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坦桑尼亚贸易概况及市场分析
一、坦桑尼亚贸易概况
坦桑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矿业、旅游业和农牧业,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自然灾害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发展滞后,开工率普遍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电、通讯等费用高,且供应不稳定,企业运营成本高;贸易逆差已数年高达25亿美元;内外债负担重;走私猖獗,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此外,因人口增长率长期处于3%的高水平,近年来经济低速增长的成果几乎被过快增长的人口抵消,国民生活水平迄未明显提高,仍处于重债贫穷国和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坦桑尼亚目前拥有一个自由的贸易体系。对进口的限制已经取消(不包括出于健康和安全原因而设立的限制),进出口的程序已经大大简化,单一渠道出口传统谷物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国内市场上过去对某些商品的控制已经取消,并废除了对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控制(石油产品除外)。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已经取消了过去的限制,农产品价格从过去的指定性价格转变为指导性价格。
进口税根据商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分为免税、减征10%轮胎价格、20%和30%四大类。基本必需品如成药、原材料、农用拖拉机、锄头、化肥等免税进口。坦桑尼亚鼓励私商出口非传统商品(咖啡、棉花、腰果等传统商品仍由国营公司垄断),出口商品可提取35%的外汇留成。
坦桑尼亚的主要贸易伙伴有印度、德国、英国、日本、沙特、荷兰、意大利、新加坡、肯尼亚和中国大陆等。出口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其中棉花、剑麻、腰果、咖啡、烟草、茶叶、丁香出口占外汇收入的80%。工矿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钻石、黄金、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鞋、树胶、铝制品等。近年来还增加了少量的宝石和黄金等矿产品的出口,其他非传统商品出口也大有增长,因而外贸出口情况不断好转。在进口方面,坦桑尼亚是贫油国家,没有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粮食自给不足,多数设备类产品和石油产品也依赖进口。进口以工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为主,主要有仪器、饮料、机械设备、金属制品、交通运输工具、石油等,其进口主要来自英国、德国、印度、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
坦桑尼亚对外贸易从70年代起一直出于逆差状态。1998年,坦桑尼亚进出口总额为19.4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5.29亿美元,进口额为14.12亿美元,贸易赤字8.84亿美元;而2006
年,进出口总额已上升至59.6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8.98亿美元,进口额为40.7亿美元,贸易赤字已扩大到21.73亿美元。虽然坦桑尼亚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积极扩大出口,同时减少政府开支和节制借款采购,但贸易赤字仍呈上升趋势。用以弥补贸易赤字的经济来源为国外投资,外国援助和旅游收入,每项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二、中国和坦桑尼亚经贸概况
中国与坦桑尼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坦桑尼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国。中国于1961年12月9日与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与桑给巴尔建交。坦、桑联合后,中国与坦桑尼亚将1964年4月26日联合日定为建交日。建交以来,中、坦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和坦桑尼亚于1965年2月10日签订两国政府间贸易协定。随着坦桑尼亚推行改革、实施经济自由化政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贸易稳步增长。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中坦贸易总额为4.743亿美元,同比增长66.9%。其中中方出口额3.0359亿美元,进口额1.7071亿美元。而2006年,中坦贸易总额增至5.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中国出口额3.8亿美元,进口额1.5亿美元。中国对坦桑尼亚主要出口粮食、车辆、纺织品、
轻工产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电器、钢材等,从坦桑尼亚进口干制海产品、生皮革、原木、粗铜和木质工艺品等。中国同坦桑尼亚之间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下图为从1995-2008中坦两国贸易逆差的柱形图:
注:蓝为中国从坦桑尼亚进口的量,
红为中国出口给坦桑尼亚的量,均以百万美元为单位,
三、中国对坦桑尼亚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与其它国家对坦桑尼亚贸易数额相比,中国对坦贸易的总额并不大,但包括货物品种相当广泛。在对坦桑尼亚出口的中国商品中,机电产品约占40%,其它各种日用品和服装鞋帽等中国的长项出口产品也在坦桑有良好的销路。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对坦桑的出口产品普遍技术含量偏低,多数是面向大众的低档产品,仅在价格和实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