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收购南汽案例分析
109041D  12009041157 孙艺伟
一、收购的背景
2004年,上汽南汽同时对英国老牌车企MG罗孚收购,双方成为竞争对手,而结果则都没有达到圆满,上汽买到了罗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而南汽则拿到了罗孚的生产线,于是双方都借助罗孚,打出了自己的“自主品牌”并形成激烈竞争之势,上汽推出了荣威,而南汽推出了血统相似的“名爵”。2007年以来,这一同门PK一度成为车市热点。上汽汽车
收购前,上汽集团已经拥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韩国双龙、荣威等几大乘用车板块及重庆红岩等重卡资产,而南汽则拥有南京菲亚特、南汽名爵和南京依维柯等三个整车生产公司,并生产跃进牌轻型卡车,年综合产能为20万辆。上汽十分清楚,在南汽的资产中,南京菲亚特不但长年亏损,而且产品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存在冲突,因而巧妙而坚决地没有让菲亚特的乘用车产品与此次收购一起进入上汽集团,而菲亚特最终同意退出在南京菲亚特的股权。然而,上汽对菲亚特的态度又并非是100%的拒绝,而是将其定位为自己在商用车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
上汽、南汽分别在罗孚的平台上推出了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两款自主品牌产品。这两款车同出一源,两
家企业在营销中同样强调其英伦风格,可以说是处处针锋相对,内耗趋势明显。从而显得此次上汽对南汽的收购实为大势所趋,减少竞争,实现双赢。
二、上汽、南汽集团的基本情况
上汽集团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上汽集团2006年
整车销售超过134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91.5万辆,商用车销售42.9万辆,位居全国汽车大集团销量第一位。2006年,上汽集团以143.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
南汽集团现有资产总额120亿元,目前拥有四个整车生产公司,即南汽跃进、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南汽新雅途,生产跃进、依维柯、菲亚特、新雅途四大品牌系列400多个品种汽车,年综合生产能力20万辆。
三、上汽收购南汽的历程
(1)、一波三折的合作进程
(2)、最终合作框架
12月26日,上汽集团和跃进汽车集团签下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汽集团将向跃进汽车集团无偿划转其持有的上海汽车3.2亿股的股份,占上海汽车总股本约4.88%。同时,跃进集团特别承诺不与上海汽车发生同业竞争。与此同时,上海汽车以20.95亿元受让南京跃进汽车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南汽集团100%股权。
实际运作中,跃进集团的汽车业务,即南汽业务全面融入到上汽旗下。其中,整车和紧密零部件业务注入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和服务贸易资产进入"东华公司",该公司由上汽集团和跃进集团合资成立,上汽拥有75%股权,跃进拥有25%股权。
以12月25日上海汽车的收盘价27.01元计算,3.2亿股的市值相当于86亿余元;加上20.95亿元的现金,上南合并交易总金额约106.95亿。
四、收购的动因
下面运用SWOT分析模型上汽集团的状况做一个系统分析
从SWOT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出,上汽对南汽的收购充满了变化,同时也是一场博弈之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内在、外在的动因也促使着此次的收购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
第一,通过中国企业的自身摸索和积累过程太过漫长。
第二,通过若干年合资探索,却逐渐有中国汽车企业有变成跨国汽车集团在
中国的装配车间趋势,虽然结论过于极端且不能完全概括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真实状况,但’引进来’效果不明显的结果却是不争得事实;
第三,在以上的尝试后,在国际巨头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挤压下,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就更加显得值得一试,通过收购先进的欧美汽车企业获得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等核心能力就成为迅速拉近中国汽车与国际汽车差距的可行办法。
五、收购后的表现
(一)通过并购南汽,使双方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整合
上汽迅速弥补在轻客市场的短板,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品牌影响力。并且,上汽在商用车方面可以形成全系列完整的产品线。上汽集团将由轿车等乘用车为主转变为轿车、轻客、轻卡、重卡、微客等细分车型在内的全业务汽车集团,乘用车
与商用车并举的战略将得到有效实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力,大大巩固其在我国四大汽车集团中的领头地位。
另外,在服务贸易领域,南汽的服务贸易板块通过东华公司为桥梁,与上汽服务贸易板块对接。上汽在服务贸易领域,包括销售、物流、进出口、汽车文化、IT服务等多个方面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南汽服务贸易板块资源加入后,将对其形成有益的补充。
(二)强强联合互利共赢
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新车消费大国。但是,整车企业过多过滥,规模化经营较差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际竞争力也不高。
聚集车企产业规模效应,增强上汽国际竞争力。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看,年产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难以独立生存,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的局面。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最显著的产业之一。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使产业集中度提高,从而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很高,从本国各个企业在本国的市场份额看,通用、大众、丰田都分别占据本国28%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包括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在内的上汽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7%,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主要轿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6%和8.5%。上汽集团并购南汽集团,必将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推进汽车产业的集中。
六、上汽收购后的发展方向
上汽和南汽的合并标志着中国汽车航母的诞生,上汽与南汽的合并从产能规模上将打造年产200万的汽车集团,这将改变原有的一汽、东风、上汽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1+X多元格局下,汽车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呈现出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