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02!技朮论1石T ECH NIC FORUM
「"
新能源汽车氢气加注过程的模拟
Simulation of Hydrogen Filling Proces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夏婉扬I王旭敏$王豫彳毕诚I
XIA Wan-yang et al
1•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3•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48
S
P E C
I A
L
P U R P O S E
V
E
H
C
L 摘要:高压储氢罐在新能源汽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而车用氢气需满足里程及安全性的
要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的氢气加注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气体状态方程以及传热理论,建立了充气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求出解析解,并通过
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双区双温集总参数模型。在对模型进行修正与验证后,使
响。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参数均会对罐内温度与压力变化造成较大影响,其中充气速率与
进气温度为关键影响因素。为此,特选取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这2个参数来讨论其参数变
化对充气过程的影响。最后基于以上的参数研究,给出合适的充气建议。
关键词:氢气充气过程双区模型解析解
Abstract High pressure hydrogen storage tank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new
energy vehicles,and vehicle hydrogen need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ileage and
safety.How to achieve safe and efficient hydrogen filling is the main problem at present.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energy,gas equation of state
and heat transfer theor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harging process is established,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obtained,which is simulated by Matlab/Simulink.A lumped
parameter model with two zones and two temperatures is established on the real platform.
After the mod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del,a two zone two temperatur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mbient temperature,inlet temperature,inflation rate and
initial pressure on the inflation proce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four paramete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the tank,and the charging rate and inlet
temperature are the key factors.For this reason,the two parameters of inflation rate and
intake temperature are selecte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ir changes on the inflation
process.Finally,based on the above parameters,the appropriate inflation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 hydrogen;charging process;two zone model;analytic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U4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226(2021)05-0058-05
第一作者:夏婉扬,女,1992年
生,助理实验师。
1前昔
车用氢气必须满足质量密度、体积密度以及行驶里
程的要求。为了满足车用,现在储氢罐额定压力可以达到
35~70MPa[1];相对的,加氢站的加氢压力则要达到40~75
MPa。对于加氢站而言,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的氢气加注,是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车载高压储氢罐快充过程复杂,在满足行驶条件和安全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充入
尽可能多的氢气,并且还能控制在规定的压力、温度等条件下[231O 充入氢气的速率越大,罐内热效应越大,会使得达到相同最终压力时氢气密度减小,从而严重影响储氢能力;而温度的升高也会使得氢气爆燃倾向增大,严重影响氢气的安全性。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发布的SAE J2601加注标准,其工作原理是:先通过试验将不同充气条件下的充气速率、充气时间等参数绘制成数据表;然后在加氢站加注之前,根据环境温度、初始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在表中查出相应的充气速率和时间,并基于此进行加注。
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环境因素的多变使得数据表很大,且也难以涵盖所有情况;另一方面,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加注,无法对过程进行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无法第一时间进行修正。因此,研究人员就提出一种MC法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罐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来控制整个充气过程[41。但是,由于MC法中的假设条件为罐壁温度与气体温度相等,因此其计算准确性有待提高,这也是国内外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等建立双区双温集总参数模型(简称“双区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对影响车载储氢罐内氢气温升的因素进行研究,以保证在达到目标压力时,内部氢气温度不超过85°C。
2模拟方法
本文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充气过程的双区双温模型,并使用实际气体参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将得出的数值解与解析解以及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与可用性。
2.1模型的建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R s Tn(1)式中,P为罐内压力;V为储氢罐体积;检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罐内氢气温度;n为气体的摩尔量,其中n=m/M H2,m为罐内氢气质量,M h2为氢气的摩尔质量。
在高温与低压状态下,由于分子体积与分子间作用
力可以忽略,因此实际气体可以当做理想气体处理。在本
模型中,随着充气过程的进行,氢气从低压状态变为高压
状态,不符合理想气体的简化条件,因此需要使用实际气
体。本文中使用压缩因子Z将理想气体转变为实际气体;其
中,压缩因子Z使用NIST数据库进行调用。
罐内氢气温度T可表示为:
T=Q/mc v(2)
式中,Q为罐内输入氢气能量与罐壁换热之和,均可用
Q=(T—T”)aA计算,其中T”为罐壁温度,为罐内氢气与罐
壁的换热系数,A为罐壁内表面面积为定容比热容。
通过计算得到罐内氢气温度后,便可通过气体状态
方程求得罐内氢气的压力与罐壁的温度变化情况。
2.2模型验证
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需将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
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初始条件使用文献中试
验的参数,以保证试验与模拟的一致性。其中,初始压力
为2MPa,环境温度为20C,进气温度为10°C,充气速率分
别为41g/s和19g/s。绘制出的氢气温度对比曲线如图1、
2所示。
表1双区双温模型的相关参数⑸
充气速率,g/s41,19罐体容积,m30.15
初始压力,MPa2罐壁比热容,J/(kg・K)902
进气温度,C10罐壁质量,kg64.77
环境温度,C20
气体与罐壁换热
系数f W/(m2-K)
70
罐体总长,mm1652
罐壁与环境换热
系数f W/(m2-K)
6
罐体外半径,mm200初始温度,C同环境温度
罐体内半径,mm188罐壁温度,同环境温度
S
P
E
C
I
A
L
P
U
R
P
O
S
E
V
E
H
I
C
L
E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双区双温模型数值解与试验
数据中温升曲线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是,由于数值解
在初期快速升温阶段中升温速度更快,导致曲线整体处于
试验数据上方;而在平缓升温阶段,数值解更趋于水平,最
K202!技朮论1石T ECH NIC FORUM
「"
终温升阶段两者差距不大。从充气速率数据来看,41g/s时
最终温差约为5.8°C,偏差8.8%;19g/s时最终温差约为
2.4°C,偏差4.2%。因此,该双区双温模型基本符合试验结
果。
S
P E C
I A
L
P U R P O S E
V E H
I C
L E
60
40
20
102030 4050 60
时间,S
100―•—试验值
—模叔值
图141g/s数值解与试验数据对比
80
70
60
50
40
30
10
120
20
20406080100
时间,S
-♦一试验值
-•一模拟值
图219g/s数值解与试验数据对比
3模拟结果与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和初始压力非人为所能控
制,环境温度代表了该地区与季节的不同,初始压力则代
表了罐内残余氢气量。因此,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成为影
响罐内氢气温升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3.1进气温度对充气过程的影响
氢气加注可以分为预冷和非预冷。预冷指在氢气充入
储氢罐之前,提前将氢气冷却到一个指定温度,然后将低
温氢气输送进储氢罐。预冷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充气过程中
的温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值,从而保证充气过程的安全,
提高充气性能。进气温度取-10°C、0°C、10C和20°C,其他参
数如表1所示,达到目标压力35MPa时停止充气。得到的双
区双温模型数值解如图3所示。
图3不同进气温度下罐内氢气温升曲线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其他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
气温度的高低不会影响罐内氢气温度的变化趋势,总体都
是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升温阶段与平缓升温阶段。进气温
度的不同对于充气过程的影响主要在快速升温阶段的升
温速度与持续时间。在双区双温模型中,罐内氢气能量的
来源主要是输入氢气的能量。由于输入氢气带来的能量与
进气温度、定压比热容和充气速率成正比,则进气温度越
大,每秒钟输入的能量就越大。在充气速率一定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也就越快;同时,快速升温阶段的时间也会随进
气温度的升高而略微延长。在-10时,快速升温阶段大约
持续15s;而在20时,持续时间约为20s。因此,当氢气升
温达到拐点开始趋于平缓时,进气温度越高,平缓温度也
就越高,导致罐内最终压力变高,储氢罐就会更早达到目
标压力,充气提早结束,实际充入氢气质量偏少。从数据中
分析来看,本案例中进气温度提高10°C,会导致充气提前
2s结束。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氢气的预冷是很有必要的。当环
境温度较低时(如0C),即使不采用预冷措施(此时进气温
度也为0°C),最终温度也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如本案例中的20C),如果不进行预冷操作,那么温升会达到83.6°C,即最终温度为103.6°C,远高于安全温度;如果将氢气预冷至0再进行充气,最终温度就会降至83.6C,刚好低于安全温度。
3.2充气速率对充气过程的影响
充气速率决定了加注时间的长短,一般认为加注时间在3〜5min区间内比较合适。充气速率分别取20g/s,40g/s、60g/s和120g/s,其他参数如表1所示,在达到目标压力35 MPa时停止充气。由此得到的双区双温模型数值解如图4所示。
-200 204060 80100120 140160
时间,S
图4不同充气速率下罐内氢气温升曲线
从图4中可以看出,充气速率越大,充气完成时的最终温度越高。这是因为在进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充气速率的增加将导致每秒钟输入的能量急剧增大,使得初期快速升温阶段中温度升高过快。虽然充气速率的增加同时也使充气时间显著减少,但减少的时间主要为后期的平缓升温阶段,且快速升温阶段对于最终温度的影响更大,因此最终的结果还是充气终了温度升高。
因此,在选择充气速率时,不能为了追求高效而无限度取大值。在本案例中,充气速率为60g/s时,最终温升约为67.7°C,即最终温度为87.7C,已超过安全标准85C,因此应取小于60g/s的充气速率值。
3.3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对充气过程的共同影响
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的取值如表2所示,其他参数与上述参数研究相同。得到的温升与压力曲线如图5和图6所
不。
表2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变化条件
a从0g/s匀速升至60g/s从-10匀速升至20
b从0g/s匀速升至60g/s从20匀速降至-10
c从60g/s匀速降至0g/s从-10匀速升至20
d从60g/s匀速降至0g/s从20匀速降至-10
o
o
o
o
o
o
O
8
7
6
5
4
3
2
0 20406080100120
时间,S
图5变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下的温升曲线
从图5中可以看出,当充气条件为c和d时,初期较快的
充气速率决定了温度快速升高,且进气温度越高,温升越
快。但在条件d时,由于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不断下降,罐
内氢气温度很快达到最高值,约71.2,然后快速下降;而
在条件c时,进气温度的升高抵消了一部分充气速率对温
升的影响,因此在快速升温后曲线趋于平缓,温度的波动
在3以内。而当充气条件为a和b时,充气速率从0g/s开始
增长,因此初期温升较小;在条件a时,充气速率与进气温
度同时增长,因此罐内温度在充气过程中几乎呈直线增
加,且没有放缓趋势;而在条件b时,由于进气温度的不断
降低,即使充气速率在后期增长到很大,温度也并没有出
现大幅度升高,而是在80s后趋于平缓。在这4种充气条件
中,温度变化较为稳定的是条件b与c,即充气速率与进气温
度变化趋势相反。
考虑到该储氢罐的额定压力为35MPa,因此必须考虑
图6中的压力曲线。当充气条件为a与b时,压力升高速率由
S
P
E
C
I
A
L
P
U
R
P
O
S
E
V
E
H
C
L
S P E C I A L
P U R P O S E
V E H I C L E
K
202!技朮论1石 T ECH NIC FORUM
「
"慢到快,约在98 s 时达到35 MPa ,且两条曲线之间相差不
大,最终压力差为1.1 MPa ;而当充气条件为c 和d 时,压力升
高速率由快到慢,约在52 s 时达到35 MPa ,曲线也几乎重
合。因此,在本案例中,可以认为充气速率是影响罐内压力
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进气温度对罐内压力的影响不大。
60
50
40
3020
20
40
60 80 100 120
时间,S
图6改变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下的压力曲线
m d l A I
・-R
出结合图5、6来比较温升较为稳定的条件b 与条件c 。条件
b 约在98 s 处达到额定压力35 MPa ,此时温度约为58.5°C ;
条件c 约在52 s 处达到35 MPa ,此时温度约为55.0°C 。对比两
种条件下的充气时间与温度,不难看出条件c 下的充气结
果优于条件b 。但是,条件c 相比条件b 的弊端在于,在达到35
MPa 时,条件c 还处于小幅温升阶段,如果充气时间不够精
确,那么就会造成最终温度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而在条件
b 下,目标点的温度在前后2秒内差距小于0.2°C,更为平稳。
综合这2个参数对充气过程的影响来看,可以通过使
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反向变化,增加参数间的制约作用来武汉汽车
得到较为稳定的温升曲线。其中,为了缩短充气时间,可以 适当提高充气速率;为了降低温升,可以适当降低进气温
度。
4结语
本文主要从数值计算方面对高压储氢罐的充气过程
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分析角度,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能
量守恒定律、气体状态方程以及传热理论对充气过程进行
分析;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建立双区双温集
总参数模型,并调用NIST 数据库输入压缩因子乙实际定压
比热容c ”和定容比热容q 来修正,使模型更贴近于实际充气 过程;修正后选用文献中的初始条件,使用双区双温模型
对充气过程进行模拟,并与解析解以及实验数据对比,完 成模型的验证工作。最后,使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充气参数
(环境温度、进气温度、充气速率、初始压力)对充气过程的
影响,并选取其中2个关键因素(进气温度与充气速率)综 合分析了它们对罐内温升的影响规律。通过上述研究,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
a. 通过将双区双温模型的数值解与解析解以及试验数
据进行对比,可以证明该模型适用于高压储氢罐充气过程 的模拟;
b. 通过研究不同充气参数对充气过程的影响发现,所
选充气参数均对罐内温度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较高的
环境温度与进气温度,较快的充气速率以及较低的初始压 力,均会导致最终温度较高。此外,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的
升高均会使充气时间减少,而初始压力下降会使充气时间
增加,其中充气速率与初始压力对充气时间的影响更大;
c. 通过研究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变化对充气过程的共
同影响发现,在充气速率与进气温度反向变化时,罐内温
升曲线更为稳定;当充气速率取较大值时,无论进气温度 怎么变化,总是更容易达到额定压力。
参考文献
[1] H-Barthelemy, M-Weber, F-Barbier. Hydrogen storage: Recent
improvements and industrial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7, 42(11):7254-7262.
[2] R-Ortiz Cebolla, B-Acosta, et al. Hydrogen tank first filling experiments
at the JRC-IET GasTeF fac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4, 39(11):6261-6267.
[3] Jesse Schneider, Graham Meadows, et al. Validation and sensitivity
studies for SAE J2601, the light duty vehicle hydrogen fueling
standard[C]. SAE Technical Paper, 2014, 2014-01-1990.
[4] Steven Mathison, Ryan Harty, Joseph Cohen, et al. Application of MC
method-based H2 fueling[C]. SAE Technical Paper, 2012, 2012-01-1223.
[5] Lei Zhao, Yanglei Liu, Jian Y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hydrogen vehicle cylinder during refuel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 ydrogen Energy, 2010, 35(15):8092-8100.
收稿日期:2020-12-2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