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为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西安高新区的支柱产业,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西安高新区现有汽车生产企业40多家,其中整车包含改装车生产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0多家,主要以轿车、商用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和整车装配制造为主,入驻企业包括比亚迪、法士特、欧舒特、联合电子、伊顿法士特、艾尔希庆华等;西安高新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20多家,主要以国内外中高档知名品牌汽车 4S店为主,包括宝马、沃尔沃、奥迪、丰田、广州本田、现代、马自达、一汽大众、东风等;汽车产业2009年末从业人数4万多人,2009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24亿元,销售收入达到包含汽车销售服务企业398亿元,占全区收入的40%左右,
上缴税费20多亿元,占全区收入的40%左右,汽车产业已成为高新区优势产业;
“十一五”以来,西安高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法士特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中实力雄厚的自主品牌之一;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名列全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单厂年产量接近60万台,连续四年跃居世界第一;已跻身于中国汽车工业5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国大型企业1000强;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占据第120位,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15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2%;
比亚迪汽车自2005 年9月在西安高新区投产以来,截至2009 年6月,已累计完成生产、销售轿车近40 万辆,产值、销售收入累计分别达到211亿元和223 亿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排名前十;
欧舒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引进了德国的斯太尔及MAN公司大客车底盘技术,已经具有25年专业客车底盘生产经验的历史;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专业生产10米以上客车底盘的制造企业,
欧舒特不仅有新能源客车底盘,还有低地板公交客车底盘、13米双层客车底盘、18米BRT公交客车底盘、大中型高档客车底盘等几十种产品目录;仅在北京,欧舒特客车底盘的保有量就达到了近2000辆,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交通服务;同时,欧舒特还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欧舒特底盘出口到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国家和省市客车大赛中获奖;2005年以来,欧舒特客车底盘连续四年的销量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远远超过客车行业年均增长率;
二、存在问题
虽然高新区汽车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形成了上游有车灯、底盘、齿轮、座椅、变速器等,中间有整车生产,下游有专用车、改装车,外部有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产业链条,但仍然存在着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
1、零部件配套能力不强,对汽车整车发展没有形成有力支撑;
与汽车整车生产相比,虽然法士特的齿轮在国内外均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零部件的整体发展水平却很低;2009年高新区共有零部件生产企业30多家,除法士特外,其余零部件生产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零部件企业的规模也相对较小;
汽车下乡政策
2、除龙头企业外,制造企业研发能力不强;
除比亚迪和法士特等外,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多数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汽车整车厂提供的图纸生产产品例如,联合汽车电子、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陕西欧舒特汽车业分别引进美国ARC汽车公司和德国MAN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汽车电子零部件方面尤其突出,虽然电子零部件企业繁多但是大部分生产的是外围产品,技术水平低,缺乏与整车的配套,核心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少并且基本上属于外资企业;这就使西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核心技术难以形成;
3、汽车产业总量小,缺乏竞争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整车产品;
虽然比亚迪汽车在2009年销售万辆,利税率达到%,但是其年产销量在全国同类型车中仅占到%和%;从产量上生产量最多的F3系列,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年产64万辆仍有较大差距;从利税率上与四川一汽丰田的%,比亚迪也显不足;并且比亚迪属于垂直自我配套,对区内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动作用不大;而其他整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强大的竞争力,即使达刚的沥青洒布车产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三,但是与第一名相比产量仍然差距较大;
4、国际国内大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力度不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不多;
在高新区的汽车生产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数量较少,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德合资企业-联合电子,它致力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及其零部件,其产品是汽车电子核心产品;艾尔希庆华是我国最早的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生产企业,也是美国艾尔希汽车公司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公司2006年投产,年生产200万只,之后发展迅速,年生产扩大到500万只,目前计划将产能扩大至1000万只;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力度不够,中外合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高新区汽车生产企业总产值不到3%;
第二章  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汽车产业形势
1、国际汽车产业出现大规模调整重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汽车产业持续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高速阶段都出现在几次经济危机之后,而且这种汽车产业的发展多以企业的重组为多;近年来,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兼并重组始终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汽车产业更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各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中,都将汽车产业列为振兴的重点之一;汽车产业发展重点、汽车发展类型比例、汽车产业区位规划以及汽车产业消费市场规划成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及战略规划调整是汽车产业调整的主要表现形式;例如2009年5月保时捷由于90亿欧元的债务危机与大众进行合并,同年大众公司还做出了与日本铃木公司采取了合并生产的战略调整;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期间,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均采取了相应的重组调整;
2、新技术应用于汽车,汽车零部件由机械类产品向电子类产品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数字化生产技术已经开始在整车研制、零部件制造、整车组织、汽车配售等方面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网络化生产的不断推广,在未来的5年中汽车行业的网络化生产将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汽车整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也逐步由机械类产品向电子类产品的转变;单纯的机械类零部件生产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生产环节之一,而全球范围内的机械类零部件的生产已开始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电子类零部件的发展已从原先的汽车次配件向汽车主配件发展,目前电子零部
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件、汽车控制件以及汽车保险件等领域;同时,数字化零部件的应用将成为汽车电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将成为未来零部件的主要利润来源与发展方向;
3、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研究的重点方向;
2000年以来,石油资源的短缺造成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这种价格的波动不仅对世界各国的能源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各国汽车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节能、环保,安全的低能耗汽车和绿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研发成为汽车技术的重点,尤其是以电力为能源的电动车成为目前研发的主要方向;各国政府纷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本国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组织实施大规模的产品研发与示范推广计划,帮助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的推广;目前,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清洁能源汽车已经投入市场,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设备如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已经进入关键的研发阶段,2009年雷诺、日产、通用等国际多家汽车公司都加快了电动车的研发,并推出了相关的概念车型;依靠新能源的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的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研究发展的的重点方向,是引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制高点;
4、全球范围内汽车生产产能过剩,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危机;
近年来,国际汽车产业受到生产成本上涨、市场利润缩减、业内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汽车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汽车的产销量总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美国2008年末的汽车销量为万台,与2007年的1620万台相比,下降了%;其产量也从万台下降到万台;日本的汽车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的汽车产量为万台,同比减少了%;虽然2009年下半年各国汽车产业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苏,但是总体而言国际汽车产业仍然处在发展的低谷中;
二、国内汽车产业形势
1、整车制造业发展迅速,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在我国各项汽车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下,2008年金融危机并未对我国的汽车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在2009年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2009年我国整车产量达到1379万辆,同比增长%,国内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同比增长45%,零部件制造业以及其他各项配套产业均有明显的发展;同时,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金融危机中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份
额中不断扩大,与国外品牌汽车构成了平行竞争的关系;汽车整车生产总体而言呈现两个态势,一是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二是生产合作的逐步广泛;
2、零部件制造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技术革新成为重点;
零部件制造业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零部件制造业与整车制造业并行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的特产业;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不仅需要满足国内整车组装的需求,更大量出口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市场需求促使下,我国零部件制造业迅速发展,国内零部件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加之国外部分零部件制造业进入国内市场,使得零部件制造业业内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金融危机后国际零部件需求的转变,从以机械类为主的零部件向机电类、电子类产品转变;我国旧有的依靠低成本取得市场份额的优势已不再存在;为了应对这种转变,我国零部件制造业产品开始着重于产品的技术革新,发展的重点从原先的低成本模式向高附加值技术模式转变;相关技术的革新既包括整车及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的革新也包括运用于整车与零部件中的技术的更新;汽车生产网络化,汽车部件电子化、数字化,新能源及电动汽车成为此次技术革新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