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实施方案
一、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落实好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税收
优惠等政策,鼓励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对消费者让利,推动金融机构
通过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加大汽车消费
信贷支持力度,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回稳复苏。大力推广应用新能
源汽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充电、通行、停车等使用环节一次性综合补贴。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统
筹做好充电桩进居民小区工作,鼓励建设充电桩集中电源点,对充换
电设施运营给予支持,逐步实现所有居民小区、经营性停车场、高速
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设施全覆盖。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
限迁政策,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
进一步优化皮卡进城管控措施,对皮卡进城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健
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鼓励发展专业化、规模化汽车改装店、改
装产业园区,推动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实施绿节能家电阶段性补
贴政策,对购买符合条件的节能家电产品按照实际售价的10%给予财
补贴。
二、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全力打造品质消费新高地
提升新型消费供给能力。大力培育一批数字电商企业,促进线上
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生鲜电商
等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智能化”“无人化”“零接触”等新零
售模式,支持智能无人便利店、智能生鲜柜等智能零售终端进社区。
鼓励线下实体零售企业建立智慧供应链。支持智慧门店、智慧购物中
汽车节能补贴心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建设。推广应用智能家居家电、智慧康养、家用机器人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构建完善智慧广电、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文旅、数字文
化等“智慧+”消费体系。
加快发展绿消费。积极推行简约适度、绿低碳、文明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
转型升级。推广绿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培育发展绿餐饮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构建公交优先、高效衔接、便捷
舒适的绿低碳出行体系。加强高品质绿低碳建筑建设,稳步发展
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装修,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建材、
环保家具、节能节水产品等家居产品。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规范汽车、家电、家具、电子产品等二手商品交易和回收利用。提升
商品包装和流通环节包装绿化、减量化、循环化水平。广泛开展节
约型机关、绿家庭、绿社区等创建活动。
培育壮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消费。深入发展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体检、医养结合、专业护理、养生康复等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积极打造“健康+”消费新模式。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大力推广
“江苏医惠保”,满足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加大对专业化、连锁化、
品牌化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增加面向中低收入体的
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
展辐射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探索“物业服务
十养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消费的智能化、适老化产品
和专业化、便利化服务,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加快构建普惠
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引导资金、产业基金作用,鼓励国
有企业等主体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规范化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托育服务券,增加托育服务
有效供给。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支持家政企业发展“互联
网+社区”智慧生活家政服务。
充分激发县乡消费潜力。加快补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短板,支持
乡镇商贸中心、农贸(集贸)市场等建设改造,鼓励连锁商贸流通企
业、电子商务平台、现代服务企业向镇村延伸,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
系统资源优势,促进渠道和服务下沉。深入实施“快递进村”、“互
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等工程,促
进城乡消费双向高效循环。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大力推进县域电
商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乡村民宿、户外运动等服务环境和品质,支持打造一批乡村生活综合体。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绿智能家电、绿建材、生活服
务等下
乡惠民活动,举办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促进品质消费进农村。
多渠道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引导企业瞄准消费升级趋势,加强产
品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快新产品、新设备研发生产,鼓励发展
反向定制(C2M)和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争创更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积极推
行“江苏精品”认证,组织开展“中国品牌日”江苏系列活动,持续推进
老字号企业“三进三促”,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管理和保护,加快
打造江苏特消费品牌矩阵。充分利用进博会、跨境电商等平台,多
渠道扩大特优质产品进口。鼓励国际知名品牌在江苏市场
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
完善消费品流通体系。立足于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
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统筹推进
国家级和省级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持续优化城乡商贸物流网络
布局,新建或改造一批多式联运型货运枢纽场站项目,促进商品要素
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强应急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科学规划
设立应急物资中转站点、场地。建立完善跨区域疫情防控和商贸物流
协调协作机制,切实保障疫情期间重点物资和邮政快递畅通。加强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
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加快建设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推广共同配送、
集中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鼓励即时配送、网订店取、
无人配送等末端配送模式规模化发展。支持智能快件箱(信包箱)、
快递服务站、智能快递车(机器人、无人机)进社区。加快发展冷链
物流,推广应用单元化、标准化冷链仓储装载技术和设备,培育一批
专业化生鲜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和进口物
品全程防疫管理,筑牢疫情外防输入防线。
高质量推进消费载体平台建设。继续支持南京、徐州、苏州、无
锡市等培育和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全
国性、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地方特消费中心。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持
续优化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支持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
建设,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鼓励围绕文化、旅游、
商务、健康、体育、养老等主题,因地制宜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高
品质消费集聚区。加快商贸流通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发展
智慧商街商圈。依托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苏州、连云
港片区及有条件的综合保税区,探索打造涉外消费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