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四足机器人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电机行业巡检领域应用的四足机器人设计、制造、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20138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
GB/T26154-2010装配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GB/T27544-2011工业车辆电气要求
GB/T37242-2018机器人噪声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系统组成
机器人系统由电源管理系统、导航系统、电机驱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人机交互系统、视觉检测系统等组成,见图1。
图1系统组成
5技术要求
5.1机器人本体
5.1.1外观要求
机器人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渍;
b)表面应泽均匀,不应有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现象;
c)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
d)按钮、指示灯、插座等应有明确标志;
e)应有标牌和/或产品铭牌;
f)应有涉及安全相关的明确警示标志。
5.1.2结构要求
机器人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按照制造商批准的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进行制造;
b)应布局合理,装配方便,易于维修保养;
c)零部件配合可靠,紧固部分无松动。关键紧固部位做划线标志;活动部位润滑良好;减振可靠;
液压连接可靠;
d)安全防护装置应连接可靠,功能正常;
e)具有足够的强度,静载承受1.25倍额定负载,测试15min后,无永久性变形和损坏;
f)不能有造成危险的锐边或棱角;
g)开关、按钮、手柄等装置的位置合理、操作方便。
5.1.3外壳防护能力要求
5.1.3.1外壳防护等级要求
应符合GB/T4208的要求,室内型整机防护等级要求应不低于IP3X,室外型整机防护等级要求应不低于IP54。
5.1.3.2外壳抗破坏能力要求
非金属外壳宜符合GB/T20138中IK03要求。
5.2驱动装置
5.2.1驱动方式
宜采用四足驱动模式。
5.2.2制动方式
宜采用电气制动,使用电机本身的控制进行制动。
5.3执行机构
机器人执行机构应考虑负载(物料)特征(重量、尺寸、材质等)。
5.4安全防护装置
应具备以下功能:
a)障碍物探测;
b)紧急停车;
c)声光告警。
5.5控制系统
5.5.1控制模式
机器人应具有自动、半自动、手动控制模式。
a)自动模式
通过调度系统控制机器人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
b)半自动模式
在无调度系统时,通过人工输入命令来控制机器人运行,一般能满足系统调试等工作需要。
c)手动模式
通过制造商提供的手动控制装置控制机器人运行,一般能满足设备检修、调试等工作需要。
5.5.2运动控制
应具有启动、行驶、停止、急停、复位等运动控制功能。
5.5.3电气要求
应考虑以下功能及安全要求:
a)电源电压范围;
b)布线、接插连接;
c)保护联结,车体接地;
d)绝缘电阻;仪表盘标志
e)耐电强度;
f)失速保护;
g)通信中断保护;
h)导航丢失保护;
i)执行机构动作保护;
j)非正常操作保护。
5.6电源装置
可包括动力电源、电源管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充电连接装置等,宜考虑以下性能:
a)充电、放电特性;
b)续航时间;
c)使用寿命;
d)维护特性;
e)通信接口匹配性;
f)供电接口连接可靠性。
5.7导航装置
5.7.1导航方式
宜具有电磁导航、磁带导航、磁钉导航、光学导航、二维码导航、坐标导航、激光导航、视觉导、惯性导航、导航、RFID导航、复合导航等导航方式其中之一。
5.7.2导航定位
与控制系统结合,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初始定位功能;
b)具备连续导航功能。
5.8通信装置
宜采用工业级WiFi无线网络通信、蜂窝移动无线通信、其他工业无线通信、红外光通信等。
5.9人机交互系统
用于设备状态信息显示、运行参数设置等。参数设置可选择车载或非车载方式。指示灯颜宜按GB/T5226.1要求进行选择。
应具备以下功能:
a)模式提示;
b)运行提示;
c)告警提示;
d)电源容量;
e)手动控制;
f)授权参数设置。
5.10视觉交互系统
5.10.1机器人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宜通过无线连接,将图像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传输到终端上,并通过终端能够显示对应的图像,图像的分辨率不应低于720p24帧。传输延迟不低于3s。
5.10.2机器人后台终端宜配置仪表的检测识别算法,对于所采集到的仪表盘,如压力表,温度盘等进行一定程度的识别,识别率不应低于95%。
5.10.1性能要求
5.10.1.1可靠性
机器人的有效作业率应不小于95%。
5.10.1.2额定负载
应符合制造商声明的数值,等级划分详见表1,电力行业机器人额定负载应满足等级C及以上要求。
表1等级与额定负载
等级额定负载t(kg)
A t≥10000
B5000≤t<10000
C3000≤t<5000
D1000≤t<3000
t<1000
E
5.10.1.3额定速度
应符合制造商声明的数值,等级划分详见表2。电力行业机器人额定速度应满足等级3及以上要求。
表2等级与额定速度
等级额定速度v(m/s)
1v≥3.0
2 2.0≤v<3.0
3 1.0≤v<2
4v<1.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