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防盗意识日益增强,针对这一要求,人们研制出一系列的报警系统:如有门磁式、触摸式和红外线监测自动报警系统等。本系统要求设计的远程智能防盗报警装置,可同时监测多个重要点(如门、窗、煤气等),若发现盗情,及时拨叫号码并能利用普通电话线进行告警信号的输出,其实用性强,适用性强,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一、家庭防盗报警器简介
家庭防盗报警器通常由报警器主机、各类防卫探头、用户操作部件(键盘、遥控器等)构成。可从功能上区分为:探测部分、现场处理部分、后续处理部分、各类防卫探头(门磁、被动红外探测器、主动红外探测器、紧急按钮、烟感/火警检测传感器、易燃气体检测传感)、报警器主机(现场警号)、报警器主机及传输介质(电话线传输、拨打预设电话用语音报警、专用数据线传输、电脑主机处理。
二、本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本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电话线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报警功能。主要有单片机,语音电路,DTMF信号收发电路,键盘显示控制电路,看门狗电路,以及多种传感器组成。报警器可以通过电话线进行远程布防撤防。在布防状态下,当传感器检测到警情信号后,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DTMF收发器将警情通过公共电话网络报给用户,同时报警器也可以接受远端用户发送的指令信号。
图1 自动报警系统原理框图
三、系统要求与功能设计
研究一种基于单片机和电话线路进行远程多路控制的防盗报警系统 。实现外人入侵、煤气
泄露、火灾报警等功能。通过键盘可以预存10组电话号码和布防、撤防。 系统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核心,实现自动拨号、检测和放音的功能, 有人非法进入室内时或煤气发生泄露等,传感器将警情信号输入,系统能够自动摘机,并且判断电话是否处于可拨号状态。若是,则拨打预置的电话号码。否则挂机,延时后,重复上述过程。在拨号后,首先判断电话线的状态是否为回铃音及对方是否摘机。若是,播放录制好的语音报警;否则,挂机后延时重拨,从而实现报警的功能。
为了实现功能完善、操作方便这两个主要目标,此系统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报警器灵敏度要高,要求防止误报,就必须有监控。它能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排除因小动物入侵而产生的误报信号及其他环境干扰信号。在软件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布防撤防时有时间延迟,防止误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报警地点与被呼叫对象之间的空间距离应不受限制,真正实现远程控制。
(3)语音和数字信息都可在同一条信道上传输。采用哪种传输方式(数字或语音).可由用户自行决定。
(4)由于每个用户家庭环境不同,配合使用的传感器类型及数量亦不相同。对于多样化的用户环境,机器的设置项目就要多一些,造成用户操作不便。因此事先编好适应多样化用户环境的精简指令并按顺序编号,使得用户只需用键盘拨号,键入事先编好的精简指令序号及适当的参数即可实现各种程序化操作,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用户编程精简指令就像使用计算器一样简单方便,容易接受。
(5)用EEPROM 固化程序,程序中的关键数据(如用户报警电话的号码)可以临时在电话机键盘上存入,修改,又不因掉电而丢失。
(6)如因故死机,应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四、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由DTMF信号收发和信号音判断电路、摘挂机电路及语音发送电路组成。系统实现自动拨号、检测和放音的功能, 有人非法进入室内时或煤气发生泄露等,传感器将警情信号输入,系统能够自动摘机,并且判断电话是否处于可拨号状态。若是,则拨打预置的电话号码。否则挂机,延时后,重复上述过程。在拨号后,首先
判断电话线的状态是否为回铃音及对方是否摘机。若是,播放录制好的语音报警;否则,挂机后延时重拨。实现报警的功能。
五、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对报警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警处理子程序。主程序在完成系统复位、初始化、报警信息的输入与记录工作后,若检测到报警信息就启动摘机电路,并从存储器中到相应电话号码,通过MT8888将其送入电话电路,当检测到对方摘机后,单片机驱动语音芯片开始播放语音。其程序流程:
图2 主程序框图
结束语:本文介绍的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与现有的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相比,外电路简洁、经济实惠,而且报警的可靠性高,能够及时地向指定的监控电话(如用户电话、手机、“110”报警电话),用语音报出盗情及事故地点,以保护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伟 单片机远程报警系统[D] 《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第18期
[2].周向红 X5045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N] 《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第5期
[3].欧阳斌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汽车智能防盗系统[4].丁元杰 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
[5].张常年 王挣红 李洋 ISD4004 语音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N] 《国外电子元器件》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