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策划书
北京晓晓汽车有限公司
策划人:王晓霞
2004.12
前言
北京晓晓汽车有限公司是1999年成立的一家上市公司,以生产销售微型轿车为主,兼有微型客车等。成立至今,公司做了展望,认为以中国的国情,将来必定以微型车为大发展方向,微型车必定会占有汽车大部分市场。事实果然如此,公司刚成立就进入微型车的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02年我国排量1.3升及以下产品的总销量达100万辆以上,其中1.0升及以下产品(含微型客车、微型货车)销量达96万辆以上。(其中1.0升及以下产品)占总销量的96.3%,而晓晓汽车有限公司也在此潮流中受益,搭上了便车。
但最近一段时间,微型车市场渐减小,种种原因影响着微型车的发展。晓晓汽车公司因是新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性能和技术问题上无法与其它微型轿车对手相抗衡,就先败下阵来。
但本企业并未一蹶不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查和整顿,新近推出一新型轿车,晓晓2号(xx--2),因其外型、性能、安全性、动力、价格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被本公司看好,指望能通过晓晓2号打开微型车新市场,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行品牌竞争,并与一些品牌形成竞争,特进行本次广告策划,本次策划将为“晓晓2号”微型汽车塑微型轿车的新观念、新形象。
本次策划书结构如下:
@ 英菲尼迪qx56图片市场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情况,汽车业整体市场及微型车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利因素、消费者情况、文化背景。
@ 产品分析:产品的外型、性能、安全性、产品定位
@ 竞争对手分析:
@ 广告策略:广告目标定位、诉求、表现等。
@ 媒介策略:媒介组合
奥迪a4 allroad怎么样 @ 广告预算:
但本企业并未一蹶不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查和整顿,新近推出一新型轿车,晓晓2号(xx--2),因其外型、性能、安全性、动力、价格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被本公司看好,指望能通过晓晓2号打开微型车新市场,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行品牌竞争,并与一些品牌形成竞争,特进行本次广告策划,本次策划将为“晓晓2号”微型汽车塑微型轿车的新观念、新形象。
本次策划书结构如下:
@ 英菲尼迪qx56图片市场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情况,汽车业整体市场及微型车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利因素、消费者情况、文化背景。
@ 产品分析:产品的外型、性能、安全性、产品定位
@ 竞争对手分析:
@ 广告策略:广告目标定位、诉求、表现等。
@ 媒介策略:媒介组合
奥迪a4 allroad怎么样 @ 广告预算:
一、 市场分析
(一) 国家宏观经济情况
(二) 汽车总市场分析
(三) 微型轿车发展的优势
(四) 微型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1、 银行政策先后出台
2、 普及型的诱惑
3、 二手车的竞争
4、 微型车本身的局限性
(五) 文化氛围
二、 消费者分析
(一) 现有消费时尚
(二) 消费者收入与购车
(三) 年轻家庭
三、 产品分析
(一) 国家宏观经济情况
(二) 汽车总市场分析
(三) 微型轿车发展的优势
(四) 微型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1、 银行政策先后出台
2、 普及型的诱惑
3、 二手车的竞争
4、 微型车本身的局限性
(五) 文化氛围
二、 消费者分析
(一) 现有消费时尚
(二) 消费者收入与购车
(三) 年轻家庭
三、 产品分析
郑州公安交通信息网 (一) 微车特点
(二)“晓晓2号”具体性能
汽车油泵 (三) 竞争对手产品分析
(四) 产品定位
(五) 产品分析总结
法拉利enzo多少钱四、 竞争对手及状况分析
五、 广告策略
(一) 广告目标
(二) 目标市场策略
(三) 产品定位策略
(四) 广告定位
(五) 广告诉求策略
(六) 广告表现策略
六、 媒介策略
(一) 对象媒体接收习惯
(二)“晓晓2号”具体性能
汽车油泵 (三) 竞争对手产品分析
(四) 产品定位
(五) 产品分析总结
法拉利enzo多少钱四、 竞争对手及状况分析
五、 广告策略
(一) 广告目标
(二) 目标市场策略
(三) 产品定位策略
(四) 广告定位
(五) 广告诉求策略
(六) 广告表现策略
六、 媒介策略
(一) 对象媒体接收习惯
(二) 媒体组合策略
(三) 媒体选择策略
七、 广告计划
八、 公关营销策略
(一) 目的
(二) 活动策划
九、 广告策略预算
广州吉奥汽车 (一) 广告策划费
(二) 广告创意
(三) 媒体购买
(四) 广告策划书文本费
(五) 总计
十、 广告效果预测评估
(一) 广告效果的预测
(二) 广告效果的监控
(三) 媒体选择策略
七、 广告计划
八、 公关营销策略
(一) 目的
(二) 活动策划
九、 广告策略预算
广州吉奥汽车 (一) 广告策划费
(二) 广告创意
(三) 媒体购买
(四) 广告策划书文本费
(五) 总计
十、 广告效果预测评估
(一) 广告效果的预测
(二) 广告效果的监控
十一、实施策略
(一) 导入时机
(二) 实施计划
(三) 总结
(一) 导入时机
(二) 实施计划
(三) 总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