旗轿车的高端产品是消费者无法承担的,而低端产品质量和油耗的问题、保值角度使得消费者面对较多的市场选择时,消费者无意购买,造成了产品销量不断下滑。
具体从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分析1、产品的价格:红旗高端产品定位于特定客户体,产品价格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影响较小红旗低端产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明显缺少足够的亮点争夺客户,价格并不具备足够的优势。2、消费者的收入:普通百姓的收入不断提高,对汽车的品质需求有了提高;显然红旗在应对市场变化的过程中落后了。3、相关产品的价格:即使抛除合资品牌的价格因素,红旗同品质的产品在价格上与国产自有品牌产品相比无明显竞争力。4、消费者的偏好:国内市场的消费者体对家用轿车的偏好越来越细致,例如款式、油耗、安全性、保养费用等,红旗轿车在产品特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偏好。5、广告费用:红旗在广告投入的方面也远远不及合资品牌“大方”。
其次,从供给分析,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且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产品价格,生产中相互替代的产品价格、产品成本等因素,红旗也无竞争力。红旗轿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超常的速度开发出来的,原来就是先天不足。投产后,没有多少技术储备,制造技术、工艺水平、原材料和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都落后于国外,而国家对“红旗”投入的发展资金极为有限。即便一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红旗质量的改进,终究难以改变根本性的问题,终至停产。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红旗自身技术的确不够成熟,特别是当全世界都已经采用先进工艺大批量生产汽车时,红旗的生产方式的确有点落伍了。更重要的,当时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原创技术基础,一切都是模仿而来。低产量、高成本是红旗尴尬的写照。
价值观是一个虚无但却又是客观存在的思想形态。尤其是对于一些豪华和奢侈品牌而言,品牌价值观与受众体价值观吻合的话,那么品牌一定会受到追捧,反之无他,因为大家不到一个购买的理由。
轿车油耗一汽向来以“共和国长子”自居,而红旗被视为中国自主轿车工业的开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红旗都是靠借用外方的平台和技术,这让红旗丧失了建立自己品牌核心价值观的最有
利时机。红旗品牌没能体现出其所宣扬的自主、自强的民族精神,而更多被视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形象,没有市场嗅觉,只是一个政治产物。
直到现在,在一汽红旗的品牌介绍一栏中,末了还在强调红旗轿车肩负“振兴民族轿车工业”之大任,“在红旗精神的指引下,在亿万国人的关注下,在一汽人激情奋发的努力下,不仅创造了历史,更会创造光辉的未来!”这种过于自我拔高的政治地位,以及式的口号,与一汽所拟定的红旗目标受众——30至50岁,通过自我奋斗和智慧而获取事业成功的高端人的价值观是极不吻合的,因为受众无法感受到红旗品牌那套自诩艰苦卓绝的创业文化,很难产生价值观上的共鸣。
红旗要想挣脱桎梏,一汽就不应该再过于强调它的历史,而是应该着手打造红旗新的品牌价值观,如可以讲述一个曾经背负着政治任务的汽车品牌如何丢掉历史包袱,实现完全市场化的故事,在自我否定之后用互联网思维迎合用户需求,而不是一味强化自己身上的政治因子——这样只会让红旗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红旗的消费体应该说就是中国当代的精英人、主流人。他们不仅存在于官场,更遍布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商界等,红旗就是要从政界开始,
为更广阔的人提供汽车商品,提供与他们内心理想呼应的品牌形象,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超值服务。
再具体一些。红旗轿车的产品必须是高品质高规格,不怕技术是拿来的还是买来的,但一定是世界领先的,不同一般,如同法拉利与菲亚特,奥迪与大众,而且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这一点是红旗轿车的根基;其次,品牌文化和活动一定是与主流和精英理念吻合。像时下流行各种圈子,红旗车主的圈子一定不是“流星”云集,而是精英聚会。再次,红旗的服务不是浮华和奢华,而是实在而精准。车主的用车体验是踏实可靠,亦如有病的人信赖同仁堂的药一样。
由官场转向市场,对红旗而言,是又一次新生,需要一汽人放下60年固有的模式,改变思维,改变行为,甚至改变基因,难度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