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主要难题

  1车企如何做好自主创新主体
  (1)把自主创新做为班子业绩指标车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首要指标。摒弃传统的以营业收入和利润作为衡量车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业绩的首要指标。
  (2)车企研发投入与国际接轨2015年,世界车企研发投入排名前10名的车企有大众(研发投入占比6.39%)、宝马、通用、福特、戴姆勒、日产等,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以下简称研发占比)为4%~6%。2003~2013年,我国汽车工业研发占比1.32%~2.07%,呈现上升趋势,但仍远低于世界一流车企。2015年,上汽研发占比1.27%,一汽1.6%。
  实践证明:研发投入与掌握核心技术成正比。我国正在由世界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我国车企研发投入应该与国际一流车企接轨。
  (3)车企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应该参与决策
  车企研发领军人才应该参与决策被任命车企副厂级职务(副总裁、副总经理等)。其好处有几下几点:①这有利于自主创新纳入企业领导班子的生产和经营决策;②这有利于研发领军人才领导和组织企业各部门协作攻克技术难关,使研发领军人才能够统一调动企业资源(人力、物
力、财力等)为研发服务。
  目前,自主创新先进企业如长安集团、奇瑞集团等,技术领军人才均为车企副总裁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而国内有的车企研发领军人才只是研发部门负责人,没有担任企业副总,不利于领导和组织自主创新。
  (4)建立国际化研发平台
  长安集团建立了五国九地跨国自主创新平台,在世界汽车业最发达的城市设立研发平台,建立全球汽车业最新技术与信息窗口,吸引世界最优秀的汽车研发人员为我所用。都灵有意大利汽车之都的名号,有1400多家汽车设计制造企业,其中超过500家是设计企业,每年推出的样车数量多达400余款。长安驻都灵的欧洲设计中心,主攻汽车造型趋势研究、外观设计和车身开发;美国研发中心在底特律,主攻汽车底盘技术;英国设计中心在诺丁汉,主攻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技术长安汽车已经掌握了世界公认的汽车领域286项核心技术中的262 项,在NVH、碰撞安全、节油技术三大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以我为主的中国特汽车自主创新技术路线
  奇瑞公司2002 年创建了以我为主,与国际汽车技术咨询公司联合研发的自主创新技术路线。2007年,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将这一技术路线发展为以我为主,整合全球一流人才、
技术、学科资源,产学研用联合研发。这一技术路线的优点是将民族车企通过联合研发,学习了自主创新方法,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
  反之,有些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以项目外包方式将整车或车身局部外观设计业务交给国外知名汽车造型的公司或开发团队,在产品推广时,将由某某大师领衔设计的字样印在宣传册上。以雇佣研发方式推出新产品,成本巨大,有产权、无自主创新,与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背道而驰,应该摒弃。政府如何为自主创新
  2 做好管理和服务
  (1)汽车工业经济安全严重危机
  什么是经济安全?它是指民族经济对本国经济有控制力,占有本国主要产业70%以上市场份额,国家和民族经济利益不受到外部侵犯,能够抵御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冲击和威胁,国民经济处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我国商用车工业自主品牌本国市场占有率多年在90%以上,处于经济安全状态。但乘用车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经济安全严重危机。 乘用车工业经济安全严重危机。我国乘用车工业自主品牌本国市场占有率多年徘徊在40%左右。2010年,自主品牌本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
45.9%,自主品牌轿车本国市场占有率33.8%。2013年9月起我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十二连降 (即十二个月市场占有率下降)。2014年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降至34.6%,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降至17.7%,均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2005年,国内轿车销量前十名品牌包括夏利、QQ、吉利、奇瑞4个自主品牌。2015年,国内轿车销量前10名都是国外品牌。危机原因是什么?我国主要乘用车企是央企与外企合资,外方掌控核心技术,并且严控核心技术外溢。中方技术上依赖外方,成为外方及其品牌代加工厂,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缺乏竞争力。2013年以前,合资企业通常以生产中高级乘用车为主,民族乘用车企以生产低端经济型乘用车为主。2013年,合资品牌产品下探,增加低端乘用车比重,与自主品牌激烈竞争,乘用车卖白菜价,导致自主品牌十二连降,狼吃羊出现了,经济安全危机爆发。当时盖世汽车网调查显示在28181位业内人士投票中,超过七成认为自主品牌存在消亡的威胁,有20%以上的人士认为自主品牌全军覆没可能性很大。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中国品牌汽车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2015年10月,我国政府被迫救市,1.6L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回升到41.3%。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汽车零部件工业经济安全严重危机。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我国汽车零部件
企业有1.2万家,外商独资、合资企业约1200家。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70%以上在我国开展业务,主要生产高科技、高价位的关键零部件(例如发动机电喷系统、自动变速器、电子稳定系统等),占据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额约80%。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90%产品利润微薄或亏损。
  (2)政府维护汽车工业经济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维护汽车工业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的要求。以习总书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要把维护经济安全和加强国际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开放、发展、安全的共赢,维护经济安全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国家安全法》提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对外资经济过度开放破坏了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有责任维护汽车工业经济安全。列宁主义和中国特社会主义要求国家对国家资本加以限制和调控。20世纪20年代,列宁说: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外资经济垄断我国乘用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工业,挤压、动摇和摧毁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民族汽车工业。
  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要求保护幼稚产业。18世纪末,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向国会提出用关税保护国内制造业幼稚产业的主张。美国、德国在19世纪都对制造业实施了高关税等保护。日本、韩国对本国幼稚汽车工业都曾经采取各种保护和扶持政策。我国乘用车工业1984年才通过合资开始现代化,需要政府保护。
  (3)政府应维护我国汽车工业经济安全
  禁止新增整车合资企业。这包括乘用车企和商用车企,目前,商用车也有合资倾向。中外合资整车企业应停止续签合资经营合同、停止新签合资经营合同、禁止合资企业新增产能(汽车工业已经产能过剩),整车合资企业不能放开股比,即合资企业外资股份不能大于50%。
  把合资乘用车销量和进口控制在乘用车市场销量30%以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在我国乘用车市场不少于70%,才能保证我国民族经济对乘用车工业的控制力和经济安全,使民族乘用车企走出微利和亏损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经济安全27项临界值之一:进口商品在居民国内消费比重为30%。换言之,本国70%的产品应该由民族企业生产。马来西亚政府如何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经济安全?其一,对进口汽车征收高关税。其二,限制合资企业在本国销售数量。我国奇瑞公司、吉利集团与马来西亚企业合资生产轿车,2006年,马来西亚政府出台政策:合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的产品20
%在当地销售,80%出口。
  笔者建议工信部、商务部、车辆管理部门联合管理,把合资企业生产的乘用车和进口乘用车总量控制在我国乘用车市场份额30%以内。工信部对合资企业颁发国内销售许可证,没有许可证,车辆管理部门不给予牌照。政府组织官产学研用集中力量攻克乘用车与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习总书记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建议工信部牵头、科技部提供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好服务工作,相关高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乘用车及其零部件龙头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官产学研用(用指产品用户)五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突破乘用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工业核心技术,避免各车企重复研发造成浪费,自主创新成果在民族企业共享。政府把自主创新业绩作为考核国有车企负责人的首要指标。
  3用法律手段保护民族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平竞争
  一些先进汽车零部件民族企业技术和质量达到为本土整车配套标准,但是不能公平参与本土整车企业的配套。例如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8AT自动变速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愿意使用这一零部件配套的整车企业目前只有一家。原因如何?乘用车合资企业外方掌握
零部件采购权,外方偏向于采购自己子公司零部件配套。一些自主品牌乘用车整车企业以采购外资品牌零部件配套为荣,挂上名牌。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请全国人大出台《中国大陆汽车零部件采购法》,保护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平参与整车配套。其要点是境内整车零部件采购公开招标。招标程序由工信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导。在零部件技术、质量相等、价格相近条件下,民族零部件企业优先为本土整车配套。每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评选中国汽车零部件内资企业TOP500,入选企业享有整车配套优先权。
  建议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应联合召开全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与经济安全研讨会,实现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科学化和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