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前哨
2014年第9期
而今社交媒体已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交生活的重要工具,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交流行为与思维模式。而在新闻业中,在WEB2.0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络呈现出高度的分享和互动性,并更加关注个体特,广大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高度数字化的背景下,新闻的采写、整合、发布以及传播共享方式都显现出巨大变革,受众热衷于发布并分享内容,而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崛起,正成为提高受众阅读体验的重要
途径。因此,在社交媒体对新闻业的改变中,受众的参与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因素。
一、新闻来源渠道的新变化
在互联网未盛行之前,传统媒体的新闻线索多数是由记者主动去寻,接到上级分派的新闻线索或是接到市民热线,分析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之后才会开展采写工作。而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网民发布、分享新鲜事实,各类信息呈现在记者面前,网络民意成为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以社交媒体为平台产生大众新闻。社交媒体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社会“发声”平台,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容纳大众的言论。话语权得到延伸,一方面会激发大众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现状敢于揭露并有能力
揭露;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将趋向民主化。而社交媒体成为新闻线索的原因不止于此,还基于对多媒体的运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大众舆论的平台。
以“故宫哥窑瓷器门”事件的微博传
社交媒体对新闻来源渠道的影响
◎杨梦晴
[摘要]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的生产、传播、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于短期之内塑造的互联网新闻是一大挑战。本文将从社交媒体对新闻来源渠道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融入社交媒体因素之后的新闻来源渠道,以及并提出其今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新闻社交
媒体渠道
子晚报,潇湘晨报,成都商报等报纸都已开发出面向不同移动操作系统的阅读软件。可见,各大报业集团都开始认识到,拿下移动设备阵地的必要性。
针对大屏幕的高端移动设备,国内外媒体还纷纷推出了电子订阅的软件,进行收费阅读的探索。也就是将报纸和杂志发行到读者的阅读设备上比如上海的《第一财经周刊》就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针对苹果iPad 的订阅软件。用户登陆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商店,可免费下载订阅软件,然后通过购买每期或者全年的杂志来阅读,新的杂志出版后,读者在iPad 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新内容。全年48期《第一财经周刊》的iPad 订阅价格是14.99美元,相当于每期零售价10元的杂志在iPad 上只需要2元钱人民币。目前看来,这种订阅方式还存在下载速度慢,更新不及时,支付不便捷的不足之处,而且,杂志能不能从2元钱中收回成本,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这种探索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希望。
不管是印刷版,网络版,还是移动版,读者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阅读新闻,我们就为他提供怎样的方式,让读者在家可以看,公交车上可以看,火车上可以看,走路也可以看,真正做到新闻无处不在。这是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介质的多样化,当然媒体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内容,没有好的新闻,有再好的网站,再先进的移动阅读器也只能是浪费投入。
3.采编要整合。
从国内外一些媒体摸索的经验看来,要将一家传统的报业集团转型成为一个“全媒体”集团,首先需要打破“报纸为主,网站为辅,报纸生产信息,网站转载信息”的传统报网合作、互动模式,将报纸与网络的采编资源整合起来。
全媒体采编模式的优势则很明显,传
统报纸的稿件只能一次利用——
—按照每天一个周期登上印刷版。而全媒体模式打破了这种流程———一次生产,多次发布。
最终形成“采访———编辑加工——
—多次发布———存档———再发布”的内容产业链。
全媒体编辑中心,可以是实体的采编合作平台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作业平台。像国内比较早实践“全媒体”采编的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就采用了实体的采编合作
平台。该集团内各报纸、网站记者编辑统一归到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管理,由中心统一安排采访任务。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以滚动实时播报的方式向全媒体新闻中心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初级产品”。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各媒体编辑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然后发往不同的传播介质。
“全媒体”的采编方式,对记者和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记者不但需要掌握新闻采访和新闻摄影技能,还需要掌握新闻摄像以及移动设备操作技能。而编辑所承担的责任将更大,“全媒体”的编辑中心将负责处理新闻线索,主导记者采访,编辑文字、声音、视频,完成印刷版的制作,完成网络版、移动版的更新等。
目前,国内各家报业集团都在进行新媒体转型的探索。如何转,从哪儿入手,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前期,各报可以开展全媒体培训,使采编人员尽快提升业务水平,适应全媒体采编的要求。未来,可逐步改变以报纸为主、网络为辅的模式,形成报网齐头并进的格局,最终转型成为“全媒体”集团。这或许就是传统报业集团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武汉晨报)48
All Rights Reserved.
播为例。事件最初由名叫“龙灿”的网友在新浪微博爆料引发轩然巨波,SNS 中各媒体纷纷跟进事态发展,微博媒体影响力排行榜前10中共有7家媒体关注了此次事件。在事件发生后短短
20天内,“头条新闻”微博用户的关注度最高,其发布的24条相关信息经由400多万粉丝的浏览并累计转发接近3万次,新闻信息下的评论累计达到1万余次。
与此相较,原始爆料人“龙灿”共发表60余条信息,面向的粉丝数量虽仅有1万余人,但是信息被转发数量却高达2万余次,累计被评论5000次。[1]在此事件中,新浪微博用户扮演了信息发布者的角,而多家新闻媒体的新闻线索来源也是来自于网民“龙灿”的这一条微博。新闻线索的来源不仅局限于文字,由于目前拍客、播客等流行,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一旦分享至互联网,很有可能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甚至生成为新闻事件。
(二)以社交媒体为平台的新闻参与度。
以社交媒体为平台的新闻参与度,依靠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网民的参与程度。一条跟帖、一条评论就是网民的态度,而众多网友的参与度就能说明问题。
首先,社交媒体中用户的互动行为为事件本身赋予价值。如2013年8月在广州街头,一张小女孩为环卫工撑伞的照片引发热议。照片公布之后,网民开始议论中国的人性,对之前的一些批评质疑加以反驳。而在新闻追踪中,却发现该照片做假,实为出于宣传目的而进行摆拍的照片。继而又一股网络热浪袭来,从欺骗行为本身和小孩参与等多种角度,网民对该事件议论纷纷。其发生的基础在于互联网上令人咋舌的传播速度,宣传方想必也是基于这点而采取网络公布照片这种宣传举措。
其次,网民的互动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为新闻编辑人员判断此事件是否具有后续报道的价值。比如在“撑伞”事件中,正是由于网民对此议论纷纷,形成极大的舆论力量,新闻媒体才会进行后续的追踪报道。
此外,新闻媒体还会采用专题等形式对该事件进行综合报道,利用大数据技术,糅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对相关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二、社交媒体给新闻业带来
突破性改变
(一)个体新闻工作者出现。
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
中提到:“权力正在逐步从新闻机构向个
人新闻工作者转移。”[2]研究者认为,由
传统媒介所专享的特权正在清晰地转移
到消费者手中,通过网络搜索、电子邮
件、社交媒体等手段,消费者渐渐脱离了
传统新闻品牌的桎梏,摇身一变成为新
闻发言人。
(二)传统媒体社交化。
无论是传统新闻机构的记者还是传
统新闻机构本身,都在普遍积极地尝试
社交化的作业方式。首先,超过90%的媒
体记者使用微博,超过半数的记者曾经
将社交媒体作为发现新闻线索渠道,都
曾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过新闻采访。其次,
大多数媒体都将社交化列入新闻事业发
展日程表之中,很多新闻媒体都拥有和
使用官微和公共号,也鼓励记者创
造性地使用这些社交工具。此外,新闻机
构也通过及时关注微博爆料和网民提供
的最新新闻线索来主动地检测新闻的发
生,跟进事件的最新动态和网络舆论趋
向,在协同互动的状态下进行新闻生产
和传播。如,新浪微博媒体专页的“在线
爆料”、“留言板”等便于网友在线爆料、
提供新闻线索,其还特别列出媒体编辑
和记者的微博,使得网民爆料的指向性
更强、关注度提高。[3]
由此观之,源于社交媒体的新闻线
索,已成为新闻媒体的一条重要来源渠道。
然而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分散、良莠不齐,
如要进行高标准的新闻报道,记者必须提
高职业水平,从纷乱的网络信息中,敏感
而准确地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并
加以确认核实。除此之外,记者在灵活运
用社交媒体新闻来源的同时,不把社会轰
动效应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唯一指标。
三、中国媒介的应对之道
社交媒体渗透到新闻采集、整合、采
写、发布等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之中,对新
闻事业特别是新闻来源渠道带来了重大
影响,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
挑战,成为专业媒体和媒体人不得不面
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业界的关注
早已有之,在全球范围内,路透社、美联
社、CNN等知名新闻媒体都制定了相关
社交媒体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对可能出
现的违规行为加以约束。这些制度和规
范的基本逻辑都是通过新闻机构自律、
倡导职业道德等方面,柔性的化解矛盾
和冲突,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对新
闻报道基本原则的重申与坚守。
此外,多家新闻机构都重申公开透
明、平衡中立的重要性。公开透明,要求
记者必须用透明的方式搜集报道素材,
在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时公开自
己的身份;平衡中立,要求新闻从业者必
须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尤其在激烈争议
的话题中,对对立方显示出媒体的平衡
中立特性,避免引发公众对新闻媒体公
正性的质疑。[4]
目前中国的社交媒体对于时事具有
极高的关注度,而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
平等性满足了用户社会表达的需求,同
时社交媒体的新闻传播结果是容易产生
舆论“一边倒”的倾向,因此,在社交媒体
对新闻媒体的影响程度日趋加深的新形
势下,我国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
品牌机构必须地积极把握机遇、迎接挑
战。不仅仅是主流媒体需在社交媒体上
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公民自身需提
高媒介参与素养,对于新闻机构来说,重
要的是,如何构建在社交媒体中的理想
的新闻传播秩序。
首先需完成的任务即是:建立成文
规范。据悉,《人民日报》针对社交媒体使
用规范的起草已经开始,规范要求记者
实名开设的微博须上报审核,栏目或版
面开设的微博也须上报并将成为今后管
理规范的重点。但当前我国新闻机构依
然依靠着从业者的自我价值判断来使用
大众是哪国的品牌社交媒体,系统的、成文的行业使用规范
尚未出台。如,中央电视台要求员工不得
发布虚假或有失公正的消息,不得损害
央视的名誉,不得提前披露新闻等基本
要求沿用至社交媒体。
注释:
[1]彭涛:《社交媒体的形成与公民新
闻的传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崔波:《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新闻传
播方式?——
—美国的混合式新闻传播微
议》,《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0期
[3][4]文卫华刘嘉丽王雅萱:《试
析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与边
界》,《中国报业》2012年第8
期
49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年第9期新闻前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