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提供整车线束布置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编制:
校核:
审定:
发动机线束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整车线束的布置原则以及降噪处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M1类汽车整车线束布置。
2、整车线束布置环境划分
2.1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干湿区划分,可分为:干区、湿区。
2.2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温度区划分,可分为:高温区、低温区。
2.3一般整车线束布置区域呈复合特征,整车布置区域一般可分为:高温湿区、低温干区、低温湿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3、整车线束基本构成
3.1、车用线束组成
车用线束由接插件、电线、胶带、固定卡、线束保护套(如:护
线盒、橡胶波纹管等)等部件组成,线束包含一条主线束和多条分支线束,
成枝状分布,如图1所示。
4
3
5
2
1
图2
1—接插件2—固定卡3—橡胶波纹管及堵盖4—护线盒5—电线3.2、整车线束基本组成
图3
整车主线束一般按照线束所处的位置,如发动机舱、驾驶舱、底盘、顶蓬、车门、行李箱等位置将线束大致划分为:
4、整车线束布置要求
4.1、整车线束布置外观要求
4.1.1、机舱线束要尽量布置到看不到的地方,线束颜尽量采用不显眼的颜并与周围环境颜融合。
4.1.2、机舱线束尽量成束布置(集合配线),在不能成束布置时,多线束走线时尽量平行走线,线束间的间隙应均匀,尽量不走斜线,避免空中飞线。
4.1.3、车内线束必须有效隐藏,不能有任何可见线束。
4.2、整车线束布置总体要求
4.2.1、线束布置对本体特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