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因为当时人类的迁移活动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的逼迫,或者某种认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因而是处于求生的需要。即使是在今天,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解释,因这些原因或目的而出走他乡的活动,只能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而不是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工具开始出现,随着金属工具的普及和因此而带来的生产技术进步,人们的劳动效率较前由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导师了劳动剩余物的出现和增多。生产里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发展意味着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有必要交换其劳动产品。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展产品交换活动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方的产品生产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方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求由此产生。
3.近代以前旅行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时期,旅行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便会扩大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停止甚至倒退。
2)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规模上居主导地位者始终是商务旅行。
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通知阶级及其附庸。这些特权阶层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他们的消遣旅行活动没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一般民众很少有能力参加这些旅行活动。
4.产业革命的完成对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那些方面?
1)加速城市化的发展
2)工作和生活地点变化,工作性质改变
3)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4)推动技术进步
5.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的先驱?
1)1841年包租火车,组织大规模的团体旅游活动,被视为旅游业的标志性开端。
2)1845年,开展首次商业性的组团活动。
3)1855首例包价出国游,去法国参加巴黎世博会。
4)创造代金券,是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5)1872年首创环球旅行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需求的规模何以会迅速增长?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2)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工具进步;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和带薪假期增加;
5)城市化进程加快;
6)教育事业发展
7)团体包价旅游产品的提供
8)国家和地区政府支持和鼓励措施。
意义:
1)通过认识这些因素,并结合回顾此前几个历史时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可清楚地发现和了解这些活动地兴衰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地联系。
2)这些因素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地推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印后旅游活动将会如何发展地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在今后时期地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可以此判断和预知旅游活动地未来发展。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旅游 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 国民旅游 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大众旅游 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 季节性 地理集中性
旅游: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活动: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
国内旅游: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国民旅游: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中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本国居民的出境旅游活动。
国际旅游: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出境旅游:本国居民到其他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
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
大众是哪国的品牌
大众旅游:大众型旅游,指以由组织的包价旅行团这一大规模方式开展的旅游活动。
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或度假活动。
社会旅游: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雇主、工会提供补贴或资助的方法,帮助低收入的社会阶层能够参加到旅游或度假活动中来的旅游。
季节性:指的是人们的出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不均衡。
地理集中性:指的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性。
2.在对旅游活动进行类型划分方面,有哪些常用的标准?
基于地理范围,旅行距离,活动形式,出游目的进行划分。
3.试分析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的差别。
国内与国际旅游的差别:1)地理范围;2)便利程度:国内无语言和文化障碍,不需办理
准入手续。3)经济影响:国内旅游时境内财富的重新分配,而国际旅游是国际间的财富转移。
4.试分析现代旅游活动的性质。
旅游活动涉及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但是多认为是经济活动。而造成此判断的原因:人们表述中没有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务经营活动明确地区别开,含混使用‘旅游’。缘于对旅游活动地主体认识混淆。可能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涉及消费,因此其属于经济活动,但只是一种外部支持条件。但是现代旅游中占绝大比重的消遣性旅游活动,其性质并非是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很多层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5.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哪些主要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何意义?
1)普及性。认识普及性的意义: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存在和发展持续性,预示着旅游业未来的市场前景;意味着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更反映着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旅游企业有必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2)地理集中性。意义:有助于指导旅游设施和旅游企业经营地点的选址;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工作。
3)季节性。意义:其对目的地造成消极影响,淡季出现设施闲置和资源浪费,而旺季给供给压力,导致旅游的负面影响加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认清季节性对旅游业经营的危害。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游客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地。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开发和优化,尤其是注重开发有卖点的淡季产品。
6.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和非就业性。
7.试述你对旅游活动要素的认识。
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一般六个方面,为食住行游购娱,但是对个体旅游者来说,某些要素实际上并非不可或缺。而旅游活动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主体、客体和中介体。主体是旅行行为的施动者,即旅游者。客体是旅游活动的对象,即能够吸引旅游者来访并使其来访目的得以实现的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资源。中介体是帮助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经历并为其提
供便利服务的旅游业。三者共同构成旅游活动。
第三章
1.名词解释:可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 闲暇时间 旅游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可自由支配收入:亦称可随意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社会规定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通常是由工资发放单位代扣代缴)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闲暇时间:又称为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不得不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旅游动机:激发一个人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趋势一个人参加外出旅游活动以使某种需要能够得以满足的内在心理动因。
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在层次上有高低之分,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当位居较低层次的某一需要获得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向上一个相邻层次的需要。
2.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者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
凡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是指除了为获取报酬的就业目的之外,基于其他目的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访问的人。游客分为两大类。旅游者(tourist): 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访问目的包括消遣;工商业务、家庭事务、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短途游览者(excursionist) 或一日游游客(same-day visitor): 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邮轮乘客)。特点包括:在旅游统计中,将所有纳入统计的异国来访人员统称‘游客’。根据入境者的来访目的,决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根据来访者的惯常居民地,而不是根据其国籍,决定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根据在到访目的地国家中的停留时间,将来访游客分别统计为‘(过夜的)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
3.世界旅游组织对应纳入旅游者统计的人员有哪些新界定?
1)将来访‘游客’分作‘旅游者(即过夜游客)’ 和‘一日游游客(即不过夜的游客)’ 进行统计。
2)‘旅游者’的人员范围包括前来该目的国访问,并在该国作过夜停留的外国人、该国的海外侨民以及在该目的国境内旅馆过夜的外国运输公司的司乘人员。
3)‘一日游游客’的人员范围包括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到岸访问,但不在岸上住宿的游船乘客,当日往返的国际或入境游客以及不在该目的国境内旅馆过夜的外国运输公司的司乘人员。
4.我国在旅游统计中对应纳入旅游者统计的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是如何界定和分类的?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1)海外游客:应纳入旅游者统计范围的来访人员。根据停留时间(是否过夜)分为入境旅游者和入境一日游游客。
2)国内游客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某一行政区划为基准,凡纳入国内旅游统计范围的国内外地来访人员。根据停留时间(是否过夜),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5.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对这些条件的认识有何实际意义?
需要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其中客观条件是: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因为支付能力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以及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而闲暇时间影响了旅游者的外出时间和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进而影响旅游规划和管理。
主观条件是需要具备旅游动机。因为如果人虽然富有,也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但hi对外出旅游不感兴趣,没有外出旅游的意愿或动力,无法成为旅游者。
6.简述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为缓解身心压力和增进健康而外出进行的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
2)文化方面的动机:旨在满足了解和体验异国他乡文化事物的需要。
3)人际(社交)方面的动机:旨在保持或建立同生活在他乡的某些人的接触与感情联系而产生的旅游动机。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与关心个人成就和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有关。
7.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
1)人格类型:影响人的需要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