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November 2, 2021
成都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成都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一、序言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十一五”,我市将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产业发展水平与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因素依然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和社会稳定压力增大;“三农”问题仍是难点;与此同时,还面临国内发达城市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五”期间,通过实施“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纲要”,我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显着成效;在集成电路设计、磁悬浮列车、红外线毫米波、肿瘤生物、新型航空器、核技术应用等
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科技竞争力显着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发明专利数量偏少,研究开发水平有待提高;科技资源整合利用欠佳,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财政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同时也具备良好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既对科技发展产生巨大需求,也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我市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一些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具备科技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三是开创对内对外开放新局面,使我们能够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分享世界科技进步成果,加速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四是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五是深厚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和谐包容、务实创新、智慧诚信”的城市精神,为科技进步与创新聚集浓厚的文化氛围;“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加强自主创新,深入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为构建和谐成都、实现“新三最”目标努力奋斗;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以高科技成都建设为主线,加强自主创新,以重大专项为抓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科技竞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科技强市;
二基本原则
1.衔接国家战略,突出成都发展需求
我市科技发展要服从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对接国家和省确定的战略重点及重大专项,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布局中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同时,突出我市经济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重点突破;凝炼出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重大专项和优先主题,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成都汽车展2.注重科技创新,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我市市情出发,注重制度创新对科
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提供有利于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充分发挥效能的制度安排,克服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中央与地方、市内与市外、军工与民用科技资源有效集成以及创新要素的有效结合;
3.注重面上引导,突出重点跨越
在科技工作的安排上,注重前瞻性,体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抓住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环节,开展攻关,力求突破,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跨越,提高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院校地合作、军民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全国一流的研发水平、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初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科技竞争力领先中西部地区,进入全国前列;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以上,全市专利年申请量突破12000件,继续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