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危害与预防措
手动挡汽车驾驶技术施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疲劳驾驶危害与预防措施【摘要】疲劳驾驶,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疲劳驾驶既有睡眠不足、连续行车等客观原因,也有复杂道路、车况不佳等客观原因,造成驾驶员车感降低、准确性下降、判断不准和操纵失误增多,影响安全行车。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宣传教育,采用信息化等先进技术预防,保证充足休息、注意合理饮食,适时保养维修车辆,加强管理、从严查处疲劳驾驶等预防措施。
【关键词】疲劳驾驶安全行车预防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和特大交通事故起数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全球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 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
睡眠不足造成疲劳驾驶。驾驶员一天睡眠时间应该在八小时左右,时间短容易造成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也是睡眠不足的一个原因。少数驾驶员特别是年轻驾驶员,爱玩,打麻将、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看电影,以及社会交际活动,以致下半夜上床,造成睡眠不足。
持续驾驶造成疲劳驾驶。驾驶员一天连续行车超过8小时,即使伴有短暂休息、身体健康,也会出现暂时性疲劳。如果持续行车几天,会造成积累性疲劳,导致生物钟紊乱,需要长时间调整才能恢复。
另外,从时间上分析,午间驾驶员因饥饿或餐后消化作用容易出现困倦感,黄昏驾驶员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午夜灯光容易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驾驶操作性能下降。新驾驶员,驾驶技术和经验不熟,在驾驶过程中精神紧张,手脚僵硬,易产生疲劳。年轻人容易感觉到困意,短暂休息后容易消除困意。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觉到驾驶疲劳。工作不顺、人际关系不融洽,患有疾病或不适,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也容易疲劳。
客观原因
复杂的道路造成疲劳驾驶。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杂的城市道路,路况不良的山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行驶时,驾驶员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疲劳。
车况造成疲劳驾驶。驾驶手动挡汽车比驾驶自动挡汽车复杂,换挡多,容易造成驾驶员疲劳。发动机噪音大,转向盘、离合器、变速器沉,挡风玻璃模糊,汽车隔音效果差等均易造成驾驶员疲劳。另外,改装车辆日益增多,主要是根据个人意愿,常常不符合安全驾驶的要求,车辆总体状况不佳。
天气变化造成疲劳驾驶。盛夏行车时气温高,驾驶室内二氧化氮含量高;阴雨连绵使人的心情压抑、心烦意乱;雨雪天气,道路湿滑,容易出现侧滑;大雾天气视线差,容易追尾;道路宽度有限,交叉路口多,交通单元复杂,使驾驶员精力消耗增大等使人容易疲劳。
2 疲劳驾驶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疲劳驾驶,会出现腰酸背疼、手脚发胀、视线模糊、动作呆板、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思考不周全、焦虑、急躁、精神涣散等现象,对安全行车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个人车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普遍认为是个人疏忽大意、粗心马虎等原因产生的,实际上很多是疲劳驾驶造成的。当疲劳驾驶时,不能准确感知道路上的情况,操纵动作失控,车速和车辆行驶轨迹反常。
(2)操纵动作准确性下降。驾驶员疲劳后,操纵动作准确性下降,动作失调,有时反应过激,有时反应过缓。有时操纵动作正确,但时机不对,这些在刹车、换档、转向、超车等方面表现明显。
(3)判断不准和操纵失误增多。驾驶员的判断不准,首先表现在观察交通路况方面上,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估计不足不及时,应对策略失当。驾驶操纵失误主要表现在刹车、转向和换档几个方面,极度疲劳的驾驶员可发生手脚不稳,打瞌睡甚至睡觉,影响操作甚至无法操作。
3 疲劳驾驶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邮件、条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疲劳驾驶的成因和严重后果,与重点运输部门和企业联合开展预防疲劳驾驶活动,争取单位和家庭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理解驾驶员这个体力脑力劳动强度大的职业工作,科学安排其驾驶次数、驾驶时间和驾驶速度,为驾驶员配备必要的音响设备和解乏药品,对驾驶员敲响警钟的同时进行减负,营造出社会共同参与预防和制止疲劳驾驶的良好氛围。
(2)采用信息化等先进技术预防。对于疲劳驾驶,可以采用驾驶疲劳辅助技术来进行预警。可以利用疲劳时敏感生理信号变化和操作性能变化来检测,根据眼闭合频率的PERCLOS系统、点头频率的NO-NAP、锚定开关技术等检测与预警技术;道路设计、车道偏离警告系统、避免撞击系统等撞击事故预防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交互技术等减少疲劳提高性能的技术。部分国家采用查看驾驶日记
和强制安装行驶记录仪等手段,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该为营运等重点车辆配备驾驶记录和驾驶时间监测装置。
(3)保证充足休息,注意合理饮食。睡眠不足是引起疲劳的重要原因,要保证睡眠时间,优化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长途驾驶过程中,应停车短暂休息,可到车外活动几分钟,做简单运动,使身体的胳膊、手、腿、脚、腰部等部位得到短暂的放松。驾驶员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不可因任何原因影响睡眠休息。注意调节饮食,不能因赶路而饿肚子或随便吃东西,要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吃饱吃好,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并因饥饿等引发疲劳。
(4)适时保养维修车辆。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车辆的日常保养,及时更换润滑油、轮胎、刹车片等,使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同时避免途中抛锚,确保行车安全。
(5)加强管理,从严查处疲劳驾驶。交警部门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总结和研究疲劳驾驶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子监控和路面巡查,对轻微疲劳驾驶的驾驶员进行提醒和口头警告,对严重驾驶的驾驶员进行制止和处罚,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引发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1] 孙秀花,艾洪发,纪国庆等.驾驶疲劳的原因及预防[J].林业劳动安全,2003,16(2):47-48.
[2] 杨程程.驾驶疲劳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49):27-31.
[3] 徐椿,贾卧虎,李有东.刍议驾驶疲劳及预防[J].驾驶园杂志, 2009,(4):68-7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