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三化”发展趋势白皮书(下)
作者:赫荣亮 张凯 周禛 孟凡达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20年第23期
        新兴科技在汽车工业领域高度集成应用,带动全球汽车产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趋势,社会资本蜂拥而入,截至2019年,我国仅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累计投资额就超过两万亿元,自动驾驶、车联网、共享汽车、氢能汽车等诸多领域,都将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投资风口。聚焦汽车“新三化”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并对我国汽车“新三化”产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我国汽车“新三化”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
        (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处于国际前沿,部分关键电子器件需小规模进口
比亚迪刀片电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1年的8368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0.04%),攀升到2018年的127.05万辆(产量占比4.54%),产量均占全球50%以上。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偏重依赖补贴,尤其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单车补贴额度同比下降75%至1.8万元~2.5万元,带动市场销量增长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我国电池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电池企业进行技术追赶,相关指标有了大
幅提升,例如宁德时代NCM811三元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已经超过180Wh/kg,已列装吉利几何A等车型。2020年投产的比亚迪“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即刀片电池),采用长电芯设计方案,电池长度最长2500mm,是传统普通磷酸铁锂电池的10倍以上,成本还可以节约30%,降至0.6元/Wh,系统能量密度140Wh/kg。
        电机电控方面,我国的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先进,但部分部件仍需进口。国外电动汽车主要采用交流异步电机及控制器,我国企业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产品最高转数达到16000转,虽较国际最先进的18000转有一定差距,由于我国开发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化等优点,整体性能不弱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电驱动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短板,高功率半导体仍然被国外企业占据,IGBT电子产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大约90%都需要进口,但比亚迪的IGBT已经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