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视域下主播话语建构探析
——《大国外交最前线》持续“圈粉”的背后
□ 周思涵
摘 要:Vlog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自上线以来持续“圈粉”,至2022年12月,其微博官方账号已有40.3万粉丝、51.2万转评赞,视频累计播放量1.1亿。本文梳理其自上线至2022年11月的20期视频,在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照下,从议题选择、议题传播、议程形成三个方面探析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播的话语建构。
关键词:议程设置;主播;话语建构;Vlog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
一、概念厘清
(一)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假说的提出者是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研究依据是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传统媒体对选举的报道和对选民影响的调查。议程设置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
大众是哪国的品牌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即作为“重大事件”被大众传媒报道的问题,在大众意识中也被作为“重大事件”来体现。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
传统议程设置理论聚焦“受众想什么”;紧接着议程设置理论发展到属性议程设置的第二个阶段,理论围绕“受众怎么想”展开;网络议程设置理论则尝试解释“各种议题如何影响大众的认知网络并由此构建其对社会现实的判断”。
(二)话语建构
话语体现了话语主体的立场和角度,其本质是对话语主体的合法性的论证与阐发。当话语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变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思维习惯时,人们就不自觉地把话语所想维护的立场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甚至逐渐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无意识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按照话语所阐发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这就是话语建构。
(三)Vlog新闻与《大国外交最前线》
Vlog新闻是利用Vlog形式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新闻报道。它具备了与生俱来的网络化和社交化的基因,它的直观特征包括了第一人称叙述、主观拍摄视角等视听要素,因此赋予了新闻以体验式的细节、共情共鸣的吸引力和鲜明的形式感。
自2019年11月9日上线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采用纪实手法,从央视新闻主播的第一视角出发,将“大国外交”的所见所闻和行程中台前幕后的故事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引发了全网的热烈关注和讨论。
二、议程设置视域下主播话语建构探析
(一)议题选择
1.突破圈层:“大国外交”叠加个人话题
梳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的20期 《大国外交最前线》的主题及微博话题,可以看出节目主题多为国家领导人国事访问、外国政要访华、重要国际会议等宏大政治主题。
依托于央视新闻的《大国外交最前线》拥有专业报道团队、专业主播等得天独厚的时政外交新闻报道优势。将主播的个人话题和现场经历注入“大国外交”的宏大政治主题中,再加上主播对新闻内容的二度创作,大新闻加小叙述的手法使得硬新闻软着陆。将趣味性、可看性注入严肃权威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同时拉近了主播与用户的距离。
2.深耕内容:递增信源与网感叙事
当今媒介环境下,是“内容为王”还是“流量为王”
78  全媒体探索  2023年1月号
的讨论仍不绝于耳。越是众声喧哗,越是人声鼎沸,就需要媒体保持冷静,坚守自身专业性。[2]在上线的20期Vlog中,最长的超过6分钟,最短的仅有26秒。Vlog内容没有冗余的铺垫,直入主题,配合主播的体验式报道,满足了如今碎片化、情绪化的社交传播习惯。主播在提供新闻资讯的同时会适时递增信源。
2022年11月第19期“巴厘岛G20”Vlog中,康辉走在巴厘岛路边介绍蓬葭及其寓意,与陆慷见面时身着巴迪衫。用户在了解巴厘岛G20新闻事件的同时,在文化习俗方面也获取了更多信息。主播在叙述语言方面一改往日在 《新闻联播》中严肃的叙事风格和形象,采用极具网感的口语化表达——经常穿插一些网络热词,Vlog中还搭配了动画贴图及特效等新颖的方式,营造出了“我”的私人谈话空间,提升了用户观看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二)议题传播
1.边界消融:以“我”为主的叙事视角
《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的主播是 《新闻联播》主播康辉和刚强,《新闻联播》自开播以来,严肃、高端、认真的形象成为他们特定的媒介符号。而 《大国外交最前线》Vlog中的主播们则以“我”的
第一视角亲历事件过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面对面,零距离”的互动沟通方式分享给用户。从电视屏幕走进手机屏幕,主播背后的官媒形象被弱化,其作为叙事者的个人形象得以强化,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形象反差。
2.仪式化传播:彰显国家品牌形象
国家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政治品牌形象的塑造、经济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及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个国家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并能够对国家形象建构产生更为潜移默化而长远的影响。
《大国外交最前线》运用新闻事件加仪式化传播的方式,让主播和用户共同参与其中,在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上始终“在场”。新闻在这一过程中既是传播的工具与载体,本身又成为仪式的一部分,使现场见证者和媒介使用者打破了时空的藩篱,共同参与、真正“进入”事件之中。
(三)议程形成
1.构建场景:互动仪式中的虚拟交往
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强调传递新闻事件,Vlog新闻
则更重视让主播和用户达成某一共同理解,从传递者转
变为参与者。主播以参与者的第一视角,通过手机镜头
与用户展开对话;同时,他们频繁地使用“我”“你”对话式的语态分享个人体验,试图共建社交空间里的“面对面沟通”。“我在说”和“对你说”的语态建构了Vlog新闻的互动仪式。
早期提出场景理论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认为,人际交往的场合有“前台”和“后台”之分。传统新闻
报道中我们只能看到“前台场景”,而不知“后台场景”的创作编辑过程。
在《大国外交最前线》 Vlog新闻中,主播以个人
视角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现场体验:运用前置和后置镜
头视角的切换、采访或是自述的自由转换,在自己和用
户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交往情境,以第一视角带我们走
进“后台场景”,看到了大国外交的幕后细节,提升了
主播与用户之间的虚拟交往水平。
2.意见领袖:专业视角,权威解读
“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最早由拉扎斯·菲尔德在其
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是指积极为他人传递信息,输出观点,并在人际交往网络中施加个人影响力的人物。康辉和刚强始终以专业的信息传达、流利的语言表达出
现在各类节目中,在用户认知中有着天然的权威性和可
信赖性。在2021年11月中美元首视频会晤Vlog中,“康辉讲中美元首会晤重点”“中美元首会晤谈了哪些细节”;2022年10月越共中央总书记访华Vlog中,“中
越双方会谈释放哪些信号”……主播作为意见领袖,加
速了信息传播的进程,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力,对大
众传播的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意见领袖是媒介信息
和影响力的中间和过滤环节,他们是民意的传播者,是
公共政策的解读者,更是公共事物的推动者,是公共舆
论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218.
[2]黄楚新,文传君.从数字化转型到数字化生存:媒体
的变革与发展[J].新闻与写作,2020(12):22-27.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中
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
2023年1月号 全媒体探索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