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每月的月度数据中会同时公布最新的产销量和渗透率,对于这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数据,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去看待数据的变化情况。
第一阶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产销售均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新能源车整车生产商以及产业链上配套的企业,在产业发展红利的推动下,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因此,这个阶段是投资的黄金期,业绩弹性大。
汽车评价第二阶段,由于产销的基数快速变大,产销量的增速出现边际效应递减,产销增速变慢。而渗透率还将继续提升,提升速度的快慢将受到诸如生产使用成本、使用便利性、汽车智能化等因素影响。因此,提升新能源车“软实力”的企业有机会成为投资的主角。
第三阶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产销售增长都趋向于稳定,行业进入成熟发展期,行业内龙头企业将掌控市场,业绩稳定增长,但缺乏爆发力。受到长线配置型大资金青睐。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新能源车行业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渗透率和产销量快速增长,是投资的黄金时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产销量迅猛增长带动的快速渗透期终将放缓脚步,届时给新能源车渗透率“二次提速”的将是其他因素,它们会是哪些呢?
产业政策是最大“推手”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中的行业,宏观及产业政策是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新能源车行业也不例外。
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到2025年要达到20%,但该目标大概率会提前达成。2021年9月乘用车批发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20.4%。根据乘联会测算,2030年汽车行业全面碳达峰的前提是,新能源车渗透率在50%左右,对应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应超过25%。而知名造车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则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可见,渗透率既是未来五年市场规模的核心假设,也是预期分歧所在。当前市场中性预期认为2025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将接近30%,全球渗透率约20%,这意味着2021-2015年间国内、全球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速分别为42%和43%,市场的加速期还远没有结束。
电池继续降本,车型更大众化
当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价格带呈“两级分化”特征,10万以下与20万以上价格带电动车热销,而10-20万主流价格带却略显冷淡,主因该价格段燃油车选择较多(2020年销量占乘用车销量的48.1%),新能源车相对性价比偏低。
另一方面,由于电池成本较高,同尺寸同级别的电动车通常比燃油车更贵,加之续航焦虑、充电焦虑仍在,同等价位的燃油车无疑成了更佳的选择。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成本快速降低,据BNEF预测,2023年动力电池成本有望下降至101美元/kWh,逼近100美元/kWh的油电平价临界点。降本增效将使得新车型开始向10-20万中低端带价格下沉。
智能化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制胜关键
新能源车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在于环保方面,还有重要的一项属性就是智能化。就像十多年前,智能手机给手机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一样,未来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智能汽车也将给传统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成为未来车企决胜市场的关键。
新能源车行业的景气度有望向下游扩散,新能源终端车企的业务逐渐向软件和服务拓展。参考苹果公司,2015年智能手机行业逐渐饱和后,苹果公司开始转型软件和服务,开拓出第二成长曲线,iTunes、软件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8.5%上升至2020年的19.6%。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软件服务和生态系统将成为车企的发力点。软件定义汽车,意味着汽车产业价值链将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持续性软件及服务收费,特斯拉的FDS和未来的ADaaS服务已经开启软件订阅收费模式的大门。小鹏汽车表示2020-2022年智能汽车尚处于蓄势时期,2023至2025年智能汽车将会迎来爆发期和对传统功能汽车的颠覆期。在SOA软件架构下,车企能够通过硬件升级+软件OTA做到常用常新,软件OTA降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功能的迭代周期,给消费者带来用户体验的极大提升,车载应用付费升级模式也将提升单车价值量。
因此,未来新能源车产业有望从硬件制造逐渐向软件和生态演变,这将为投资者创造出更多新的投资机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