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
作者:王艳侠 范国彬 李炳衡
来源:《杭州》2021年第19期
        产业社区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通过有效聚集产业、商住和生活等各种要素,引导“生产+生活”融合互动创新发展的集聚空间,它具备产业基础、功能复合、人本化三大核心元素,可以破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产城分离、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将产业社区作为职住平衡的城市单元来打造,如成都市大力推动产业社区的顶层设计,在空间形态上将其与城市融为一体,涵盖社区发展治理的关键场景;上海市则突出产城融合的圈层定位,对产业社区用地给予保障,注重运营模式和政策创新。
        杭州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
        目前,杭州产业社区大致有如下几类:
        嵌入小镇型——物联网产业社区(滨江区)。为了满足小镇内高端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需
求,社区搭建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与商务服务三大功能,提供服务、健康、教育、生活、创业、交通等六大场景,涵盖社区公共服务站、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企业e家”等亮点服务。社区以智慧e谷为核心,政府管理部门利用国有闲置资源和空间,提供茶艺、洗衣、心理咨询服务,企业主体提供餐饮、健身、娱乐等服务。此外,社区引入和培育常青树公益服务中心、衣来衣往生活服务中心、滨江茶艺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立了物联网产业社区党组织、治理委员会、新阶层自治联盟,实现社会化多元主体参与,充分调动基层自治的积极性,使来自企业的成员成为产业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
        小微园区提升型——linkpark产业社区(临安区)。该产业社区探索了“政府规划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模式,由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承担园区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并行使行政审批等政府职能;委托绿城科技产业集团为社区提供整体运营服务,协助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社区占地80.1亩,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产业个性化需求,集孵化、研发、生产、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聚焦“微”材料(部件)、“芯”裝备、“精”仪器、“智”器械四大产业,搭建科技创新、政策宣贯、人才引育等专项产业服务体系。依托企业主体,搭建“一平台两中心”,帮助园区企业提供设计、加工等一站式服务,共享国产化高端质谱分析仪器,解决产业链工程师引育、创新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难题。考虑入住人
以青年为主,社区还打造了邻里中心,涵盖图文店、主题餐厅、健身房等开放式服务设施。
        融入园区型——运河万科中心(拱墅区)。运河万科中心保留汽车销售4S店,通过主题业态有机结合,布局汽车电商、汽车共享出行、汽车金融和汽车后市场四大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链条;采用独特设计理念,将租赁用房作为交流空间和服务空间,已落地未来车库、政企合作展厅等一系列创新空间,以复合空间打造产业生态新场景;导入“星商汇”和“大屋顶”两大服务平台,满足企业的全周期发展需求,联结社、激活社区文化交流;引入链接传统企业和科创团队的“创新中心”及以资源整合为核心,服务企业、协同招商的产业发展平台。祥符街道通过协调区域内六个村级留用地,连片开发引入万科和广宇开发商,企业与村集体资产共同持有股份,村集体以参股的形式得到分红,实现了开发商与政府、当地居民多方共赢。
        总体而言,杭州的产业社区都是在园区基础上植入了配套功能,具备了一定产业特,但社区形态、功能还比较欠缺,尚未形成成熟模式。在空间形态上,开放性与利用率不高;在内涵功能上,偏重地理集中、轻产业集聚协作,产业上下游资源的集聚与联动还不明显;在管理运营上,市级层面尚未进行顶层设计,操作层面多方合作共赢机制尚未形成。
        杭州深入推进产业社区建设的对策
        将产业社区与未来社区有机融合,探索土地联动开发模式。对比其他城市1~5平方公里的产业社区,目前杭州未来社区规划单元小,缺乏产业支撑,资金平衡难度大。杭州可在成熟片区内对产业社区与未来社区联动规划,探索大区块平衡。如城西大走廊全域未来社区、万向社区中都有大量的产业创新人才,可一并规划产业社区,给产业与科技创新预留更多空间,按照产城融合单元标准规划,为全省未来社区的规划建设做出表率。
        以产业社区为切入点,加强对城市基本单元的规范研究和规划引导。基本单元是从宏观到微观落地的重要载体,其规划标准需要市级层面进行规范,建议借鉴成都产业社区导则的做法,对杭州城市基本单元的规范标准进行研究。不仅要按照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进行设计,还应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开发类型(存量空间改造/增量空间发展)、人口规模与需求,来设定规划指标、配套类型,规划上还应注重与周边区域统筹,实现社区与周边区域联动的产城融合圈。
        允许先行先试和政策突破,探索弹性容积率和土地复合利用。现行刚性容积与单一功能土地利用难以适应如今未来社区、产业社区的发展需求,未来社区中一事一议调整容积
率做法难度较大,建议全市以产业社区和未来社区为试点,研究弹性容积率与土地复合利用的制度规则。容积率方面,制定容积率奖励、转移的操作办法,明确范围、原则、标准等,对于存量容积率调整的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土地复合利用方面,鼓励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业、交通等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布置。
杭州汽车网        鼓励模式创新和运营全过程参与,实现多主体共赢。杭州市开发区、特小镇多数以政府为主建设管理,缺少市场化运营,产业社区需要创新合作模式。支持独立的市场主体承担产业社区的开发建设、产业培育、投资运营等专业化服务职能,实现全过程参与,并给予开发主体产权激励;积极探索“政府+国企”、“国企+集体资产”等不同类型开发模式,建立收益回报和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社区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引导市属国企整合资源参与产业社区、未来社区建设,利用企业债“直通车”政策红利进行发债融资。
        作者单位: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