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进校园廉洁润心田
“以平常心坚守清贫之业,用满腔爱育出清白之人”“两袖舞清风,正气在校园”“书香乃学校之本,铜臭是罪恶之源”……看到画壁回廊里一行行古今廉洁警句名言,我的耳畔不由回响起大会上我校全体教师向学生家长、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接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不违规向学生收取费用,不从事有偿家教……”
老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为人师者的生活窘迫由来已久。吃得清淡,穿得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像蜡烛,一生半明半暗。而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炒股、汽车、别墅、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着人们易动的心,于是有许多人趁机跳槽了;也有一些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拉起了利益的关系网;还有些人身在课堂,心在游荡,金钱薄待了他们,他们所以薄待了学生。
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他曾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的走向晓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昔有住着泥房子、用着泥桌子、教着泥娃子的民办教师,更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垫付书本费却又因交不起自己的医药费郁郁死去的山区教师……他们有的名垂青史,但更多的却像大地上的小草,随风逝去了无痕。可正是他们树起了万世师表,无边师魂,擎起了中国教育行业的灯塔。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无论是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
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的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项工作。
1971年2月,18岁的黄敦全被推荐到谷城温坪四组教学点当民办教师。这个来,就是39年。39年来,他转战多个环境艰苦的村小学、教学点,被当地百姓誉为教坛老黄牛。39年来,黄敦全扎根山乡,倾心教育,淡泊名利,坚守清贫,他引着一个又一个学生趟过知识的河流。
从雪域高原到红土地,他20多年里曾4次外出支教;2010年元宵节前夕,74岁的上海退休教师高葆森坐了两天的车,一路颠簸来到距离安徽凤阳县城60多公里的龙坝中学。从这天起,他将在这里开始为期3年的支教生涯。而这已是这位老人第5次支教。他前4次支教的脚步从西藏高原走到了“上海西伯利亚”,从江西贫困山区走到了云南……“我不要一分钱,只想为这里的孩子尽一份绵薄之力,尽一份老教师的责任。”谈及来安徽支教时这个老人说。
上海清风车友会和煦廉风拂校园,桃李不言自成蹊。老师们,“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以真为善为美,以廉洁立世,铸就高尚师魂,倾力将这蜜蜂、春蚕之事做好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