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级农艺师郑渝。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新京报讯(记者⽥杰雄)4⽉17⽇,在北京举⾏的“新发展格局与‘⼗四五’⼤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继续进⾏。在下午的“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平⾏论坛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级农艺师郑渝在解读近期北京市《关于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案》中提到的“⽥长制”时,特别提到,落实“⽥长制”是为了保护、利⽤、建设好北京150余万亩永久基本农⽥。
“北京的耕地不能再少了。”郑渝在介绍北京“⽥长制”背景时提到,除了为落实中央耕地保护要求和落实⼭⽔林⽥湖草⽣命共同体理念之外,北京耕地保护实际也⾯临⾮常⼤的压⼒。据数据显⽰,新中国成⽴初期,北京耕地⾯积曾达910万亩,但到2019年,耕地⾯积减少⾄166万亩。⽽截⾄⽬前,耕地⾯积已不⾜160万亩。尽管近⼗年来,耕地质量总体提⾼,但耕地中低产⽥占⽐较⼤,资料显⽰,2018年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9,四分之三为中低产⽥。
“耕地保护存在压⼒这是现状,我们的政策就是要在压⼒⾯前,补⾜农业保护的动⼒。”郑渝介绍,“⽥长制”的⽬标,即是保护、建设、利⽤好151万亩永久基本农⽥和15万亩永久基本农⽥储备区。在优化农⽥布局、抓好农⽥保护、加强农⽥建设和农⽥管理的同时,强化农⽥利⽤,落实百万亩绿⾊粮菜⽣产任务,坚决遏制耕地“⾮农化”、防⽌“⾮粮化”。
北京现代论坛
新京报记者⽥杰雄摄影王颖
编辑唐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