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区的老工业区更新的探索
——以西安市纺织城地区为例
孟鑫
北京现代论坛摘要:人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城市近现代文明记忆的工业遗产便是其中别具特的一部分,然而面对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我国大量工业区出现衰败,出现老工业区住区日益破败,大量原住民不断外迁,人才无法实现集聚,工业区丧失原有的活力等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常态下,如何进行老工业区更新成为转型期的重要课题。工业区更新的困境不仅仅是产业的缺失和遗产破坏,更是工业社区团体的集体复兴。因此本文以西安纺织城地区为例,以期通过社区化的角度,从工业遗产的社区化和社区更新两部分,探讨老工业区整体更新的策略。
关键词:工业遗产社区更新空间重构无障碍设施
1背景
人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历史遗产,其中承载城市近现代文明记忆的工业遗产更别具特,相比人们对其他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业遗产成为市场经济下城市发展的“累赘”,不被人们普遍重视。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只有近百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正像我们曾经不文明地
对待古城古街一样,我们正在迅速毁掉工业时代留在中华大地上的遗产。随着20世纪60年代国际保护工业遗产运动的开始,人们逐渐发现近在咫尺的工业遗产的价值,而工业遗产保护的内涵也不短扩展至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因此,老工业区的整体更新和改造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我国近现代工业遗存非常丰富,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导向,建立了大量工业基地。而西安是我国“一五”期间布局的4个棉纺织基地之一,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基地。其工业遗存也相当丰富,而现代工业遗存集中成片的西安纺织城地区是西安工业遗存较为典型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上企业自身体制的原因,西安纺织城地区大多数企业陷入困境,随之而来的区域问题日益凸显。而现行许多工业区改造较多的注重工业遗存的物质价值而忽略了其特有的社会价值,因此,面对日益衰退的工业企业及其配套住区和设施,如何在结构性转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中保护好工业遗存,同时回失落的老工业区住区文化便成为新常态下老工业区更新的核心。
2老工业区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我国的工业遗产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伴随老工业厂区产生的是“企业办社会”下的老工业区住区,组成企业自治,产业单一、相对封闭的老工业区。老工业区住区作为时代体制的遗存,代表着我国一个时期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2.1工业衰退后老工业区面临的城市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及生活结构的变化,陈旧的老工业厂房及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的要求,且随着城市的扩展,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厂区占有大量平整完好的土地资源,因此,大量工业企业被外迁至城市边缘区,兴建新的厂房,有的产业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淘汰被迫转型或破产。伴随企业生产结构的转型,社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2.1.1物质结构性老化
伴随企业的衰败转型,其大量职工配套住区缺乏管理和维护,且因为高额的安置费用缺少市场化的更新改善,区域政府也因为企业外迁及破产导致的财政压力无力改善,因此老工业区住区呈现出基础设施陈旧、住房条件恶劣等住区结构。
2.1.2原住居民的流逝
现状窄化的就业空间、恶化的居住环境以及落后的配套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原住居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使得大量原住民在择优而居的心理下选择了离开。
2.1.3就业问题的凸显
因为企业的转型,大量职工面临失业的问题,而因单一产业构成,区域就业空间狭窄,企业的转型直接导致区域的衰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问题,
2.1.4居住人口以弱势体为主
生活空间的不断恶化,职业种类少,缺少就业机会等问题,致使区域年轻人多数外迁,而留下的居民多以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幼儿、低收入者以及残障者等社会弱势体。
2.1.5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更重要的是原本因地缘关系以及业缘关系而建立起的社会关系在逐步瓦解,区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慢慢地消失,社会关系日趋淡漠。
2.2相对封闭的环境如何面对市场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新型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在巨大的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压力下,新兴房地产业利用工业厂区面
积大、地块整齐、房屋征收事宜简单等进行较大收益的开发。相对的,开发难度大,收益较小的老工业区住区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市场机制下的老工业区更新,如何在市场的驱动下平衡遗产保护、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国内外老工业区更新的实践研究及问题分析
3.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国外诸多工业化大国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都颇费苦心。在国外工业遗产经历了从管理-保护-利用-区域更新的阶段变化。最典型的案例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在德国近现代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柱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重工业的衰败,鲁尔集团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与改造产业结构,将以煤铁化学制造为中心的重工业综合体,改造成集绿地、居民中心、物流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其中,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原为著名的蒂森(Thyssen)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1990年前后改建为大型主题公园,成为世界生态建设的典范。经过10多年的摸索,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在经济转型、人员转岗安置、环境建设、技术更新等方面,实现了区域的全面更新和转型。
3.2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
2006年4月1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诞生了一个中国工业遗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业共识性文件——《无锡建议》。这份建议首次在国内单独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此同时,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也有非常出的实践案例:北京的798工厂、上海的苏州路、杭州的杭印路49号、青岛的啤酒博物馆以及中山岐江公园等。它们在今天仍然活跃的事实,充分证明:作为近百年内才产生的近代现代文物,工业遗产因
为与现代社会的思维、审美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很大的再利用潜力。在北京,曾是中国电子
图3-1 德国鲁尔工业区
工业摇篮的北京798工厂,已化身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展示交易中心。在上海,曾是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见证的许多老厂房被规划为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焕生机。
西安也进行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比如位于西安市城东的陕西省钢铁,1965年成立占地900多亩(6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m2,上世纪末,走向衰败,2001年陕西省政府批准破产,同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策划收购陕钢,将旧厂房改造为华清分校的主教学区。其次,位于城北的大华纱厂是西安最早的现代纺织企业,始建于1935年,上世纪80年代,大华纱厂开始亏损,最终在2008年因为经营不善而申请政策性破产,2013年改造为集合现代社会城市的综合功能,定位为涵盖文化艺术中心、工业遗产博物馆、小剧场集、购物街区等城市生活多种功能、多样文化、多元消费的文化商业mall 。
现状存在的问题:
1) 保护与利用模式较单一和孤立,缺乏工业遗产与其所促成的社会组织、聚落形态变迁之间缺乏整体性思考;
2) 大众保护意识的缺失;由于公众身份认同的丧失,对于遗产保护本身也缺乏必要的文化认同,因此没有自觉保护的意识。
3) 市场化功利性突出,忽略其应承担的社会职能,因此市场效益和活力得不到发挥;
4) 保护与利用体系不完善;
3.3 西安纺织城地区的现状及问题
西安市纺织城,最早建于1953年,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有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西北第一印染厂等7家国有大型企业。1949-1959年,纺织业是陕西省的绝对支柱产业,为陕西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铸就了一时的辉煌。从20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国家产业政策优化调整,以国企为主导的传统纺织工业区竞争优势逐步减弱,
由于投
图3-2 大华1935
资不足和管理落后从而走向衰落,由辉煌时期的“小香港”变为全市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慢慢被边
缘化。伴随企业经营的困境,纺织企业也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如职工收入低,大量职工下岗失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区环境日益恶劣等。
3.3.1纺织城地区区域特征
纺织城地区与陕西钢厂和大华1935不尽相同,首先纺织城地区为纺织产业集,集中成片,面积较大,其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了7家国有大型企业,企业职工总数5.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8万人,离退休职工2.2万人;其次纺织城为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办社会形式,形成了完整而独立的老工业区;再者,纺织城工业遗产及其工业社区具有完整而统一的风貌,都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苏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后,纺织城由于浐河的分割,与西安市区形成天然的屏障,因此造成较为孤立的社会形态,也使得纺织城原住民有着较高的社会认同和地域归属感,同时也相对封闭,市场活力不足。
图3-3西安纺织城核心区示意图
3.3.2纺织城地区的改造现状及问题
2007年纺织城以一印老厂区为基地,因为租金低廉由大量艺术家自发形成以油画、雕塑、陶艺、摄影、行为艺术等为主的多个艺术门类的个人工作室,多个展览服务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等,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王西京为首的艺术家产业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