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及治理
一、判断题
1、汽车污染主要来自于发动机工作排出的废气。(√)
2、燃料中的碳未充分燃烧而生成的一氧化碳气体。(√)
3、燃料中的碳氢未燃烧而生成的气体。(√)
4、氮氧化合物是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5、一氧化碳是无无味的气体。(√)
6、碳氢在高温下氧化反应速度很快。(√)
7、氮氧化合物中的NO是无无味的气体。(√)
8、CO随着空燃比的变稀而减少。(√)
9、点火时间推迟,HC会减少。(√)
10、空燃比控制是将空燃比控制在理论空燃比附近。(√)
11、为了减少HC和NOx,点火时间越迟越好。(×)
12、发动机主体改良主要是让混合气充分燃烧。(√)
13、吸入空气温度越低,CO、HC越少。(×)
14、车辆减速时,当节气门完全关闭时,会将空燃比调稀。(×)
15、废气再循环主要降低CO的排放。(×)
16、三元触媒转换器可对CO、HC进行净化。(×)
17、二次空气喷射可降低NOx。(×)
18、曲轴箱强制通风可降低CO、HC。(×)
19、活性碳罐防止燃料蒸气排放到大气中去。(√)
20、臭氧层位于对流层中。(×)
21、在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
22、汽车尾气排放的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碳。(√)
23、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4、酸雨会给森林和鱼类带来危害。(√)
二、单选题
1、发动机排出的气体是(C)。
(A)无害气体 (B)有害气体 (C)既有无害气体,又有有害气体 (D)其他各项都是
2、(A)属于发动机排出的无害气体。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碳氢    (D)氮氧化合物
3、(B)属于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4、燃料中的(A)未充分燃烧而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A)碳    (B)氢    (C)氧    (D)氮
5、一氧化碳气体的产生是由于(B)未充分燃烧。
(A)氢    (B)碳    (C)氮    (D)氧
6、因为(C)不足,导致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
(A)氮    (B)氢    (C)氧    (D)一氧化碳
7、碳氢是由燃料中的(D)成分未燃烧而分解产生的气体。
A)碳    B)氢    C)氧    D)碳氢
8、燃料中的(C)成分未燃烧而分解产生碳氢气体。
A)碳    B)氧    C)碳氢    D)氢
9、空气中的(C)不足,导致有未燃烧的燃料中的碳氢分解,产生碳氢。
A汽车维修知识)碳    B)氢    C)氧    D)碳氢
10、氮氧化合物是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C)与氧气化合而成。
A)碳    B)氢    C)氮    D)氧
11、氮氧化合物是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与(C)化合而成。
A)碳    B)氢    C)氧    D)氮
12、在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化合,会产生(D)。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碳氢    (D)氮氧化合物
13、一氧化碳是(D)的气体。
(A)棕    (B)蓝    (C)黄    (D)无
14、一氧化碳是(D)的气体。
(A)刺激性气味  (B)有臭鸡蛋气味  (C)有茉莉味的气体  (D)无味
15、一氧化碳是(D)。
(A)无害气体    (B)不可燃气体    (C)惰性气体    (D)可燃气体
16、碳氢在(D)下氧化反应速度很快。
(A)低温    (B)常温    (C)沸点    (D)高温
17、碳氢在高温下(C)反应速度很快。
(A)还原    (B)催化    (C)氧化    (D)还原氧化
18、碳氢是(D)。
(A)无害气体          (B)能引起人体血液运送氧气能力下降
(C)会引起植被破坏    (D)会刺激粘膜、破坏组织
19、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B)接触会生成NO2
(A)碳      (B)氧      (C)氮      (D)氢
20、二氧化氮是(C)。
(A)黑    (B)蓝    (C)棕    (D)绿
21、二氧化氮与水发生反应会生成(C)。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碳酸
22、CO随着(A)增加而减少。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
23、HC随着(A)增加而减少。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
24、CO、HC与NOX之间呈(C)关系。
(A)正比      (B)线性      (C)反比      (D)没有
25、点火时间推迟,HC会(A)。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时高时低
26、点火时间推迟,NOX会(A)。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时高时低
27、点火时间推迟,CO会(C)。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时高时低
28、为了减少CO的产生,要将空燃比(B)。
(A)变浓    (B)变稀    (C)不变    (D)时浓时稀
29、为了减少HC的产生,要将空燃比(B)。
(A)变浓    (B)变稀      (C)不变      (D)时浓时稀
30、为了减少CO、HC的产生,要将空燃比(B)。
(A)变浓    (B)变稀    (C)不变    (D)时浓时稀
31、点火时间推迟,会使(C)减少。
(A)CO、HC    (B)CO、NOX    (C)HC、NOX    (D)C0、HC、NOX
32、为使CO、NOX减少,可以(B)点火时间
(A)增加    (B)推迟    (C)保持    (D)先增加,后推迟
33、CO随点火时间的推迟而(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减少随后增加
34、对燃烧室进行改良,是为了(D)。
(A)提高点火能量(B)提高混合气雾化(C)降低燃烧速度(D)让混合气充分有效燃烧
35、混合气充分有效燃烧可(A)。
(A)减少CO,HC的产生(B)减少CO的产生(C)减少HC的产生(D)减少CO2的产生
36、发动机主体改良的方法(D)
(A)改良燃烧室  (B)合理的气门重叠角  (C)汽油缸内直喷  (D)其他各项都是
37、吸入空气温度越低,(B)。
(A)CO、HC越少    (B)CO、HC越多    (C)CO越少    (D)HC越多
38、吸入空气温度越低,(C),导致CO、HC排放增加。
(A)点火能量降低  (B)混合气流动性差  (C)混合气雾化性能差  (D)压缩比下降
39、对吸入空气进行预热的方法有(C)。
(A)通过暖风系统加热              (B)通过散热器进行加热
(C)用冷却液流经节气门体进行加热  (D)通过电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40、车辆减速时,节气门关闭,会引起进气歧管(A)。
(A)真空度增加    (B)真空度减少    (C)进气量增加    (D)进气量减少
41、车辆减速时,节气门关闭,会引起进气歧管真空度增加,导致(A)。
(A)混合比浓度增加 (B)混合比浓度减少 (C)空气流动性增强(D)空气流动性减弱
42、车辆减速时,节气门关闭,将会(B)。
(A)临时停止点火    (B)临时停止供油    (C)空燃比调稀    (D)空燃比调浓
43、废气再循环是将排出的气体引入(B)。
(A)节气门    (B)燃烧室    (C)排气歧管    (D)消音器
44、废气再循环是为了减少(C)排放。
(A)CO    (B)HC    (C)NOX    (D)CO2
45、在(D)情况下废气再循环不参与工作。
(A)启动时    (B)怠速时    (C)急加速时    (D)其他各项都是
46、为了增加触媒的表面积,触媒被加工成(C)。
(A)球形      (B)星形      (C)蜂窝形      (D)正方形
47、触媒有效工作,温度要在(D)C以上。
(A)100      (B)200      (C)300      (D)400
48、三元触媒转换器可以对(D)进行净化。
(A)CO      (B)HC      (C)NOX      (D)CO,HC,NOX
49、二次空气喷射可降低(C)排放。
(A)HC    (B)CO    (C)CO、HC    (D)HC、NOX
50、二次空气喷射是将空气导入到(C)。
(A)节气门    (B)进气歧管    (C)排气管    (D)燃烧室
51、二次空气喷射在(A)起作用
(A)冷车    (B)热车    (C)热车加速    (D)热车急加速
52、曲轴箱强制通风可降低(B)排放。
(A)CO      (B)HC      (C)NOX      (D)CO、HC
53、电喷车辆曲轴箱强制通风是将曲轴箱的气体引入到(C)。
(A)空气滤清器    (B)节气门    (C)进气歧管    (D)排气管
5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负荷大,PCV阀门开度大    (B)负荷大,PCV阀门开度小
(C)负荷小,PCV阀门开度大    (D)PCV阀门开度与负荷无关
55、活性碳罐防止燃料由(A)蒸气排放到大气中去。
(A)油箱      (B)油管    (C)进气歧管      (D)喷油嘴
56、活性碳罐可以降低(B)的排放。
(A)CO    (B)HC    (C)NOX    (D)CO2
57、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通过(D)。
(A)管路直接相连    (B)单向阀控制    (C)压力阀控制    (D)电磁阀控制
58、臭氧层位于(B)中。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环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