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势力为何总在开始量产后倒闭
作者|shiva
编辑|岛岛
期数:2222
来源:人和岛会员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艰难,根本问题是造车新势力们无法自己养活自己,亦无法有效的引导经销商实现盈利。将熊熊一窝,一旦脱离政府扶持,便会迅速破厂倒闭。
本文不谈各造车新势力们的所谓创新技术,除了事关民生的基础科学外,任何不能换成钱养活自己的所谓创新,都是骗子在耍流氓。
万丈高楼不可能平地而起,营销的第一要素不是4P理论,而是到、准市场,一个根本不准市场的产品一定会失败的。
图片来自百度,仅为配图所用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四类市场
作为一个新的汽车品类来说,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用户体有着巨大的差异。其用户体截然不同。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个人用户目前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体。
01
粉丝型市场
这部分也是目前唯一的以个人消费为主的市场,客户普遍有较高的忠诚度。以特斯拉为首,蔚来、威马和理想等品牌主攻这个市场。但培养客户所需的营销能力和成本非常巨大,需要极为优秀的前端体验和频繁互动才能争取到粉丝。
所以除了寥寥几个品牌外,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是没有这个人才储备和资金铺垫的。事实上特斯拉和蔚来也仍处于巨大的亏损之中。
02
公务用车市场
北汽新能源,上汽大通、广汽传祺大有追赶之势力。随着国家公务用车更替中对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公务用车是造车新势力事实上的最大客户源。
03
运营车市场
运营车包括公交、出租车和网约车等,严格来说这也属于公务用车市场的延伸,也是以政府的补贴或优惠政策为引导。但不同的是,这个市场需要相对完备的基础建设,如充电桩密度以及快充技术的发展。更大的问题是营运从业者如司机们的抵触。蛋糕虽大却不好下嘴。
04
混杂消费市场
绝大多数限购限行城市的购买者是为了应对城市限购而购买,这类客户本质仍是传统燃油
车的忠诚客户,他们几乎不会考虑纯电动车型,多以混动车型或低价位纯电车型为主。
在电池技术不可能有巨大突破的未来,这四类市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较大的变化。然而可悲的是,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所发布的车型(不管PPT还是量产)都跟这几个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符合,产品与市场几乎无法匹配,故而除北汽等几个大集团外,大多数造车新势力靠等!
造车新势力的自我定位和心理
如果能站着把钱就挣了,那为什么还要迎合市场?大多数“颅内创业者们”想象的市场是这样的:产品一推出,用户就蜂拥而至,一时间一货难求。
所以在PPT阶段,造车新势力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跑车、SUV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车型,炫酷是很炫酷,但要多不接地气就有多不接地气,好像但凡画个老百姓能欣赏的车型就没脸在行业内混似的。而大多数的造车新势力们又没有相应的营销能力来俘获用户。立过的flag根本实现不了,朴实些的车型又根本不屑于搞。
是以最后还是要面对公务用车或营运车市场,但此二类市场对充电桩密度、电池耐久、维
修便捷等方面要求极高。造车新势力普遍不愿为公共项目投资且此类市场需要极为优秀的维护团队,大多造车新势力们也对此毫无准备,根本不具备进行维修维护的能力。
自我定位不清晰,高不成低不就。根本无法将PPT转换为实际产品。自然也就没有出路的。
为何造车新势力一旦量产即将倒闭?
造车新势力在PPT阶段和量产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会截然不同,汽车行业营销的基础是商务政策、销售服务网络、整车物流和广宣活动。对终端客户而言前三者是隐性的,但无此三者,那广宣就是花钱买个热闹,没有实际意义。
图片来自百度,仅为配图所用
无合理的招商政策吸引经销商,无成文的商务政策引导经销商,也无成熟的整车物流保证及时交付。这是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普遍痛点,而结果就是招商招不来,招来留不住,磨掉的是经销商的信心,无法挽回的是品牌信誉。
根本无法交车,PPT做的再漂亮又有何用?
一个成年人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如果不能,那么只能选择啃老。若无老可啃,那就等待灭亡。在PPT阶段,造车新势力们几乎都是依靠所在地政府补贴为生(花式啃老)。高端suv
企业长久无法为当地提供就业和纳税,政府也不可能无休止的为PPT买单,最终还是要实现量产,而量产后势必收缩补贴,而造车新势力们普遍又不具备销售基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旦量产随即倒闭的根本原因。
好文推荐
经销商VS主机厂:即将被引爆的火药桶?
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真实吗?
同甘易共苦难!逆境之下,经销商与车企如何才能相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