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业标准
汽车低压电线技术条件
1适⽤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存。
本标准适⽤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电线束(含单根线)。
2引⽤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通过在本标准中引⽤⽽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本标准出版时所⽰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本标准的各⽅应探讨使⽤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11121汽油机油
GB 17930 车⽤⽆铅汽油
GB/T 13527.2 软聚氯⼄烯管(电线绝缘⽤)
HG 2196 机动车辆⽤橡胶材料
JB/T 6313.1 电⼯铜编织线第⼀部分⼀般规定
JB/T 6313.2 电⼯铜编织线第⼆部分斜纹编织线
JB/T 6313.3 电⼯铜编织线第三部分直纹编织线
JB/T 8139 公路车辆⽤低压电缆(电线)
JJG 4 钢卷尺
QB/T 2423 聚氯⼄烯(PVC)电⽓绝缘⽤压敏胶粘带
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QC/T 413 汽车电⽓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低压电线颜⾊
QC/T 417.1车⽤电线束插接器第⼀部分定义、试验⽅法和⼀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车⽤电线束插接器第三部分单线⽚式插接件的尺⼨和特殊要求
QC/T 417.4车⽤电线束插接器第四部分多线⽚式插接件的尺⼨和特殊要求
QC/T 417.5车⽤电线束插接器第五部分⽤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和特殊要求
QCn 29010 汽车⽤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和技术要求
QCn 29013 汽车⽤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和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下列及QC/T417.1中的定义。
3.1 ⼲线
如图1所⽰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起的部分。
3.2 ⽀线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如图1所⽰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如图1所⽰电线束中⼲线与⼲线或⼲线与⽀线中⼼线的交点。
3.4 接点
如图1所⽰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3.5 端⼦
插接件和接头的统称。
3.6 ⼲区
安装在驾驶室、乘员室、⾏李舱内等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防护处理的区域。3.7 湿区
除⼲区以外,电线束需做特殊防⽔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刺破连接
端⼦将电线绝缘层刺破与电线导体相接,达到良好的电接触并具有⼀定抗拉⼒的连接⽅式。
图1
4技术要求
4.1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件制造。
4.2 电线束尺⼨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线和保护套管长度宜不⼩于100mm,并为10的倍数。如:100mm、110mm、120mm等。
4.2.2⽀线长度宜不⼩于30 mm。
4.2.3接点之间,接点与分⽀点之间距离宜不⼩于20 mm。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4.2.4电线与端⼦连接处需装绝缘套管时,绝缘套管长度不⼩于20 mm。4.2.5电线束基本尺⼨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表1基本尺⼨极限偏差mm
极限偏差
电线束基本尺⼨
⼲线⽀线保护套管
≤200 +20
>200~500 +25
- 10 +30
- 10
+10
- 5
>500~1000 +25
- 10 +40 - 10
>1000~2000 +30
- 10 +45
- 10
+20
- 10
>2000~5000 +40
-
10 +55 - 20
>5000 +50
发动机线束
-20 +75
- 20
±30
4.3电线束中所⽤材料和零部件在⽆特殊规定时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3.1电线的颜⾊应优先采⽤QC/T 414的规定。
4.3.2接头应符合QCn 29010和QCn 29013的规定。
4.3.3插接器应分别符合QC/T 417.1、QC/T 417.3、QC/T 417.4、QC/T 417.5的规定。4.3.4电线应符合JB/T 8139的规定。铜编织线应分别符合JB/T 6313.1、JB/T 6313.2、JB/T 6313.3的规定。
4.3.5软聚氯⼄烯管应符合GB/T 13527.2的规定。
4.3.6橡胶制品材料应符合HG 2196的规定。
4.3.7 聚氯⼄烯压敏胶粘带应符合QB/T 2423的规定。
4.4 端⼦与电线连接应优先采⽤压接⽅法,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 采⽤⽆特殊要求压接⽅法时,端⼦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绝缘层不应压⼊导体压接部位,在图2所⽰的a区中可见电线导体,但不能妨碍
插接。
4.4.2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2所⽰的b区中仍可见绝
30°
图2
4.4.3 采⽤压接⽅法的端⼦与电线压接处的横断⾯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4.4.4 采⽤钎焊的⽅法时,不允许使⽤腐蚀性钎剂。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钎透、钎剂夹杂等缺陷。4.4.5端⼦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值应不⼩于表
2规定。
表2 拉⼒值
导体公称截⾯积mm2拉⼒N 导体公称截⾯积mm2拉⼒N
0.50 50 6.00 450
0.75 80 10.00 500
1.00 100 16.00 1500
1.50 150 25.00 1900
2.50 200 35.00 2200
4.00 270 ≥50.00~120.00 2700
注:接点或⼀个端⼦同时连接两根及两根以上电线时,选择截⾯较⼤的电线测量
拉⼒。
4.4.6 采⽤刺破连接⽅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4.4.6.1电线端⾯应平整,并与电线的轴线相垂直。端⾯处导体与绝缘层应在同⼀平⾯上。在连接处电线应不弯曲,并在图3所⽰a区内可见电线端部。4.4.6.2 端⼦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下不应损伤和脱开。0.35mm2电线拉⼒值应不⼩于50N。
图3
4.4.7 端⼦与电线压接处的电压降应不⼤于表3的规定。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导体公称截⾯积
mm2 试验电流
A
电压降
mV
导体公称截⾯积
mm2
试验电流
A
电压降
mV
0.50 5 3 10.00 50 25
0.75 10 5 16.00 60 15
1.00 15 8 25.00 70 18
1.50 20 11 35.00 80 20
2.50 30 16 50.00 90 23
4.00 35 18 70.00 100 25
6.00 40 20 ——————
4.5 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 采⽤压接⽅法时,导体不应压断,接点横断⾯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5.2 采⽤钎焊的⽅法时,不允许使⽤腐蚀性钎剂。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钎透、钎剂夹杂等缺陷。4.5.3 采⽤⽆焊料焊接⽅法时焊接处表⾯不允许出现氧化、断丝、缺损和绝缘层熔化现象。如图4所⽰焊接与未焊接的过渡部位a应呈圆弧状,且在b区可见未焊接的
导体端部。
图4
4.5.4 接点应牢固,在规定的拉⼒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值应不⼩于表2规定。
采⽤⽆焊料焊接⽅法时撕裂⼒应不⼩于表4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