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资料分析
自然条件:
哈尔滨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面积约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3]区域总人口1063.597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7.9万(2010年统计数据)。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区(市、县)政府驻地
松北区
736.3
20.5
150028
松北一路18号
道里区
479.2
70.0
150010
安化街103号
南岗区
182.9
104.6
150006
宣化街261号
道外区
256.6
68.7
150026
北十四道街55号
香坊区
339.55
75.3
150036
三合路229号
平房区
98
15.9
150060
友协大街98号
呼兰区
2197
62.2
150025
南京路8号
阿城区
2814
58.3
150300
民权大街41号
双城市
3112.3
81.3
150100
双城镇
五常市
7512
98.0
150200
五常镇
尚志市
9000
61.4
150600
尚志镇
方正县
3000
22.1
150800
方正镇
依兰县
4616
40.1
154800
依兰镇
宾 县
3846
62.0
150400
哈尔滨汽车宾州镇
巴彦县
3137.7
69.7
151800
巴彦镇
木兰县
3602
27.2
151900
木兰镇
通河县
5676.5
23.4
150900
通河镇
延寿县
3149.55
26.7
150700
延寿镇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哈尔滨地域广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气清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这片广阔的黑土地堪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食用和纺织用农作物。大豆马铃薯亚麻甜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貂皮猪鬃马尾黑木耳猴头蘑黑加伦蕨菜蜂王浆椴树蜜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药用植物防风甘草刺五加人参黄芪等名贵药材的质量属全国上乘;哈尔滨的东部和北部生长着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柏等珍贵树种--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
土壤:由于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土种。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水文: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
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解放以来,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库工程,1996年已经合龙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库面面积40.86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15133.3公顷。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630立方米。
农业方面: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4.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业产值339.5亿元,增长6.8%;林业产值21.9亿元,增长7.3%;牧业产值333.8亿元,增长7.2%;渔业产值14.7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2亿元,增长5.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90.5万亩,比上年增长8.9%。粮食总产量113.1亿公斤,增长7.3%,其中水稻增长7.6%;玉米增长10.2%;大豆下降7.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96万吨,下降25.2%;甜菜产量1.7万吨,下降63.9%;蔬菜产量143.4万吨,下降23.3%。
牧业小区发展到525个,畜产养殖专业户9.9万户。全市大牲畜存栏195.4万头。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138.5万头;奶牛存栏46.5万头。生猪存栏372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72.4万吨;奶类产量138.9万吨;禽蛋产量32.5万吨;水产品产量11.3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681.7万千瓦;化肥投入(折纯) 42.4万吨;农村用电量14亿千瓦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5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6684公顷。
无公害、绿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 3102万亩,比上年增长3.0%,全年生产总量438万吨,增长10%。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850个,绿食品标识290个,有机食品标识146个。
区位交通: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主要铁路有京哈线哈大线、滨绥线、滨州线、滨北线、拉滨线。
  主要公路有G10绥满国家高速、G1京哈高速、哈佳高速、哈大高速、哈同公路(同江)、哈黑公路(黑河)等。
  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地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最佳经停点,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重要空中交通枢纽之一。2009年旅客吞吐量656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落户的航空公司目前已达23家,开通国际、国内航线82条,通航城市53个。
铁路
  从50年代开始,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黑龙江的铁路运输事业。哈尔滨铁路局是全国15个铁路局之一,北起古莲,南至兰棱,东达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外与俄罗斯接轨,内与沈阳铁路局相通。36条干
  线贯穿黑龙江省全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构成了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2005年3月18日开始根据铁道部的统一部署,铁路局(集团公司)撤销下辖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
木斯、海拉尔5个铁路分局,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管理体制。2005年,全市铁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751万人次,完成货物运输量1371万吨。铁路营业里程6632.2公里,线路计长12516.9公里。
  哈尔滨乘坐火车可以抵达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天津,上海,广州,济南,青岛南昌,武汉,石家庄,郑州,长沙,西安,重庆德州,杭州,温州,包头等以及沿线城镇。哈尔滨乘火车可以抵达省内所有通客运铁路的大中小城镇。是一个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
高铁
  2007年开工的哈大客运专线建设着,同步建成的津秦客运专线以及秦沈客运专线连接京沪高速铁路。届时哈尔滨抵达长春只需要1个小时,抵达沈阳只需要2个小时,抵达大连只需要3个半小时。配套将来建成的京沈客运专线,京石,石武,郑西,武广客运专线。真正到时实现哈尔滨到全国各大城市实现朝发午至,午发夕至,夕发朝至。省内建设客运专线也开始,哈齐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00公里/小时。哈牡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以及哈佳高标准铁路。届时将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1小时经济圈。将辐射大庆,齐齐
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四个地级城市。哈尔滨铁路枢纽即将建设哈尔滨西站,哈尔滨北站两座新客运火车站。扩建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火车东站现有的两座火车站。
公路
  近年来,哈尔滨的公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陆续建成了松花江公路大桥、北京至哈尔滨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哈尔滨段、哈尔滨至阿城汽车专用公路、哈尔滨至亚布力二级专用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二环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公路运输发展到具有高速公路、专用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架的干线公路网络。至2005年末,公路总里程达到75421公里。城市公共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国有公共交通车辆为主体,个体和社会车辆为补充,贯通城乡的客运服务体系。全市公路营运客车已达4293辆,公路客运量达5135万人次,货运量达8148万吨。
航空
  哈尔滨的民航事业起步于1950年。1979年以前,全省只有5条航线,每周15个航班,年旅客吞吐量仅7万余人次。1979年底,建成了可昼夜起降各种大型客机的阎家岗机场,即现
在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从而使空中交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太平国际机场属干线国际定期4E级机场,航站楼面积6.7万平方米,旅客吞吐量2009年10月突破500万人次,12月再次刷新记录,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大关。2009全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达到6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6%。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前期准备已经启动,机场扩建工程目标设定为2020年,扩建后的哈尔滨机场定位为大型一类口岸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5万吨的需要。
水运
  哈尔滨地处松花江中游,是全省水运的指挥运输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哈尔滨港口对俄开放,恢复了中俄水运贸易,促进了边贸发展。1990年,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东北内河最大的哈尔滨航运站,引进和制造了平均时速高达65公里的水翼船,并投入松花江营运。1992年,开通江海联运,船队首次从松花江经黑龙江下游出海,驶抵日本,开始了冲出内河、走向海洋的新纪元。目前,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
、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近年来,由于松花江水位连年下降,严重影响了松花江的航运。2005年,水路运输各种货物309万吨。
城市交通
  交通格局:“一轴、四环、十一射” (注:三环在建)[9]轨道交通:哈尔滨地铁规划“九线一环”,目前在建的有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一二期工程,三号线、四号线的部分换乘点。哈尔滨地铁一号线(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东起道外区化工路,经哈东站、太平桥(冰上基地)、东西大直街、学府路、哈南站至平房区,全长27.3公里,设25座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