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页码引言
0.1总则
0.2质量管理原则
0.3过程方法
0.4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1 范围
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的补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补充
4.3.2 顾客特殊要求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仅章节号)
4.4.1.1 产品和过程符合性
4.4.1.2 产品安全
4.4.2(仅章节号)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 总则
5.1.1.1 企业责任
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5.1.1.3 过程所有者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方针
5.2.1 质量方针的制定
5.2.2 质量方针的沟通
5.3 组织的角、职责和权限
5.3.1 组织的角、职责和权限-补充
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仅章节号)
6.1.2 (仅章节号)
6.1.2.1 风险分析
6.1.2.2 预防措施
6.1.2.3 应急计划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仅章节号)
6.2.2 (仅章节号)
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补充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1.1 总则
7.1.2 人员
7.1.3 基础设施
7.1.3.1 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
7.1.4 过程运行环境
7.1.4.1 过程运行环境-补充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 总则
7.1.5.1.1 测量系统分析
7.1.5.2 测量溯源
7.1.5.2.1 校准/验证记录
7.5.1.3 实验室要求
7.5.1.3.1 内部实验室
7.5.1.3.2 外部实验室
7.1.6 组织的知识
7.2 能力
7.2.1 能力—补充
7.2.2 能力—在职培训
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
7.2.4 二方审核员能力
7.3 意识
7.3.1 意识—补充
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 总则
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7.5.2 创建与更新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7.5.3.1 (仅章节号)
7.5.3.2 (仅章节号)
7.5.3.2.1 记录的保存
7.5.3.2.2 工程规范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
8.1.2 保密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 顾客沟通
8.2.1.1 顾客沟通—补充
8.2.2 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
8.2.2.1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补充
8.2.3 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评审
8.2.3.1 (仅章节号)
8.2.3.1.1 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评审 - 补充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
8.2.3.2 (仅章节号)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8.3.1.1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
8.3.2.2 产品设计技能
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8.3.3.1 产品设计输入
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8.3.3.3 特殊特性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8.3.4.1 监测
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
8.3.4.3 原型样件方案
8.3.4.4 产品批准过程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8.4.1.1 总则 - 补充
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
8.4.1.3 顾客指定供货来源(也称“指向性购买”)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8.4.2.2 法律和法规要求
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8.4.2.3.1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8.4.2.4 供应商监视
8.4.2.4.1 二方审核
8.4.2.5 供应商开发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1.1 控制计划
8.5.1.2 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可视化标准
8.5.1.3 作业准备验证
8.5.1.4 停机后验证
8.5.1.5 全面生产维护
8.5.1.6 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8.5.1.7 生产计划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8.5.2.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汽车网址大全
8.5.4 防护
8.5.4.1 防护 —补充
8.5.5 交付后的活动
8.5.5.1 服务信息反馈
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8.5.6 更改控制
8.5.6.1 更改控制—补充
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8.6.3 外观项目
8.6.4 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8.6.5 法律和法规符合性
8.6.6 接收准则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1(仅章节号)
8.7.1.1 顾客让步授权
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中简称为“汽车QMS标准”或“IATF 16949”),连同适用的汽车顾客特殊要求,ISO 9001:2015 要求以及ISO 9000:2015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正因为如此,汽车QMS 标准不能被视为一部独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而是必须当作ISO 9001:2015的补充进行理解,并与ISO 9001:2015结合使用。ISO 9001:2015是一部单独出版的ISO标准。
IATF 16949:2016(第一版)是一份创新文件,着重考虑了顾客导向性,综合了许多以前的顾客特定要求。
附录B 供实施IATF 16949要求时参考使用,除非顾客特定要求另有规定。
历史
ISO/TS 16949 (第一版)最初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O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 IATF )创建于1999年,旨在协调全球汽车行业供应链中的不同评估与认证体系。其后,因汽车行业增强或ISO 9001修订的需要,创建了其它版本(2002年的第二版和2009年的第三版)。ISO/TS 16949 (连同原始设备制造商[本文中简称为OEM]和各国家汽车行业协会开发的支持性技术出版物)引入了一套适用于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共同产品和过程开发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在准备从ISO/TS 16949:2009(第三版)迁移至本汽车QMS标准——IATF 16949 过程中,征求了认证机构、审核员、供应商和OEM 的反馈意见:IATF 16949:2016(第一版)的创建注销并取代ISO/TS 16949:2009(第三版) 。
IATF 通过延续联络委员会的身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ISO)保持着强有力的合作,确保持续与ISO 9001保持一致。
目标
本汽车QMS标准的目标是在供应链中开发提供持续改进、强调缺陆预防,以及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
有关认证的说明
获得并保持IATF认可的规则中规定了根据本汽车QMS标准进行认证的要求。
详细情况可从国际汽车推动小组的当地监督办公室处获得:
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
网址:www.anfia.it
email:anfia@anfia.it
美国国际汽车监督署(IAOB)
网址:
e-mail:
IATF France
网址:www.iatf-france
e-mail:iatf@iatf-france
英国汽车制造与贸易商协会(SMMT Ltd. )
网址:uk
email:uk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质量管理中心(VDA QMC)
网址:www.vda-qm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