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4.08
【字 号】成办发[2008]32号
【施行日期】2008.04.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成办发〔2008〕32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八日
  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对于带头落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成都工业发展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五”时期,成都工业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调整、扩大开放,工业经济总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总体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28.72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757.35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由2000年的218.82亿元、69.3亿元增至2005年的597.8亿元、162.28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0.5%、18.6%。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0.1∶36.4∶53.5调整为2005年7.7∶42.5∶49.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8.4%上升至3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63.3%上升至2005年的73.8%。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全省的30%,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3.5%,对全市税收的贡献率达50%左右,工业已成为成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2. 重大产业化项目成效显著,企业技术进步硕果累累。大力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推进投资额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105个,总投资885亿元,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5亿元以上项目25个。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
伐,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到“十五”期末,全市技改投资达到295.76亿元,年均增长43.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18.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2%;共实施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79个,总投资17.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9.54亿元,有109个项目基本完成或通过成果鉴定,65个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专利95个,企业技术中心达5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0个、市级5个),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市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新产品产值达260.3亿元,年均增长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先导作用日益突出。着力推进了国家级软件产业化基地、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成都)基地、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等的建设,在集成电路、软件外包、信息安全、光通信、数字娱乐、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截止“十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达320户,实现销售收入341.6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2.3%。
  3. 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所有制调整实现重大突破。截止“十五”期末,已基本完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任务,累计实现兼并企业301户,破产企业172户,改制企业1306户,盘活存量资产300多亿元,30余万职工实现转移安置,一大批企业的办社会职能
实现分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43.4%下降至目前的23.9%,民营工业比重则上升为67.8%。
  4. 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集中发展态势基本形成。自2001年8月启动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以来,累计启动160户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搬迁改造,盘活了工业存量资产320多亿元,投入搬迁改造资金108.5亿元,完成新厂竣工投产101户,老厂区土地处置96户,处置土地面积6500余亩。通过搬迁改造,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递进分工,提升了城市形象,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出活力。按照工业集中集发展的理念,强化了规划编制和载体建设,制定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将全市116个工业园区归并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明确了各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空间布局、规模和产业定位,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工业集中度达56.2%。集成电路、软件、汽车、家具、鞋革等产业聚集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各具特、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5. 工业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特别是瞄准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大力实施招大引强。2005年,全市工业实际利用外资4.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实际利用内资2
07.37亿元,同比增长94.2%,共引进工业项目1450个,其中投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30个,1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13个。
  6. 工业发展软硬环境明显改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着力改革行政审批事项,营造了“亲商、扶商、安商”的良好创业发展环境。强力推进了一批电网急建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能源“瓶颈”制约。开通了铁路货运集装箱五定班列4条、行包专列3条、整车货运班列5条,一批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和物流地产商相继落户成都,极大地改善了物流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总量仍然偏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产业配套环境不完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带动性不强;三是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工业招商项目总体上仍然偏少;四是工业载体建设相对滞后,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大企业大集团和名牌产品不多,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不强;六是企业家队伍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七是工业发展仍然受到能源、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的“瓶颈”制约。
  二、“十一五”时期成都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突出抓好工业集中集集约发展,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工业发展比较优势,形成产业优势突出、空间布局优化、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集中集集约发展的新格局,努力把成都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基地,以工业新跨越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到2010年(以下同),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
  --产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食品(含烟草)、医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鞋业、家具等重点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86%以上。
  --产业集发展目标。到2010年,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具有持续强劲竞争优势、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大的产业集,其中,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冶金建材等4个产业集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00亿元以上。
  --结构调整目标。“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达到4000亿元,工业利用内外资累计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5%。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30%以上。培育形成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600户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工业企业27户以上,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5户以上。全面完成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
  --载体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工业集中发展区2个以上,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0%以上。
  --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闭全域范围内的小水泥生产企业,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能力,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完成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51吨标准煤。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100%稳定达标。
  三、成都汽车展工作重点
  (一)抓好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和“一区一
主业”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布局,科学制定生产、生活等服务配套规划,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以及功能配套建设,提高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能力。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成都高新区以创建国际一流园区为目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都经开区重点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彭州石化基地重点建设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培育壮大石化产业;加快青白江和新都工业连片区的建设,形成冶金建材、机械产业集;积极推进新津和双流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精细化工产业聚集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郊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特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建立工业发展空间优化拓展机制,积极做好工业发展战略后备区论证和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执行力度,按照产业布局规划的要求,引导企业向相应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加大市、区(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积极推广社会力量建设、管理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各项政策,完善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积极推进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展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切实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