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论文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许多绿壁垒措施,这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门槛”,而且这个“门槛”在不断上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绿壁垒,如何在竞争中获胜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绿壁垒的分析,从消费者、企业、行会和政府四个角度提出了应对绿壁垒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绿壁垒OEKO—STANDARD 100ISO14000绿审计
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直接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被逐步削减,绿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绿壁垒将凭借其合理性、灵活性、隐蔽性和复杂性成为发达国家实施保护贸易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因绿壁垒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近100亿美元,这种影响将随着绿壁垒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作为WTO成员国和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如何应对日益苛刻的绿壁垒,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引论。
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绿壁垒,含义是有所不同的。有些研究认为,绿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评定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
而一些研究则强调了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指出:绿壁垒是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进口商品设置的准入限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单方面贸易限制,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非关税壁垒,其实际是把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事实上,尽管关于绿壁垒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不难发现,这些认识大同小异。它们都强调了隐含于绿壁垒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在狭义上,绿壁垒可以被视为一个国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对海外商品进口所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或对正常环保本无必要的`贸易障碍;在广义上,绿壁垒可以视为以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促进地区和全球可持续性发展为理由而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的对海外产品进口的限制。
二、绿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绿壁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中国产品的出口构成了极大的障碍,另一方面,为我国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机遇。
1、正面影响。
(1)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全球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绿壁垒效应的凸现和扩大将无形的迫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强制措施,探索建立绿贸易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出口结构,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对外贸易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专利与标准的融合。绿壁垒的实施,促进了世界各国重视与环境相关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普遍提高。从实质上说,环境贸易壁垒就是绿高科技壁垒,技术壁垒的后面是专利,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原理全面运用到工业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全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的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因此,谁拥有新的技术、新的专利和新的标准,谁就拥有新的、更大的贸易领地。
(3)强化本土企业的法律、法规意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政府出台强制执行法规,能有效引导国民经济进入绿通道。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很不完善,而且法律执行很不力。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环境标准过低。联合国与农业组织至今已公布了相关限制标准2522项,美国则多达4000多项,其他发达国家的控制标准达数百项甚至上千项,这些都会促进我国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与环保产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标准,强化本土企业的法律、法规意识。
2、负面影响。
(1)影响我国的出口市场。因为我国贸易方向很不合理,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盟这三个地区。例如2005年中国对外出口,美国占了21。4%,日本11。0%,欧盟18。9%,香港16。3%,香港大多是转口贸易,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到这些国家的。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商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
(2)影响我国外向型出口产业的发展。绿壁垒不断影响农、畜、水等产品的出口、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以及医药产品的出口,且有加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90亿美元的出口机电产品受到有关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的限制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还有8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标志。
(3)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由于国外绿壁垒的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2002年,仅2亿美元的冻肉鸡出口受国外绿壁垒限制就影响了105万人的就业。由于受限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4)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5)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低而数目少,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以及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境内生产,这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行业尤为明显。污染
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一方面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三、针对绿壁垒,中国的对策。
由于绿壁垒的影响,使中国陷入了资源压力大、环境压力大的两难境地,所以消费者、企业、行会、政府要相互协作,使其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中国可以以消费者为核心,通过消费者对绿产品的需求,引导企业生产绿产品,推动政府和行会督促企业生产绿产品,使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外市场,同时将国外不符合我国要求的产品拒之门外。
1、消费者要增强绿消费意识,增强对绿商品的需求。当前国际市场上绿产品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十分宽广,从绿汽车、生态住宅、生态旅游、生态时装到有机食品,其开放前景十分广阔。所以提高消费者对绿产品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对绿产品的需求,这会直接刺激企业发展绿产业,生产绿产品。
2、从企业来说,要积极发展绿产业,主动申请国际绿认证,扩大出口市场,实施绿
营销。由于绿产业涉及范围广,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应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面向国际市场,确立绿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只有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ISO14000环境保护双绿认证、HACCP认证、ECO—TEX STANDARD100等等认证,才能取得国际市场准入证;改变出口商品对某些发达国家的依存度,例如纺织品可以向中东发展;发达国家构筑的绿壁垒涉及范围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发展中国家唯有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推行绿营销战略,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大大方方“走出去”,实现顺利出口。
3、行会要起到协调、预警、服务的作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虽然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将不得不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向我国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但对我国大量廉价产品的进入,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必将采取一些措施例如绿壁垒对我国产品进入设置障碍,同时,我国也将按照承诺进一步向国外开放市场,国外产品可能以技术和管理优势趁机挤占我国市场,我国一些行业、企业和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强烈冲击。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专门搜集信息,建立网站,改变目前出口企业“信息孤岛”的局面。国外有操作规范、作用强大的行业协会,但目前我们的行业协会力量很弱,企业基本上处于
龙无首的状态。建立行业协会,为企业搜集和研究信息,为企业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4、从政府来说,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加快推行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体系绿认证,同时按环保的标准对企业加强监管力度,实行绿会计与绿审计制度,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企业和全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机构应充分发挥部门的技术、信息、人才优势,加强对国际及外国绿认证标准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绿贸易壁垒,建立绿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双绿认证”,例如在食品出口方面,要进行HACCP体系认证等等;通过开展绿会计和绿审计制度,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取清洁生产工艺,遵守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利用能源和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这将有利于帮助国民树立绿经济意识与绿经济预期,迫使企业转向绿产品的研究开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产业体系的建立。
汽车绿环保标志 参考文献:
赖明勇许和连包:《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实证》,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张锡嘏:《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申进忠:《WTO 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赵玉焕:《贸易与环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明顺:《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则实践及对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版
石广生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成思危:“新经济与中国21世纪的发展”,《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一期
田小菁:“正视国际贸易中的绿壁垒”,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 蒙子良:“论‘绿壁垒’”,《改革与战略》,2000年01期
吴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如何应对‘绿壁垒’”,《经济师》,2011年第11期 [11]WTO (1999), Special Report“Trade and Environment”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