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的航天人生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他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他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他不仅是亲历者,还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
他7年学航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自从1958年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开始,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他6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由他负责总体设计的卫星多达45颗,一度同时负责三个型号卫星的总体设计。
孙家栋因此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一次命运的眷顾
孙家栋走上航天之路纯属偶然。
1929年,孙家栋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市,3岁时,随父亲迁往哈尔滨。少年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当桥梁工程师。然而,事与愿违,1948年,19岁的孙家栋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专业,并在预科班专修俄文。
1950年元宵节,哈尔滨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喜庆气氛之中。孙家栋与很多同学一样,准备午饭后回家吃团圆饭。但听说学校食堂晚上有红烧肉吃,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吃完晚饭再走。
正是这戏剧性的变化,使得孙家栋得到了一次命运的眷顾。
晚饭的时候,校领导通知在场学生——谁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必须赶上晚上8点30分自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来不及与家人打招呼,孙家栋当天晚上就上了火车,从此踏入了航天大门。
那一年,他和另外29名同学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进行为期7年的学习。1957年11月17 日,主席在莫斯科大学音乐堂亲切接见中国留学生,孙家栋就是受接见的留学生之一。
1958年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孙家栋被安排去做导弹研究。因为研制导弹是比飞机制造更加尖端的技术,能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孙家栋感到了国家对自己的信任。
这一做就是9年,“那时候导弹才研发到中程,仅一两千米的射程,我们的目标是要搞洲际导弹。”孙家栋说,为此,他们这批人下定决心,未来几十年均为此奋斗。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变数,孙家栋又迎来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并开启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卫星事业。1967年7月,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点将,让38 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此时,孙家栋已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造了9年导弹的孙家栋开始“转向”造卫星。“当时我们做事情根本不需要动员,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并且要做好。”孙家栋回忆。
一项艰巨的任务
202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21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酒泉,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代表中国人飞向太空,实现了泱泱中华对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击,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功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回忆往昔,在当时的中国,不仅科研基础弱,就连基本的物料都很缺乏,没有资料,没有经验,没有专家,没有设备,“东方红一号”
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孙家栋从一分院等地,提名了戚发轫、沈振金等18人,组建成首批队伍。他回忆,这些人完全不懂这件事情要如何做,“但有那份爱国热情在,大家一点都没有松懈,一心一意钻研,真是白天晚上都在干活。”这18人成为了后来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有名的“航天卫星十八勇士”。
在孙家栋看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与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分不开。“当时制造卫星需要一个物件,我们到一家工厂的老师傅,告诉他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国家重点任务,我们要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条件、多大尺寸。他也不问真假,就说:‘行,你回去吧,一个月后再来。’一个月以后再去,人家果然给你做好了,而且也不要钱。”对于这件小事,孙家栋感念至今。
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东方红一号”卫星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都要在地面进行多种环境模拟试验。发射场预定发射卫星的时间气候寒冷,而卫星厂又没有符合要求的试验场地,“热控试样星”的试验是1968年的夏季于海军后勤部的一个冷库中进行的。
很多在现在看上去完全不是問题的问题,在当时很可能是天大的阻碍。孙家栋介绍说,当时卫星上单是电池问题,就研究了很久,最后选了现在汽车常装的电池。“现在的汽车电池质量恐怕比那时候的质量还要好一些。”孙家栋说,“第一颗卫星总重量173公斤,其中电池就80公斤。”
事实上,当时很多困难都是靠科技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策力解决的。尽管困难重重,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仍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全国人民欢呼鼓舞。
1970年4月25日18点,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千米,远地点高度2384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
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后,星上各种仪器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经验。东方红汽车
那一年,孙家栋41岁。“消息公布以后,我们坐车就往天安门广场跑,到那里时根本进不去,人山人海地都在庆祝。”
孙家栋说,当时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自己把卫星搞出来。“搞‘两弹一星’,必须自力更生,我们中国人是压不倒的。”“通过第一颗卫星,我们证明,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去,我们能做一颗卫星在天上生存。”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元勋们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创造的中国奇迹。他们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可以自己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一生勇挑重任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在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孙家栋收获如此评价。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在202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表示,自己很“不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我个人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我。”
孙家栋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作为一名航天人,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
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卫星上天的重任。1970年5
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
“实践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又紧张地投入到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工作。这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资源普查、交通建设、城市规划等很多领域。
然而,1974年,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20秒后爆炸了。“我跑出地下室,只看见沙漠里一片火海,整个脑子一片空白,痛哭起来。”
之后的三天三夜,他与同事们在滴水成冰的沙漠里一寸一寸地寻火箭的残骸,把所有的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事故原因。最终发现,是控制系统内的一小段导线在火箭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断开了。
“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正如恩师钱学森当初所做的那样,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从此狠抓质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
每次发射,坐在指挥大厅里,孫家栋就爱听两个字“正常”。事实上,每一个“正常”背后,是全体航天人对“质量就是生命”的高度认同,是无时无刻不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一年后,新一枚运载火箭和一颗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再次发射,成功升空。这颗卫星按计划在太空运行3天,完成地球遥感探测任务后按预定方案返回了地球,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成功实施了回收,获得了大范围的遥感探测资料。
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了3颗卫星。随后几年,中国的卫星发射进入了快速和稳定发展时期,孙家栋也承担了更为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将卫星发射推向国际市场。1990年,中国拿到了第一个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