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22年二季度以来,受疫情超预期冲击和经济“三重压力”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作用大幅减弱,并出现由正转负的不利局面,成为稳经济大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措施特别是促消费政策相继发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但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仍未走出历史低位,除汽车外的各类商品消费以及餐饮等服务消费的增长动能仍显不足。为此,建议以“住行”消费、服务消费、城市消费、社会集团消费等占比高、带动作用强的“大头”消费为重点,注重长短结合、供需双侧发力,尽快打出促消费“组合拳”,有力稳定提振消费预期,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进一步激发消费新动能,对四季度乃至来年经济平稳增长形成更有力支撑。
关键词:促消费,主拉动力,政策组合拳
一、当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亟待恢复
2022年二季度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超预期冲击和经济“三重压力”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转弱,信心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大幅减弱。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由正转负的不利局面,不仅当季下拉经济0.9个百分点,也分别低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资本形成总额2.0和1.2个百分点(见图1)。
为顶住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揽子稳增长措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但仍落后于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1个多百分点。与上月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增速差扩大0.5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投资增长主要是依靠基础设施投资所推动,资本边际效率存在递减趋势。另外,全国多地近期再次发生疫情散发高发的情况,经济持续恢复仍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外需转弱的趋势显现,稳住经济大盘将更加依赖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为此,亟须进一步激发消费新动能,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促消费还需稳定“大头”消费
2022年5月份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促消费的专门政策,但除汽车消费增速明显反弹外,其他各类消费的增长势头尚需加快恢复。当前促进消费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需要以进一步稳住消费总盘子的“大头”,改善薄弱领域,提振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
“住行类”大宗商品消费整体走弱。“住行”消费①是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也是大宗商品消费的主要内容,在消费总盘子中占比接近40%。总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住行”消
费占比已降低到36.4%(见图2)。在“行”的方面,虽然6月份以来汽车类零售额连续保持15%以上的同比增幅,但前8个月同比下降1.3%,仍未实现正增长。在“住”的方面,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回落,新房、二手房销售低迷,连带家具、家电、家居用品及装修材料等商品消费整体走弱。前8个月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同比下降.8.5%和4.4%。
广州汽车限购政策餐饮等服务消费持续低迷。2022年以来,疫情出现多发散发,接触性、集聚性服务消费持续受到供求双侧的冲击影响。一方面,大量服务业小微企业陷入经营困境,74%以上的小微企业出现营业收入下降,歇业、闭店乃至倒闭企业数量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服务消费比重进一步回落。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8%,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3.1个百分点。前8个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5%,比商品零售额增速低6.1个百分点。同时,疫情反复下,居民远途出游受到较大限制,假期消费难以释放。“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减少30.2%和42.9%,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6.8%和44.0%,中秋假期也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和60.6%。
大型城市消费带动作用放缓。城市是我国消费实现的主阵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5%在城市中实现,其中排名前10位的大型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达到24.1%。2022年以来,10个大型中心城市均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城市局部或全域消费市场多次被迫按下“暂停键”,苏州、上海、北京、南京、成都5个城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5.9%、4.5%、4.0%、3.2%和0.3%,深圳为零增长,重庆、广州、杭州、武汉也仅实现1.1%、1.9%、3%、3.7%的小幅增长(见图3)。10个大型中心城市消费增长乏力、带动作用减弱尤其需要关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