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探索
目前我国电力生产中所采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导致化石能源消耗愈发增多,而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伴随着环境污染与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引进可再生清洁能源,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但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多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需要结合新能源行业发展问题寻解决对策,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新能源行业主要类型
新能源也被称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是除了传统能源之外的能源类型,具有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环境污染小与可开发空间大等主要优势特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了;穿透生物质能等。在当前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长较快、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发展重点集中在风电产业与光伏发电产业当中,当前我国新能源市场中光伏产业最大,风电具有强力的上升空间,由于这两种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大,
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目前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支柱,本文重点将围绕风电与光伏发电产业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1]。
二、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瓶颈
(一)缺少完整产业链
汽车下乡政策新能源行业虽然在国际上的发展时间较长,也具有相对完整的市场机制,但在我国能源市场中的起步较晚,属于新兴行业,虽然当前发展速度持续提升,发展前景良好,但从整体上来看基础相对薄弱,不仅缺少成熟的技术支持与配套基础设备,同时也未形成完成的产业链。首先,缺少完整的信息服务链条风电与光伏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且收益回报周期较长,缺少同行之间的经验支持,行业市场信息较为匮乏,目前大部分新能源产品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质量认证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这对新能源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造成较大影响[2]。其次,上下游产业发展不均衡,2019年5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为了政策中所提到风电产业补助,各个风电产业开始了一轮风电设备抢装热潮,风电行业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中游风机整机制造商、下游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营等四个环节,且风电机组设置
在风电平价时代影响下呈现出大型化发展趋势,在风电机组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产业上下游却没有实现完全贯通,上游零部件制造商的生产规模有限,且零部件整体质量得不到把控,直接影响风电机组建设质量,而下游风电场开发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从原先的陆地风电发展为海上发电,风电机组所需零部件却始终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导致风电产业供需不平衡,限制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能源发展不充分
虽然在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影响下,我国新能源行业的能源消费比重在不断提升,相关新能源机组也在不断增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行业仍面临着发展不充分等主要问题。根据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煤炭能源消费占比已经下降到57%,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上升到16.1%,有着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仍然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来进行电力生产,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上升,能源利用效率却不断降低,导致环境污染状况加剧,新能源发展不充分。从以上能源消费数据中可以看出,新能源的使用与发展仍面临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阻碍,就新能源使用占比与范围来说,难以撼动化石能源的支配地位[3]。除此之外,从我国国情来看,
我国具有较大的领土范围,包含类型丰富、数量较多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多种新能源,但却存在开发利用力度不足的问题,在如此优越的自然地理基础上却没有完成大范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足以反映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实情况。
(三)技术成熟度不足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缺少高新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基础技术发展不充分不成熟,难以实现新能源产业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对接,比如风电产业中的风电并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一,研发力量不足,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普遍遭遇到研发力量不足、资金短缺、技术型人才缺失等问题,专业研发机构虽然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有着充足的资金与研发人员,但整体研发成果实用性不强,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难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型转化。第二,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性不足,集中体现在新能源产业零部件生产供给方面,以光伏产业为例,我国光伏产业以多晶硅进口为主,受国外多晶硅材料专利保护的现状,导致光伏产业装机量、电池生产量与组件生产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都以零部件加工为主,虽然产能较大,但大部分是出口国外,且不具备核心技术,零部件生产附加值较低,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代工厂的角。
三、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产业链条
完整的产业链是保证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基数较大,但产业链发展并不完整,在上中游产业链中缺少短板链条,导致供需平衡不统一。针对以上问题,应当强调完善产业链在新能源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产业链中集中体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以光伏产业现状研究产业链发展对策,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多晶硅材料生产、中间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下游光伏发电集成技术即应用端等三个环节,从内部结构来看,上游多晶硅生产工艺较低,大多依赖国外进口;中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下游应用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个环节技术发展参差不齐,产能供需出现矛盾,严重影响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可以看出,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供需矛盾,是现状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供需矛盾成为优化产业链的关键点,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数量较多,发电机组应用供不应求,导致多晶硅原材料需求不断上升,国内光伏企业对多晶硅的生产重视程度比较高,针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可以采用发展多晶硅产业来改善原料供给不足等产业链问题,加强国内龙头多晶硅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政府相关政策的
引导下实现大产能规模化生产,打破多晶硅原材料供需矛盾的僵局[4]。在产业链中端环节,应加强电池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实现双赢,打破国外技术限制,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太阳能电池,目前我国一线太阳能电池企业包括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在加强技术合作的情况下,使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与应用端技术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以此提升光伏产业链的完整性与技术性。
(二)鼓励产品应用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势,具备多种新能源类型,但受传统能源发展程度的影响,导致当前新能源的整体利用力度与范围不足,另外,由于新能源成本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各界仍更偏向使用价格低廉的化石能源。所以要解决新能源利用问题,需要鼓励新能源产品应用,使新能源生产端与应用端保持供需平衡,以消费促进产业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传统化石能源影响较深,节能减排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新能源产业开发力度,强化对新能源产品的使用程度,从而扩大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新能源产品类型较多,需要从实用性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新能源产品的推广程度,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我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有着比较优惠的政策,以此加强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倾向,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
第一,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目前为了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以实现对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与补贴方面持续做出支持政策,提升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并采取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换电模式试点等相关活动,以此来实现对新能源产业链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措施,同时为保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政府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囤积新能源原材料、哄抬物价等,充分保证新能源原材料回归理性[5]。
第二,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价格成本因素之外,限制人们购买新能源产品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等,由于缺少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开发与使用,导致人们在新能源产品使用便利性方面存在一定困扰,针对此种情况,应结合市场上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展新能源产品配套设施建设,比如充电桩设施建设等,同时加快开展关于充电标准的制定工作,自主研发大功率充电技术,以此系统性解决新能源产品的充电问题,从而扩大新能源产品推广范围。
(三)提升科研力量
自主科研力量是当前现状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我国新能源行业起步较
晚,缺少相关核心技术的支持,加上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壁垒限制,导致我国在新能源科研力量上一直所有欠缺,比如光伏产业的多晶硅制造与太阳能电池制造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大,提升科研力量,实现自主创新,才是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培育龙头企业,开展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传统产业龙头企业难以发挥领头作用,导致产业链的实际整合效果较差,同时低水平的无序恶意竞争,也提高了新能源行业发展风险,需要培育龙头企业,集中技术资源优势突破关键技术,一方面,可以选择新能源产业领域中具有基础优势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核心平台,另一方面,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发展中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程度[6]。其次,确定技术发展重点,提升技术研发路线的多元化程度,多元化发展是新能源产业技术突破过程中的有效路径,在当前新能源市场发展格局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应当结合企业自身技术水平与基础资源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自主研发技术的多样化突破,而技术研发多元化发展路线并不意味着没有技术突破重点,以光伏行业为例,将多晶硅材料技术作为重点技术突破路线,将太阳能电池技术、关键零件研发技术作为多元化技术发展路线,加快新能源产业化发展速度,明确技术自主研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结合市场新能源产品现状实现技术的快速突破。最后,
提升技术研发的实用性,针对当前新能源行业研究所技术研发实用性程度不高的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提升技术研发的实践性,强化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程度,强调市场在技术科研中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帮助我国新能源产业提升自主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