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禁用物质规定了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禁止使用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六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危害人体健康,铅、汞、镉都是重金属,损伤人体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六价铬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吸入可能致癌;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都属于溴化阻燃剂,被广泛用于汽车内饰材料,易在生物以及人体脂肪中蓄积,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为影响免疫系统、致癌、损害大脑及神经组织等。从事汽车生产、维修等环节的操作工人和使用汽车产品的消费者,长期接触和使用有害物质超标的汽车零部件,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并不断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二是危害生态环
境安全,汽车零部件大量使用钢铁、塑料、橡胶、玻璃等材料,这些材料如果有害物质超过限值,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冶炼渣成为污染生态环境的重要源头。在报废汽车拆解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碎残余物,这些残余物如果处理不及时,大量堆积,日积月累,重金属会扩散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残留周期长,难分解,不易挥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国外汽车禁用物质管控现状分析
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长期重视汽车禁用物质管控。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汽车先进制造联盟和国
家纷纷制定了汽车禁用物质生产使用和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相关法
律法规,
同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在国际市场,欧盟对禁用物质的管控呈现出越发严格的趋势。2003年1——————————————————————
—作者简介:税正亮(1982-),男,四川大英人,工程师,工学学士,研究方向为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国内外汽车禁用物质管控现状分析
税正亮
(柳州市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柳州545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禁用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危害,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对汽车禁用物质管控的现状,提出了“加
强源头管控,提高回收利用率”的管理模式,以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冲破国际市场的“绿壁垒”、提升我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禁用物质;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回收利用率
国外汽车作,机车乘务人员明确制动速度、初次减压力和制动距
离等有关安全运行数据,保证乘务员的工作得以安全有效的进行。
2.3打造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车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渐从传统形式转变为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整合铁路机车管理内容,打造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中以信息技术作为驱动力能够进一步的统筹整合安全管理工作,细化管理机车和机车班组的管理内容,简化管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具体数据,提高基层安全管理效率,而且信息技术也可以实现机车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共享,机车乘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得到安全隐患的位置和安全隐患的具体情况,从而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隐患处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实现信息管理工作。在现代化管理模式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整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系统安全漏洞,保证整体信息系统处于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
2.4加强铁路机车的安全教育工作
乘务人员具备专业的安全意识是确保整体铁路机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所在,要大力加强铁路机车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观念和安全理念,做好自身工作中安全关键点的把握,从而能够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乘务人员
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的培训,提高乘务人员安全事故处理应
变能力,保证乘务人员在应对安全事故时能够不慌乱。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时,乘务人员通过科学的事故处理和应变手段降低安全事故的不良影响,减少事故的负面作用。此外,还可以制定乘务员奖惩制度提高乘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乘务员责任感,有效提升成员的整体操作水平和操作效率。通过奖惩制度保证列车乘务员能够有效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条例,确保安全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3结束语综上所述,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和更多的机遇,铁路机车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基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铁路机车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指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希望能为铁路机车运输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许宁.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整合优化改进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147-148.
[2]张鹏.浅谈完善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的策略[J].科技风,2018(05):228.
[3]李超.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44.
[4]梁学武.有关铁路机车在运用安全管理方面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295.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表1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禁用物质管控情况
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禁用物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模式禁用物质含量可回收利用率
美国
《产品责任法》
《未来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指南》
事前自我认证与事后政府
监督
禁用物质含量合格率接
近100%
95%的车辆通过市场驱动就能得到回
收,超过84%的报废汽车材料能够再
利用
欧盟
《RoHS指令》
《关于汽车型式认证中车辆可再使用性、
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的指令》
事前产品准入与事后政府
监管
铅的平均使用量减少
90%以上,镉、六价铬、汞
的含量已基本趋于零
报废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5%
以上
日本《汽车回收再利用法》事前承诺与事后市场引导铅量已降至96克/辆粉碎残余物的循环利用率高达93%
月27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2002/95/EC指令,即“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RoHS指令发布以后,从2003年2月13日起成为欧盟范围内的正式法律,2004年8月13日,欧盟成员国转换成本国法律/法规。2015年6月4日,欧盟公报发布RoHS2.0修订指令(EU)2015/863,由原来的六项管控物质增加为十项管控物质。2019年7月22日起所有输欧电子电器产品(除医疗和监控设备)均需满足该限制要求。欧盟各国如发现有害物质不符合要求的汽车产品一律不得进入欧盟市场,并辅以严厉的惩罚措施。美国对已流入市场的汽车产品有严格的召回制度,汽车生产企业还面临巨额。在报废汽车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方面,日本对产品有害物质管控良好和可回收利用率高的优秀企业有相应的税费优惠,从而提高汽车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国在汽车禁用物质管控和可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见表1)。
3我国汽车禁用物质管控现状分析
国家对汽车禁用物质的监管越发重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把绿制造定位为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方向。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启动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政策研究后,汽车行业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有害物质源头管控,并构建完善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体系,2015年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从而保证在管理政策正式实施后顺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规定了中国境内使用的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禁止使用的六种有害物质,旨在使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进口代理商在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进口、销售等环节禁止使用有害物质。2017年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开征集对《汽车禁用物质要求》等6项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该标准计划项目预计于2020年完成,届时,对广大汽车零部件进口商及生产厂家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我国是汽车生产与消费大国,2018年全国汽车产量28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辆,位列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相应的报废汽车重量将超过3108万吨。报废汽车所产生的废旧
材料中含有的铅、汞等重金属材料重量将达38.64万吨,
含溴化阻燃剂的材料质量将达2.8万吨。而我国的报废汽
车回收企业的拆解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汽车拆解
公司数量仅为650到700家,汽车拆解通常采用人工拆卸
的方式,使用氧气、焊等传统方式对汽车进行拆解,平均
一辆车从重量上计算只有40%的回收率,报废汽车的回收
率仅为汽车保有量的0.5~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7%的
水平,报废汽车的处理所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我国
目前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
是没有从源头有效管控,现行的国家标准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只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此各汽车生产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在利润
最大化的驱使下,往往铤而走险,使得禁用物质超标的现
象屡见不鲜,给报废汽车拆解后的回收再利用造成了极大
的困难;二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汽车禁用物质
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要具备汽车禁用物质检验资质,
设备采购投入的资金最少需要500万元,一些落后地区的
检验检测机构由于资金问题,无法搭建好汽车禁用物质检
验检测平台,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只能到发达地区送
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这也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不主动、不情愿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禁用物质含量的原
因之一;三是我国现有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数量少、设备自
动化程度低、拆解技术落后,拆解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逐年
暴增的报废汽车数量要求,长期以来汽车行业只重视产
量、销量,忽略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完整体系的建立,如果
不尽快提高回收利用率,有害物质会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
了极大的威胁。
4结论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位列全球第一,汽车禁用物质管理
和标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应该结合
国情,借鉴发达国家对汽车禁用物质的管控经验,采取“加
强源头管控,提高回收利用率”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促使
企业树立绿设计理念、开发绿产品、打造绿供应链,
大力支持研发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的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汽车粉碎残余物的回收利用率,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
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冲破国际市场的“绿壁垒”、提升我
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