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 悬架系统试题集
一、填空题
2) 在进行汽车悬架系统外观检查时,要检查弹簧 是否断裂 ,衬套 是否磨损 ,减振器 是否损坏或密封不严 ,稳定杆或衬套是否有故障,以及控制臂或支柱 是否弯曲等 。
3) 上下振动汽车的同时,仔细听是否有异常的声音,如果听到不正常的噪声,则可能是悬挂系统的 控制臂衬套 和 减振器 磨损或破坏。
4)汽车振动时要注意它的回弹性,状况良好的减振器应该在 两个 振动周期中衰减车体的振动。
5)前悬架行车高度可在内、外控制臂的 枢轴处 和 地板 之间测量,后悬架行车高度可在 桥壳、车架 间位置和地板之间测量。
6)安装弹簧悬架系统的汽车,其行车高度不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就需要 更换弹簧 。
8)汽车架在举升机上,控制臂不承受车体重量,最好在此时检查 控制臂衬套 。
9)在检查控制臂过程中,控制臂不应 承受任何载荷 。
10)通常情况下,应先 支撑起车体和车架 再拆卸控制臂。
12)带磨损测量仪的球头节 承受 车体重量并处于 正常控制 高度时,才能检查球头的磨损程度。
13)汽车减振器的作用是 衰减弹簧运动 。
14)汽车减振器可提供 驾驶稳定性 , 改善操作性能 以及全面良好的 行驶稳定性 。
15)如果减振器发生故障,会导致 转向及操纵 困难, 悬架弹簧 很容易撞击限位块。
16)如果减振器发生故障,会导致 轮胎 变形,汽车在 制动过程或制动后 引起剧烈跳动。
17)汽车悬挂系统减振器磨损引起的振动会导致悬挂系统的 前悬架 、 后悬架 、 转向系统 、 驱动轴万向节 节以及 发动机 和 变速器 支架的过早磨损。
18)减振器的工作情况可通过车辆 振动的衰减程度 来检查。
20)前、后车轮的正确定位可以保证 转向灵敏 , 乘坐舒适 , 延长轮胎寿命 ,并减少路面引起的振动。
22)车轮定位过程中,通常先检查或调整 主角后倾角 。
23)同一轴上的两个车轮的主销后倾角应 相等 。
24)主销后倾角不等,会使汽车向主销后倾角 较小 的车轮一侧转向。
25) 主销后倾角 过小会引起高速行驶时转向过于灵敏。
26) 主角后倾角 过大会导致转向沉重。
27)从汽车前面看,车轮相对垂直线向内或向外偏离的角度称为 外倾角 。
28)通常所有车轮的外倾角都相等。各轮外倾角大小不等会引起 轮胎磨损 以及汽车向外倾角 过大 的一侧转向。
29) 球头节 、 控制臂衬套 及车轮轴承的磨损或松动对外倾角有影响。
30) 轮胎缘距 为轮胎前缘与轮胎后缘之间的距离差。如果前边缘距小,则为 前束 。
31)轮胎缘距与轮胎 磨损角度 有关,过大的前束或后束会导致轮胎向两侧拖动。
32)对轮胎缘距的调整必须做到 两侧均等 ,否则由于转向轮 偏离中心 ,会引起汽车
侧滑。
33)在车轮定位中,最后调整 前束 。
34)当汽车有方向偏移时,应检查主销 后倾角 和 车轮倾角 的大小。如果其值在规定范围之内, 就应对 车轮 和 轮胎 进行检查。
35)制动过程中的跑偏可能是 前悬架 或 制动器 故障导致的,先检查汽车跑偏或行驶时轮胎的 压力 ,对 轮胎 、 车轮 和 悬架 进行外观检查后,再检查制动器。
36)跑偏可能是由于汽车两侧轮胎磨损造成轮胎半径不同而引起的。如果不是这个问题,应检查 车轮定位 ,特别是 前束 和 主角后倾角 。
37)前轮摆振可能是由于 轮胎 、 转向杆系摆动 、 车轮车轴 调整不正确、 减振器 性能变差或车轮定位不正确等引起的。
38)大多数摆振故障与轮胎和车轮 不平衡 或 不圆 有关。
39)由于定位角 随悬架高度 变化,所以汽车行驶时必须处于正确的行车高度,以得到
正确的 车轮定位 和满意的 操作性能 。
40) 带扭杆弹簧 的老式汽车有高度调节装置。
41)如果 螺旋弹簧 或 钢板弹簧 悬架高度不正确时,必须更换悬架零件,以在 车轮定位 前校正行车高度。
42)主销后倾角的调整可通过 调整垫片 、 凸轮 、槽或 长度可调 的控制臂制动杆进行。
43)主销后倾角和外倾角都受 球头节 位置的影响,调整 球头节 的位置改变其中的一个角度时,将影响另一个角度。
44)车轮朝向正前方,用一测量仪测量车轮中心线与垂直平面所成还将有,即可得到 外倾角 。
45)当车轮转过规定的角度时,通过外倾角的变化可以测出 主销后倾角 汽车悬挂。
46)车轮转过一定角度可以引起 外倾角 的变化,而 主销后倾角 的改变可引起心轴
高度的改变。
47)外倾角的改变不会影响 后倾角 大小。
48)为诊断 滑柱 的工作状况,可以采用振动回弹外倾角测量法,即悬架加载测量某一车轮的外倾角;然后悬架卸载,测量同一车轮的外倾角。
49)将采用振动回弹外倾角测量法测得的两数值比较,差值应在 2 度之内.如果相差过大,则 滑柱 可能弯曲。
50)所有悬架设计均有轻微的 前束 或 后束 ,在进行车轮定位时,最后确定_前束___或___后束___,并且转向要对中,前轮朝向正前方。
51)改变横拉杆 钢球枢轴 的有效距离时,可对前/后束进行调整。
52)外倾角的调整可通过 调整垫片 、 凸轮 、槽或偏心轴衬套进行。
二、判断题
1) 如果转向连杆系枢轴点或控制臂枢轴点安装有误,会引起前/后束的改变。( √ )
2) 前/后束的改变会导致轮胎上下运动时改变方向,从而磨损轮胎。( √ )
3) 当汽车拐弯时,内侧轮胎转向半径通常小于外侧轮胎。( √ )
4) 转向系统设计允许内侧车轮偏转大于外侧车轮,这称之为转弯后束。( √ )
5) 将前轮放在校准齿条的半径板上可检查转向后束。( √)
6) 内侧车轮的转角通常比外侧车轮大1~30。( √ )
7) 转向后束不是可调整的角度,通常用它来检查转向臂是否弯曲或安装不正确。(√ )
8) 转向后束不可调整,通常用它来检查连杆或转向器是否安装有误。( √ )
9) 主销内倾角角度(SAI)将汽车重量作用在轮胎垂直中心线的内侧或外侧。( √ )
10) 从车前部看,转向节主销与轮胎垂直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即为主销内倾角。( √ )
11) 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将汽车重量传到路面上,同时保持汽车的稳定性。( √ )
12) 主销内倾角帮助转向系统在转向后回复向前的位置。( √)
13) 主销内倾角不可调,但必须对它进行检验,这有助于发现其它故障。( √ )
14) 主销内倾角不正确可通过更换影响该角度的部件进行校正。( √ )
15) 车轮定位的目的是保证汽车沿路面直线行驶。( √ )
16) 汽车的几何中心线应和道路的延伸方向平行。(√ )
17) 后轮轮胎应和车的几何中心线平行。( √ )
18) 如果后轮的轮胎与车的几何中心线不平行,会使推力方向偏左或偏右。( √ )
19) 车轮滞后是汽车两边轴距不等时的一种情况。(√ )
20) 推力线与汽车中心线出现一夹角此时会产生车轮滞。( √)
21) 弹簧悬架高度不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就需要调整行车高度。( × )
22) 球头节、控制臂衬套及车轮轴承的磨损或松动对后倾角有影响。( × )
23) 改变横拉杆钢球枢轴内、外端之间的有效距离,可对内/外倾角进行调整。( × )
24) 外倾角的改变会影响后倾角大小。( ×)
25) 当车轮转过规定的角度时,通过外倾角的变化可以测出主销内倾角。( × )
26) 主销后倾角和外倾角不受球头节位置的影响。( × )
27) 车轮朝向正前方,用一测量仪测量车轮中心线与垂直平面所成角度,即可得到后倾角。( × )
28) 带扭杆弹簧的老式汽车一般没有高度调节装置。(× )
29) 在车轮定位中,最后调整后倾角。( × )
30) 轮胎缘距与轮胎磨损角度无关。(× )
31) 轮胎缘距为轮胎上缘与轮胎下缘之间的距离差。(× )
32) 外倾角一般设计为不可调整。( × )
33) 正主销后倾角过小会导致转向沉重。( × )
34) 轮胎后倾、外倾的定位角度是由控制臂的位置决定的。( × )
35) 从汽车前面看,车轮相对垂直线向内或向外偏离的角度称为主销后倾角。( × )
36) 车轮朝向正前方,用一测量仪测量车轮中心线与垂直平面所成角度,即可得到内倾角。( × )
37) 同一轴上的两个车轮的主销后倾角差值不能大于20。( × )
38) 车轮轴承松动或出现故障会全面影响车辆的平顺性。( × )
39) 主销后倾角过大会引起高速行驶时转向过于灵敏。( × )
40) 当汽车有方向偏移时,应检查主销后倾角和前束的大小。( × )
三、单选题
(1)下列哪项故障会引起车身侧傾过大,从而导致危险操作、乘坐不舒适和噪声?( A )
A.横拉杆损坏; B、减振器损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