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0.16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23.00亿元,增长10.3%
2009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强基础、促改革、惠民生、抓稳定”的政策措施,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全市经济运行扭转了上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态势。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0.16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23.00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453.85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11.4∶36.8∶51.8,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30606元,比上年增长9.2%。 财政收入先抑后扬。全市财税部门克服危机影响,大力挖掘财源,克服种种困难,扭转了年初以来财政收入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6.33亿元,增长15.7%。从税种看,消费税、营业税和契税实现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152.3%、20.3%和74.9%,是拉动收入增长的主力。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向重点领域倾斜。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0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重点保障,实现了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8.5%、11.4%、37.1%、24.5%和33.6%。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稳中略降的运行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比上年下降1.2%,其中城市下降1.7%,农村上涨1.0%。从居民消费的八大类构成看,五大类下降,三大类上升,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达1.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经历了前6个月降幅持续扩大,7月份以后逐月缩小的过程,稳步回暖,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1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持平,降幅为0.1%,其中饲料价格上涨5.6%,化肥价格上涨0.3%,农用机油价格下降13.1%。房屋销售价格较为平稳,上涨1.3%,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3%,非住宅价格上涨0.4%,二手住宅价格上涨1.3%。 2009年全市经济在宏观环境好转及政策因素作用下,呈现出企稳回升的发展势头,但经济全面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发展动力仍显不足,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业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企业盈利水平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效益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出口形势依然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较为平稳。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努力发展生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05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受严重干旱影响,粮食略有减产,但仍高于近三年来的平均水平,属丰收年。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40990公顷,比上年增加464公顷;粮食总产82.08万吨,减少4.2%。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汽车下乡政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组织实施四大造林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999公顷,零星植树492万株,新增育苗面积7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98%。以“果品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质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打造卢龙石门核桃、抚宁板栗、山海关大樱桃果品产业带。全年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80.55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核桃产量0.31万吨,增长22.9%;板栗产量1.88万吨,增长42.3%。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到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9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用拖拉机51770台,联合收割机129台,机动脱粒机6024台,分别增长2.4%、21.7%和3.9%。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9.84万公顷,机播面积7.02万公顷,机收面积3.58万公顷;农村用电量16.52亿千瓦小时,增长42.6%。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电话、通电,通汽车村数比重达98.9%,通有线电视村数比重达75.6%;自来水受益村数比重达41.8%。农村新民居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完成省级“十百千”样板村建设工作,抚宁县榆关镇石门村整村节能改造住房,被列为新民居建设省级示范村。全市确立首批新民居示范村123个,年内基本竣工的30个,超额完成年初市下达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大力培育以粮食深加工、生猪屠宰、肉鸡生产、毛皮制品、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至年末,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0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回升。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82.1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4.94亿元,增长10.5%,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7.7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轻工业回升缓慢,全年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7.10亿元,增长12.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7.84亿元,增长3.8%。股份制企业一枝独秀,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增长17.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2%;粮油食品、玻璃、金属压延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支柱地位稳固,完成增加值176.53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5.1%,其中黑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增加值增长20.9%,贡献率为45.1%,装备制造业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而保持了较快增速,增加值增长11.6%,贡献率达35.1%。 工业企业效益呈现逐渐好转态势,降幅不断收窄。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35亿元,比上年下降91.5%;实现税金总额25.28亿元,下降13.4%,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缩小11.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4%,与上年持平。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7.73亿元,增长2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8.9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05.8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31.0%。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09万元/人,提高10.3%。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责任编辑:admin)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增幅比上年加快18.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7.23亿元,增长38.4%。制造业、民生等投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制造业投资148.65亿元,增长51.1%,占全部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文教卫生、城建、公共管理等改善民生的服务业投资99.10亿元,增长56.6%,“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1.66亿元,增长38.8%。京沈高速秦皇岛新出口、民族路北延伸、热电联网二期、天然气利用工程等基础建设项目使秦皇岛变得更加整洁、畅通。
项目建设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全市项目建设(不含房地产)投资完成3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48.3%,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75.3%,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市在建施工项目1721个,同比增长53.9%,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1148个,增长32.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4个,增长116.0%。山船重工综合技改、首秦龙汇200万吨氧化球团、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烟草机械公司异地改造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房地产投资“转负为正”。在连续9个月下滑之后,房地产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累计完成投资94.14亿元,增长14.1%。商品房销售由上年的下降转为猛增,全年共销售商品房200.4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86.58亿元,分别增长55.3%和68.2%。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速、民航、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齐头并进,市内交通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构建城市快速路体系。新机场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正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通过,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机场的建设必将对我市交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承秦高速公路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拓展我市港口腹地,打造冀东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公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路网结构日臻完善,公路运输环境显著改善。沿海高速刘台庄连接线建成通车;全年建设农村公路520公里,4条旅游路30.6公里。截至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10公里。
港口运输形势有所好转,全年港口吞吐量接近上年水平,达到2.46亿吨。铁路、道路运输此消彼长,全年完成铁路货运量1554.83万吨,比上年下降7.5%;公路货运量3608万吨,增长7.9%。完成铁路客运量705.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公路客运量1812万人次,
下降10.7%。民航运输全面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163吨,比上年增长6.4%,旅客发送量32054人次,增长11.6%。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29.4%;电信业务收入20.31亿元,增长2.4%。全年邮政信函486.64万件,比上年增长31.1%。年末交换机总容量343.76万门,比上年增加21.02万门。固定电话户数76.24万户,减少5.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1.78万户,新增61.99万户。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累计达39.68万户,新增7.73万户。
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为契机,全市发展旅游、全年发展旅游、全方位发展旅游、全产业融合旅游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全市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各项旅游指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63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6%;接待海外游客22.42万人次,增长19.7%;景区门票收入3.46亿元,增长53.2%;旅游创汇11731.5万美元,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96.06亿元,增长32.0%。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建设,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硕果累累,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年末全市星级饭店增至6
6家,A级旅游景区21家,其中4A以上景区12家。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精心打造推出的“海上升明月”和“海誓?南戴河”两台大型情景演出,受到了广大游客欢迎。同时举办了北戴河第五届国际轮滑节、中国秦皇岛第二届旅游节暨祖山天女木兰节、秦皇岛首届旅游购物节、秦皇岛市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国秦皇岛国际长城节、山海关大樱桃采摘节、南戴河荷花艺术节、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文化之旅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丰富了旅游内涵,提高了秦皇岛旅游品牌的知名度。2009年我市荣获“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最美的十大海滨城市”称号。
六、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中趋快。在刺激内需的政策作用下,全市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家电、汽车下乡政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显现,农村市场消费增速远远快于城市,是拉动全市增长的主力,全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6.21亿元,增长30.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2.0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的持续走强,成为推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年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
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4.8%,家电类商品增长33.6%,是拉动社会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与住房、汽车、家电相关的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音响器材等商品消费均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建设实现新突破,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和水平显著改善和提升。年内实施的17个重点市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完工10个,其中,投资3.8亿元的红星美凯龙高档家居广场项目已开始营业,投资5.8亿元的香港彩龙批发市场已竣工,投资4亿元的义乌小商品城奠基开工,全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15家,成交额101.90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向纵深发展。年内新建农家店200家,截止年末,全市已建成农家店1230家,配送中心12家。
七、对外经济
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3.1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7%。其中出口16.18亿美元,下降48.3%;进口16.98亿美元,下降9.3%。从出口产品看,煤炭、轮毂、钢铁为三大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比重分别为23.0%、12.3%、10.5%。从出口市场看,对
亚洲市场出口仍占较大比重,出口额达11.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8.5%;美国、欧盟出口额分别占13.6%和7.4%。黄大豆、铁矿砂、钢铁为三大主要进口商品,分别占进口总额的44.9%、19.4%和3.9%。(责任编辑:admin)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