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汽车文化》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王富强
摘  要:《汽车文化》是当前开设汽车类专业各职业院校于第一学年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前学习汽车相关历史知识、简单的结构认知,为提升学习兴趣,奠定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院校在教授该课程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老套,使得该课程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创新和改革做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汽车文化; 教学; 创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地位也得以突飞猛进,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7年蝉联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汽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步提高的同时,也使开设汽车类专业的职业院校迎来了井喷式的招生热潮。在当前开设汽车类专业的学校中,都不约而同地开设了《汽车文化》这门课程作为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迎来各类相关核心课程前期,让学生对汽车的发展历史、汽车相关技术沿革、未来发展潮流等方面予以先期介入。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奠定一定的汽车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授《汽车文化》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展开一些有效的教学创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情分析
虽然国家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但长期以来的“优秀教育”理念,使得选择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往往是未能考取“211/985”类高校的残余选手,说白了就是高考失败的学生体,他们在选择专业前,并没有对汽车有多少关注,自身也没有储备多少汽车相关知识,或者说由于我国整体上汽车文化的缺失,使得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汽车。同时,高考的失败又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他们在学习热情方面又不是很愿意去深入学习。
在教学资源方面,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对汽车文化的认识存在不少的差距,使得市面上对汽车知识的介绍更多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充斥坊间。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和大纲尚没有一本权威、全面的专著。再加上不少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这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各高职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二级管理”以后,承担教学任务的系部和教学单位往往选取一些上不了专业核心课程的非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这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汽车技术、流行趋势、市场预期等方面的变化。将这门课程视作是理论基础“灌输”给学生,使得该课程的地位非常尴尬,成为一门纯粹的理论学科,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讲,产生不了多少兴趣,降低了该课程的专业地位,成为不少学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二、如何让 “鸡肋”课程成为亮点
(一)借助多媒体,让死板的文字成为鲜活的流媒体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教
辅设备方面加大了投入,我院每一间教室、实训工间、工作站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作为授课教师,不能让这些设备成为摆设,要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使用价值。每堂课要精心设计,课件、视频、动画结合使用,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最新的车型、品牌、市场价格、保有量、口碑等方面的信息。视频资料可以选取北京卫视在2011年出品的大型科教片《汽车百年》部分内容,但个别教师在给学生展示视频资料时往往采取放电影的形式,整堂课都是视频播放,这是不可取的。在这个片子中,其实能够用于教学的部分主要是关于汽车发明、汽车历史这两方面的内容,且在片中尚有部分说法不科学的地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来出不足之处。动画资料主要用于汽车结构部分,由于学生对汽车本身的知识比较匮乏,因此相应的原理、结构等知识需要用比较直观的动画资料以辅助学习和理解。比如:二冲程发动机及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工作油路走向动画,ABS/ESP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等。有了这些,学生对抽象的原理就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更利于汽车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向学生推荐诸如: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爱卡汽车等汽车资讯网站,学习最新的汽车资讯,吸取新知识。
(二)活动融入课堂,以活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职业院校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学习,对满堂灌式的“填鸭教育”早就失去了耐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类小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关于汽车编号和VIN码这个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分组对停车
68
教育教学改革
场的汽车编号进行统计,并设计表格,通过网络查询、解释相关车型的编号含义和VIN码所代表的技术参数,由教师进行判断指正。在汽车品牌和车标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帮助比亚迪、宝骏等这些媒体经常吐槽的车标进行一次车标设计比赛,选取在造型、意义上设计比较优秀作品在系部进行公开展示,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赢得荣誉感和成就感。在汽车运动一章,将学生进行分组,选取相关运动形式,由学生制作该运动的海报,图表,在班级中进行讲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到知识探寻的乐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三)知识传授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思维水平提升
我国汽车虽然自2009年起,产量和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汽车大国并不等于汽车强国,我国当前生产和销售的车型以中低档车为主,品牌以合资车居多,技术上与传统的欧美日韩都有巨大的差距。在见证中国制造的力量和一个民族的崛起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热爱中国自主品牌,体味“汽车狂人”李书福关于“让中国老百姓开得起豪车”的豪言壮语。从而自发地喜欢汽车、喜欢自己的专业,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方式。汽车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实也埋下了诸多隐患。诸如:汽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汽车带来的能源危机(战争、资源争夺)、汽车与交通事故、汽车与城市拥堵等负面影响。因此,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与这些负面因素抗衡,究竟未来汽车长什么样,引导学生设计未来汽车,又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好的活动式学习的课题来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乱象,急功近利、不思进取、一味山寨等。国产汽车尤其是国有的三家大型汽车企业为何在国际汽车出口市场竞争中不如一些民营资本,他们究竟怎么了等等。教会学生辩证思考方式,思考中国汽车的未来之路,对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巨大的帮助。
三、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汽车自1886年发明至今,经过了130年的历程,技术日新月异,汽车市场资讯变化万千,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车企的地位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形式。作为教师,必须要从这些千变万化的资讯中到汽车文化的脉络,要求教师要及时学习、随时学习,要教会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要储备一桶水的知识。同时还要深入学习汽车技术本身,否则就无法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无法完成改革与创新。
结 语
汽车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产物,是万千科技的结晶。汽车文化不是 “鸡肋”课程,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使它成为汽车类专业打响第一的利器,成为汽车类专业教学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王燕. 公共选修课《汽车文化》教学探索[J] . 鄂州大学学报,2006-11.
[2]胡棠海. 职业学校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 德育论坛 ,2010-10 .
[3]帅石金. 汽车文化[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8.
作者单位: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接第64页)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作业的形式带动学生主动搜集双语资料并进行自主编写,将完整质量高的学生作业加以修改完善以后,纳入双语教学资源库。此外,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更应当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力量,多方发力,共同建立完善的双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赖磊、姜农娟.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2]陈玉兰.关于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徐鑫.论市场营销课程中双语教学的应用[J]. 新校园上旬刊,2014(10).
[4]周锡飞.基于能力本位的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
学改革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3(28).
[5]蔡微.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改革探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1(5).
爱卡汽车网[6]刘钢.二本高校经贸类双语课教学方法改进工作研
究[J].东方教育,2014(11).
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教改项目——基于国际化视阈研究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资助课题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侃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市场营销管理;曹邦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管理,战略管理。
69四川劳动保障/2016年12月中旬刊│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