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发“⼗⼤创新”“⼗强产业”“⼗⼤扩需求”2022年⾏动计划!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4⽉6⽇,⼭东省⼈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印发“⼗⼤创新”“⼗强产业”“⼗⼤扩需求”2022年⾏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数个⽂件与能源相关,⼀起构成了庞⼤的⼭东能源⾏动计划。
其中《“⼗⼤扩需求”2022年⾏动计划基础设施“七⽹”2022年⾏动计划》的“能源保障⽹”⽅⾯提出⼯作⽬标:到2022年年底,电⼒总装机达到1.8亿千⽡左右,其中,新能源和可再⽣能源发电装机7000万千⽡以上。全年煤炭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左右,天然⽓供应量260亿⽴⽅⽶左右。全年完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以上。
与能源相关的⾏动计划内容具体如下:
“⼗强产业”2022年⾏动计划
——新能源产业2022年⾏动计划
⼀、⼯作⽬标
推进产业体系建设。育成1个千亿级产业集,5-6个百亿级产业集,打造⼀批具有全国乃⾄全球影响⼒的知名品牌,初步建成竞争⼒强、特⾊鲜明、优势突出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主要任务
(⼀)统筹布局,打造六⼤重点产业链。
1 . 实施强链补链专项⾏动。紧贴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布局,突出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核电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等六⼤产业链,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形成产业链龙头⾻⼲企业、主要配套企业、补短板突破环节、锻长板重点领域等系列清单,构建“1张图谱+N张清单”的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全⾯提升。(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
2. 做⼤做强优势企业。创新“领航+⾻⼲”合作模式,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联动协同发展。⽴⾜打造“国和”等先进三代核能基地,推动国家电投核能总部、中核⼭东区域总部实体化运营。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较为薄弱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海上风电主机、氢能及燃料电池核⼼装备等,精准招引⼀批“填空型”企业和“补充型”项⽬。重点推动吉利欣旺达动⼒电池制造、上海电⽓整机制造、亿华通燃料电池动⼒系统⽣产制造等项⽬开⼯建设,全⼒推进⼀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明阳智能200台8-
15MW整机制造项⽬、东德实业氢燃料电池罗茨式氢⽓循环泵研发及产业化等项⽬建成投产。(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配合单位:省⼯业和信息化厅)
(⼆)创新引领,增强产业核⼼竞争⼒。
3.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原则,聚焦氢能、储能等重点领域,引导和⽀持优势企业单位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技术攻关。持续推进燃料电池、锂离⼦电池等领域科技攻关⼒度,实施电能质量治理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氢能电源系统研发、新型锂电池包的热管理关键技术研发等8项重⼤产业攻关,形成⼀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技术、新⼯艺、新产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科技厅、省能源局)
4. 加快重⼤创新平台建设。通过绩效评价等举措,加强省级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等新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建设,⾼质量推进⼭东能源研究院建设,尽快打造成为集前沿技术研发、⼈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体的国际⽔平新型研发机构。聚⼒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端⼈才培养、科研创新试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重⼤成果输出平台。(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三)提速扩容,加快推进重⼤项⽬建设。
青岛汽车5. 全⼒推动项⽬落地。⽤好重点项⽬督导服务平台资源,集聚优势资源、集中⼈员⼒量,强化主动服务、强化综合协调、强化督促指导,倒排⼯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60个省重点项⽬建设,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80亿元。(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6. 健全完善重⼤项⽬库管理。建⽴动态管理、⽉报调度征询制度,重点推动⼤⾦重⼯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项⽬、华能⼭东⽯岛湾核电⼚⾼温⽓冷堆核电站⽰范⼯程、青岛美锦氢燃料电池商⽤车零部件⽣产项⽬等25个产业重⼤⽀撑项⽬建设,定期动态调整,提⾼在库项⽬质量。(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四)集聚发展,培育壮⼤产业集和领军企业。
7. 持续做强“雁阵形”产业集。推动新能源产业向产能利⽤充分、配套体系完善的地区集聚,指导相关市因地制宜打造特⾊产业集,重点推动青岛、烟台、济宁、泰安、德州、聊城等6⼤新能源产业“雁阵形”集发展。⽴⾜⼭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基础,聚⼒打造以潍坊、淄博为龙头的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集和以聊城、济宁为龙头的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持枣庄建设锂电产业集,年度新培育1-2家储备集,争取⼊选纳库。2022年年底,新能源产业“雁阵形”集年营业收⼊⼒争达到3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00家,重点⾻⼲企业技术研发投⼊占⽐达到5%左右。(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8. 构建完善领军企业培育体系。引导资源集聚,持续培育壮⼤⼀汽解放、⼭东核电、格瑞德、双⼀科技等新能源产业领航型企业,年营业收⼊总额达到600亿元。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合⼒培优⼯作机制,优选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潜⼒企业,建⽴重点培育库,强化财税、资⾦、⼟地、技术、⼈才等要素保障,推动潜⼒⾻⼲企业尽快成长为领航型企业。(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五)优化提升,持续推进集化园区化发展。
9. 打造⼀批⾼端绿⾊低碳产业园区。加快青岛市新能源汽车集聚区、青岛市氢能产业园、烟台市海阳核电装备制造⼯业园区、烟台市中国北⽅风电母港、淄博氢能产业⽰范园区、淄博市军民融合国防动⼒电源产业园、泰安市泰开智能输变电产业园、聊城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对园区重点企业、重⼤项⽬、⼈才招引等⽅⾯的⽀持⼒度,形成“领军企业+产业集+特⾊园区”协同推进模式。⿎励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使⽤新能源和可再⽣能源电⼒、新能源园区交通、氢能热电联供等清洁能源综合应⽤系统,试点建设新能源绿⾊低碳产业园区。(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六)梯次培育,打造产业特⾊优势品牌。
10. 挖潜提升品牌价值。围绕研发创新、设计创意、⽣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制定品牌发
展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重点培育⼭东核电、台海玛努尔、⼤⾦重⼯、巨涛、潍柴新能源、中通客车、东岳未来氢能、⽕炬、泰开、瑞福、奥扬科技、冰轮环境等具有核⼼竞争⼒的国际知名品牌。挖
掘“专精特新”,培育“单项冠军”,形成⼀批技术先进、竞争⼒强、成长性好的新品牌。(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11. 着⼒打造产业地标。指导相关市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布局,建设中国氢⾕(济南)、东⽅氢岛(青岛)、“国和”先进三代核能基地(烟台)、中国北⽅锂电之都(枣庄)等具有鲜明特⾊和集聚实⼒的产业“地标”,提升⼭东省新能源产业品牌影响⼒和竞争⼒。(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配合单位:省⼯业和信息化厅)
(七)市场驱动,加快产品推⼴应⽤。
12.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应⽤。以⼭东省海上风电基地、海上光伏基地、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体化基地、核电基地等开发建设为契机,⼤⼒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装备产业,实现就地就近配套、融合聚集发展,提升产业本地化率。(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配合单位:省⼯业和信息化厅)
13. 放⼤试点⽰范引领作⽤。启动⾸批可再⽣能源制氢⽰范、第⼆批新型储能⽰范项⽬,推动新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设施,⽀持枣庄储能产业基地项⽬建设,不断提升氢能及燃料电池、新型储能装备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平,形成先发优势。积极争创国家能源领域⾸台(套)重⼤技术装备,重点推⼴CCUS、柔性输电、液流电池等50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配合单位:省⼯业和信息化厅)
(⼋)固本强基,健全完善产业⽀撑体系。
14. 完善“互联⽹+”充电设施建设。推动⼭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充电运营企业平台信息共享,实现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张⽹”,2022年年底,全省公共、专⽤充电站保有量达到6000座以上,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4万台以上。(牵头单位:省能源局;配合单位:省⾃然资源厅)
15. 构建城际交通氢能加注⽹。坚持“车站联动”,在氢⽓资源丰富、应⽤场景成熟的区域,优先布局建设加氢站,依托济
15. 构建城际交通氢能加注⽹。坚持“车站联动”,在氢⽓资源丰富、应⽤场景成熟的区域,优先布局建设加氢站,依托济青⾼速服务区,建设⾼速公路氢⾛廊。2022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加氢站30座,⽇供氢能⼒达到2.8万公⽄。(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
三、推进措施
(⼀)加强组织协调。
16 . 发挥新能源产业专班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突出重点项⽬建设、“雁阵形”产业集和领军企业培育、重⼤产业攻关,进⼀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协调推进机制,建⽴⼯作台账,明确预期⽬标、责任分⼯、⼯作措施、完成时限等,定期调度和协调解决⼯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落实配套政策。
17 . ⽀持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将⼭东省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022年年底,对2022年符合条件的⾮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最⾼补贴5.04万元/辆,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最⾼补贴6.48万元/辆。扩⼤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新能源汽车配备⽐例,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例不低于30%;重点区域巡游出租汽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例不低于30%,⿎励⽹络预约出租汽车使⽤新能源汽车,环卫、邮政快递新增及更新为新能源汽车⽐例不低于10%。(牵头单位:省⼯业和信息化厅、省机关事务局、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省财政厅)
18 . ⽀持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将独⽴占地的公共充换电站纳⼊国⼟空间详细规划,按照公⽤设施
营业⽹点⽤地明确⼟地供应⽅式和流程,⽀持采⽤租赁⽤地⽅式建设公共充换电站。(牵头单位:省⾃然资源厅;配合单位:省能源局)全省新建的⼤型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共⽂化娱乐场所停车场,配套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车位占总车位的⽐例达到15%以上,相关部门据此进⾏竣⼯验收。(牵头单位:省⾃然资源厅、省公安厅;配合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优化⾼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布局,在省内主要⾼速公路服务区原则上按照50公⾥间距建设充电设施;提⾼省内⾼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公共充电站(桩)管理维护⽔平,确保充电桩公共服务平台在线率不低于95%,⽀持通过合作经营等模式降低充电设施运营成本。(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省能源局、国⽹⼭东省电⼒公司)
19 . 提升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平。全省新建居民⼩区停车位100%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验收;在⽼旧⼩区改造中,对具备条件的⼩区增加停车位,建设充电桩。⿎励居民⼩区采⽤有序充电模式,⽀持出台充电设施建设、使⽤等标准⽂件,引导充电设施健康、有序发展。(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单位:省⾃然资源厅、省能源局)
20 . ⽀持氢能混合场站建设。推动在⾼速服务区、港⼝码头、⼯矿⼚区及公路沿线建设氢/油、氢/⽓、氢/电混合场站。⽀持利⽤符合条件的加油站、加⽓站、充电站等站点⽹络改扩建成具有加氢功能的能源合建站,在符合已有管理规范和安全条件前提下,对不新增⽤地的,⽆需另⾏办理加氢站规划选址
⼿续。(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省⾃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加强督导评估。
21 . 强化⼯作督促和业务指导。建⽴报告评估⼯作机制,各有关市及时跟踪监督、按期报送重点项⽬、重⼤产业攻关、重要园区建设⼯作进展,定期对⾏动计划实施情况开展督导评估,抓好评估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
“⼗⼤扩需求”2022年⾏动计划
基础设施“七⽹”2022年⾏动计划
——能源保障⽹
⼀、⼯作⽬标
到2022年年底,电⼒总装机达到1.8亿千⽡左右,其中,新能源和可再⽣能源发电装机7000万千⽡以上。全年煤炭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左右,天然⽓供应量260亿⽴⽅⽶左右。全年完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以上。
⼆、主要任务
(⼀)加快清洁能源“五基地两⽰范”建设。
(⼀)加快清洁能源“五基地两⽰范”建设。
1 .海上风电基地。全⾯推进省管海域场址开发,开⼯渤中A、B1、B2和半岛南U1、U2、V等项⽬,装机规模540万千⽡,建成200万千⽡;启动国管海域渤中E和半岛北K、L、M1等项⽬前期⼯作,装机规模460万千⽡。完成年度投资462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海洋局、国⽹⼭东省电⼒公司)
2 . 海上光伏基地。以东营、烟台、青岛等市附近海域为重点,加快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开发,开⼯HG14、HG21、HG37等项⽬,装机规模300万千⽡左右,建成150万千⽡左右;启动HG32等项⽬前期⼯作,装机规模300万千⽡以上。开展华能半岛南抗风浪项⽬、⼭能渤中抗浮冰项⽬等漂浮式海上光伏⽰范,装机规模10万千⽡。完成年度投资93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然资源厅、省海洋局、国⽹⼭东省电⼒公司)
3 . 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体化基地。以潍坊、滨州、东营等市盐碱滩涂地为重点,开⼯鲁北智慧产业园源⽹荷储⼀体化、海化潍坊源⽹荷储⼀体化、国电投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等项⽬,装机规模500万千⽡左右;建成华润东营、潍坊滨海风光储智慧能源⽰范基地⼀期等⾸批项⽬,装机规模300万千⽡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54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国⽹⼭东省电⼒公司)
4 . 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以济宁、枣庄、菏泽等市采煤沉陷区为重点,开⼯台⼉庄源利新能源农牧光互补、华能东明县马头镇农光互补发电等项⽬,装机规模65万千⽡;建成晴阳新能源滕州农光互补项⽬,装机规模15万千⽡;启动华电滕州光伏发电等项⽬前期⼯作,装机规模20万千⽡。完成年度投资12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国⽹⼭东省电⼒公司)
5 . 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加快海阳、荣成、招远等核电⼚址开发,开⼯海阳核电⼆期⼯程3号机组,装机125万千⽡;推进国和⼀号⽰范⼯程建设,装机300万千⽡;建成荣成⾼温⽓冷堆⽰范⼯程,装机20万千⽡;争取招远核电⼀期、荣成⽯岛湾扩建⼀期等⼯程具备上报核准条件,装机480万千⽡。积极推进海阳核电跨区域核能供暖研究论证等相关⼯作,适时启动⼯程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30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然资源厅、省⽣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海洋局、国⽹⼭东省电⼒公司)
6 . 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范。坚持“⼀县⼀策”,组织编制70个国家试点县规划建设⽅案,总规模3000万千⽡左右。总结推⼴沂⽔县、诸城市等整村规模化开发建设经验,形成集中汇流送主⽹、就地就近消纳等开发利⽤模式,加快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开⼯规模500万千⽡,建成300万千⽡以上。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国⽹⼭东省电⼒公司)
7 . “百乡千村”绿⾊能源发展⽰范。加快安丘市辉渠镇等88个乡镇、沂⽔县诸葛镇东河西村等668个村⾸批标杆建设⼯作,推进太阳能、⽣物质能、地热能等综合开发利⽤,打造农村地区⽤电、供暖、炊事清洁⽤能新模式,建成50个左
右“标杆乡镇”、500个左右“标杆村”。(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国⽹⼭东省电⼒公司)
(⼆)增强电⼒供应链。
8 . 加快煤电机组更新改造。⼤⼒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实施华能⾟店等200万千⽡以上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华能⽩杨河等200万千⽡以上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华能⼋⾓等200万千⽡以上煤电机组供热改造项⽬,完成改造机组总规模达到600万千⽡以上,提升电⼒系统调节能⼒80万千⽡以上,增加⼤机组供热⾯积300万平⽅⽶以上。坚持“替代优先、先⽴后破”原则,采⽤“上⼤压⼩”“上新压旧”“上⾼压低”⽅式,合理布局建设⼤型⾼效燃煤机组,开⼯⼤唐郓城第⼆台机组,建成投运华能董家⼝等项⽬,启动华能德州等项⽬前期⼯作,关停退出⼩煤电机组200万千⽡以上,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45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家能源局⼭东监管办、国⽹⼭东省电⼒公司)
9. 启动燃⽓机组⽰范⼯程。开⼯华电青岛、华电章丘、华能烟台、华能泰安、⼤唐青岛等480万千⽡
左右9F级重型燃机和枣庄丰源、华电东营等60万千⽡左右分布式燃机项⽬;推动滨州鲁北等“风光燃储⼀体化”配套燃机项⽬建设,装机规模20万千⽡左右;启动华能黄台、青岛聚能莱西等9F级重型燃机项⽬前期⼯作,装机规模180万千⽡左右。完成年度投资38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家能源局⼭东监管办、国⽹⼭东省电⼒公司)
10. 有效扩⼤“外电⼊鲁”规模。加快推动“陇电⼊鲁”新通道获得国家核准,开⼯⾸批600万千⽡配套电源项⽬;统筹推进鲁固直流通道千万千⽡级“风光⽕储”⼀体化电源基地规划建设,建成⾸批300万千⽡配套风电项⽬;协调加快昭沂直流通道配套电源项⽬建设,投产规模200万千⽡以上。加⼤跨省区送受电计划和政府间购售电协议落实⼒度,接纳省外电量1200亿千⽡时左右。(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国⽹⼭东省电⼒公司)
11. 增强电⽹⽀撑能⼒。完善电⼒主⼲⽹架,开⼯乐平、惠民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等⼯程;建成郓城、栖霞等500千
11. 增强电⽹⽀撑能⼒。完善电⼒主⼲⽹架,开⼯乐平、惠民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等⼯程;建成郓城、栖霞等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登抽蓄500千伏送出等⼯程;启动汶上、巨峰等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华电章丘等500千伏送出,⾼地、银海等500千伏输变电⼯程前期⼯作。完成年度投资5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国⽹⼭东省电⼒公司)
12. 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重点建成绿能东明、三峡庆云⼆期、华润东营等⼀批项⽬,装机规模100万千⽡;开⼯建设济宁废弃矿井压缩空⽓储能项⽬,积极推进泰安盐⽳压缩空⽓储能项⽬建设,推动新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设施,⽀持枣庄储能产业基地项⽬建设。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0万千⽡以上。完成年度投资40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国家能源局⼭东监管办、国⽹⼭东省电⼒公司)
13. 加快抽⽔蓄能电站建设。开⼯枣庄庄⾥项⽬,装机规模100万千⽡;推进泰安⼆期、⽂登、潍坊等项⽬建设,装机规模480万千⽡;建成沂蒙项⽬,装机规模120万千⽡;启动五莲街头、莱芜船⼚等项⽬前期⼯作,装机规模200万千⽡。完成年度投资32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然资源厅、省⽣态环境厅、省⽔利厅、国⽹⼭东省电⼒公司)
(三)稳固煤炭供应链。
14. 稳定煤炭供应。以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智能化⽔平⾼“三类煤矿”为重点,积极释放先进产能,核增滨湖煤矿产能40万吨/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增产保供,煤炭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左右;推进万福煤矿及选煤⼚项⽬建设,建设规模180万吨/年;加⼤省外煤炭资源开发,引导省内重点⽤煤企业与省外开发煤矿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调⼊能⼒保持在2.7亿吨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1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国资委)
15. 完善煤炭储备体系。按照“不混淆、不增地、不增线、不增⼈、不亏损”原则,加快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建设,开⼯济三泗河⼝港储配煤基地、兖矿泰安港公铁⽔联运物流园(⼀期)等项⽬;建成鲁西煤炭储配基地、鲁北煤炭储配基地⼆期等项⽬,新增煤炭储备能⼒530万吨。⿎励引导社会资本建设煤炭储备设施,增强社会储备能⼒。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确保达到1300万吨、⼒争达到1500万吨,社会储备能⼒确保达到2000万吨、⼒争达到2400万吨。完成年度投资151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委、省国资委)
(四)完善油⽓供应链。
16. 提⾼天然⽓接卸能⼒。围绕打造千万吨级LNG接卸基地,加快推进中⽯化⼭东LNG三期、国家管⽹龙⼝南⼭、中⽯化龙⼝、保利协鑫烟台西港等项⽬建设,在运在建LNG接收站年接卸能⼒达到2500万吨。完成年度投资40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
17. 完善油⽓输送⽹络。⽴⾜构建“⼀⽹双环”输⽓格局,开⼯⼭东环⽹东、北⼲线等项⽬,推进⼭东环⽹南、西⼲线建设,建成中俄东线德州⾄泰安段,天然⽓管道⾥程达到7000公⾥以上。加快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设,开⼯黄岛⾄潍坊管道,建成董家⼝⾄东营、⽇照港⾄京博管道,原油、成品油管道⾥程分别达到5200公⾥、2600公⾥。完成年度投资76亿元。(牵头单位:省能源局)
18. 加强油⽓储备能⼒建设。推进烟台港西港区省级储⽓设施建设,建成中原⽩9地下储⽓库、济南南
曹范LNG调峰储配站⼆期⼯程,启动董家⼝LNG储备基地项⽬前期⼯作,政府储⽓能⼒达到2.1亿⽴⽅⽶。推进董家⼝港区原油商业储备库、裕龙岛项⽬配套岛外油库项⽬,建成胜利油⽥新东营原油库等储备库⼯程,启动⽇照港油品码头油库四期⼯程项⽬前期⼯作,原油储备设施规模达到7500万⽴⽅⽶。完成年度投资51亿元。(牵头单位:省发展改⾰委、省能源局、省粮⾷和储备局)
(五)守牢⾏业安全⽣产底线。
19. 加强煤矿安全⽣产。以专项整治三年⾏动为抓⼿,严格联系包保、驻矿监管、安全巡查等制度落实,加⼤“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度,每季度组织开展重⼤风险分析研判和预警管控,全⾯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加快推进“电⼦封条”建设,实现出⼊井⼈员、矿井⽣产状态等远程监测“全覆盖”。深⼊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建成鲍店、付村等⾸批国家级智能化⽰范矿井,⽣产能⼒90万吨/年以上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建成智能化采煤⼯作⾯100个以上,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75%以上。(牵头单位:省能源局、国家矿⼭安全监察局⼭东局)
20. 加强油⽓管道保护。集中开展⽼旧管道和⾼后果区专项整治攻坚⾏动,推进管道“以旧换新”⼯程,加快推进东黄复线、鲁宁线等⽼旧管道改造项⽬,完成鲁宁线曲⾩段改线建设。制定油⽓管道智能化建设实施⽅案,加快推进分布式光纤预警、在线泄漏检测与定位、5G巡线、视频天⽹等智能化系统建设,中俄东线、⼭东天然⽓环⽹等新建管道实现智能化同步设计、同步施⼯、同步投⽤;实施鲁宁线
、鲁皖线等在役管道数字化恢复和泰青威管道提升改造等⼯程;建⽴全省油⽓管道数字地图和全省油⽓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推动⼈员密集型⾼后果区视频监控建设,年底前实现100%全覆盖。(牵头单位:省能源局、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