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
本卷按此答案提交97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 共 60 分
1 、 针对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重点地区()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A.低效益
 B.高污染
 C.高能耗
 D.危险化学品
2 、 ()2019年9月《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
 A.宁波
 B.杭州
 C.绍兴
 D.嘉兴
3 、 苏州的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苏州是全国首批5G网络试点城市、央行首批()试点城市、江苏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
 A.
 B.现代金融
 C.数字经济
 D.智慧城市
4 、 截至2020年6月,宁波全市人才总量超260万人,在甬全职海内外工作院士累计达到()
名。
 A.20
 B.23
 C.25
 D.30
5 、 在合肥,“科大系”企业多达几十家,涉及()、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A.人工智能
 B.工业物联网
 C.特高压
 D.基因
6 、 2004年,()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0年进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的创新型城市试点。
 A.张家港
 B.常州
 C.无锡
 D.合肥
7 、 如今,()又提出了“下一站上海”,面向未来15年,建设城区东面的娄江新城,其重要依托便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校区,为航空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与上海在产业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A.嘉兴
 B.昆山
 C.太仓
 D.南通
杭州汽车网
8 、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
 A.广州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9 、 南京超越天津,成功登上2020经济十强榜单。南京坐拥省内最多的高校数量,南京的教育资源一度占据了省内的7成以上,有发达的教育体系作为南京的科研后盾,并且以互联网和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南京()增速位居全省之首。
 A.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
 D.智能制造
10 、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强化()区域保护和修复,确保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保护好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生命线。
 A.功能
 B.集
 C.生态红线
 D.耕地红线
11 、 持续加强长江口、杭州湾等蓝海湾整治和重点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水资源、农业灌溉用水保护,严格控制陆域入海污染。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强()降落漏斗治理。
 A.地下水
 B.地表水
 C.湖泊水
 D.雨水
12 、 京东方的成功让合肥更加坚定地选择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从一个大项目推动()发展,上下游协同的“链”发展模式,在合肥成为一条可复制的新模式。
 A.区块
 B.多行业
 C.产业集
 D.多产业
13 、 结合上海产业基础和技术布局,针对一批代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尚存在一定不可预见性的重要领域,在()、下一代光子器件、脑机融合、氢能源、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新型海洋经济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与前瞻谋划,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A.人工智能
 基因学
 C.第六代通信
 智能制造
14 、 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徽州民宿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七成以上村庄、十多万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
 A.向阳渔港
 B.石浦渔村
 C.泉水鱼
 D.定海渔村
15 、 2020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成为长三角“万亿城市”新成员。
 A.张家港
 B.常州
 C.合肥市
 D.温州
16 、 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打通原始创新向()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发挥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联盟作用,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
 A.现实生产力
 B.成果
 C.效益
 D.技术创新
17 、 到2025年,省级先进制造业集产业规模突破6万亿元,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物联网、工程机械、软件和信息服务、纳米新材料等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A.2025
 B.2030
 C.2050
 D.2060
18 、 目前,()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杭州湾新区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A.昆山
 B.上海
 C.温州
 D.宁波
19 、 统筹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识解析与()构建。
 A.服务体系
 B.域名体系
 C.知识权体系
 D.标准体系
20 、 上海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多网融合、高效便捷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推动构建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协同发展的长三角()。
 A.机场
 B.交通枢纽
 C.综合交通
 D.轨道交通
多项选择题 每题 5 分 共 10 分
1 、 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强化()、(),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A.分工合作
 B.共建共享
 C.错位发展
 D.合作共赢
2 、 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
 A.科技文献
 B.科研基础设施
 C.大型科研仪器
 D.科学数据
判断题 每题 3 分 共 30 分
1 、 2019年1月底,《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出炉,宁波都市区功能定位为:建设以开放创新为特的国际港口名城,重点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北翼产业制造大走廊、甬江科创大走廊、环象山港-三门港-台州湾海洋经济平台等功能平台。
 A.对
 B.错
2 、 共同发展职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做大做强上海电子信息、江苏软件、浙江智能制造、安徽国际商务等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
 A.对
 B.错
3 、 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三轮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同时流域生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A.对
 B.错
4 、 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
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延伸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A.对
 B.错
5 、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A.对
 B.错
6 、 2021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十四五”开局工作时,将“高水平建设宁波、杭州、金义新片区”、“推动甬绍、甬舟、甬台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等纳入其中。
 A.对
 B.错
7 、 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着力培育5条重点产业链,做强30条优势产业链,推动10条卓越产业链快速提升。
 A.对
 B.错
8 、 安徽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安徽123出行交通圈”,推动合肥到省内其他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合肥到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A.对
 B.错
9 、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达到约65%,其中煤炭的占比达到57%,碳达峰行动面临巨大的挑战。
 A.对
 B.错
10 、 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
 A.对
 B.错
窗体底端
© 版权所有(2004-2018):嘉兴市继续教育中心 浙ICP备120158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