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规划改革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实践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旨在加强区域深度合作,为新时期发展建言献策,为长期跟踪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搭建平台。
本届论坛更多地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问题、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更多地引入了政策与实操领域的聚焦和讨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在致辞中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中规院紧紧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核心任务和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发展目标,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相关规划实践和研究工作,与兄弟院和相关机构共同完成了京津冀城乡规划、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雄安新区系列规划、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新一轮天津空间发展战略、河北空间布局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各类规划建设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顺利实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致辞中通过回顾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京津冀协调发展工作的历程,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来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遵循着公共政策发展一般规律,学界的前瞻性研究、智库的专业建设支撑了政府的科学决策。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实践探索。
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论坛上以“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为题作报告。从三个方面谈了对新时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再认识。
首先是对协同发展的再认识。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今后的主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区域发展正由“东西差距”转向“南北差距”,对京津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紧紧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核心任务和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发展目标开展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
接下来是对若干重点问题的思考。坚持战略思维,统筹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首都圈功能强化的关系。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依然存在不足。要从构建功能疏解与承接的区域联动机制,加快疏解整治各类禁限类存量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承接地的各类设施建设,提高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三个方面解决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问题。大首都圈的结构优化与功能强化要把握城市发展特征与空间尺度,做好分区、分时、分类的引导,尊重都市圈发展规律,把握好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模式。
北京现代论坛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好对外开放格局和内部循环体系的关系。要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建设世界级“机场”和“港口”,构建面向全球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多区联动”的对外开放平台。要强化内部功能网络建设,发挥城市在扩大内需中的核心作用,优化城镇体系格局,建设新型消费中心体系,畅通城市内部流通网络。
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生态保护修复和绿低碳发展的关系。要推进生态本底整体保护和修复。要构建绿低碳生活和高品质生态服务体系,构建服务京津冀的魅力休闲体系。
坚持创新思维,统筹好城市更新行动和新空间场景营造的关系。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要强化空间耦合布局,营造生产
生活新场景。要强化多元市场主体参与。
最后提出未来创新实践的倡议。要共同建立长效性、过程型的研究机制;共同搭建战略性、开放式的研究平台;共同聚焦前沿性、关键性的研究领域;共同探索创新性、实用型的技术方法。
以跨区域的都市区建设,推进一体两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唯佳在论坛上作报告。报告指出,七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一体两翼战略的迅速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为人口流动与城乡聚落的空间优化创造了条件。今天,在北京、天津,各自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50—70km半径区域范围,人口密度大于2000人/km²,外围地区在中心城区通勤就业占本地就业人口5%以上的超大城市都市区。
报告认为,距离世界级都市区京津冀的都市区仍然面临区域协调不强,发展差距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首都功能和中心城市的全球竞争力有待加强,外围地区对中心城市支撑不足,另一方面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中心城市减量、转型发展的红利,外围地区就近
利用难,接受有限。主要原因在于都市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行政等级不对等,政策资源不统一,协同效率不高;加之都市区跨区域的公共交通、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方面的共建共享合作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外围地区缺乏必要条件和能力,有效接受中心城市发展辐射。
报告提出建议,凝聚中央与三地力量,创新区域合作体制,以跨区域的都市区建设,优化一体两翼的京津冀协同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主要包括:1)制定完善京、津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2)破解跨行政区的合作掣肘,创新与政策落实、实施监管、特殊财税安排和治理考核相衔接的都市区发展机制;3)创新跨行政区对接的跨界地区规划联合编制、联合审批、联合督查制度;4)创新多主体、跨区域合作的产业、交通、生态、人居环境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开发建设、运营维护模式。
营城建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在论坛上分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其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首都区域规划治理成为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围绕首都城市的价值实现和功能运转,在更大范围进行资源要素合理
配置继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改善区域人居环境,是现代版营城建都的底层逻辑。古往今来,首都地区实现长久发展需要区域力量的协同加持,同样首都区域整体发展实力提升,离不开首都城市的核心带动引领作用。
其认为,首都区域规划治理是时间、空间、制度、路径等多种要素关联交叠的复合体系,涉及多圈层、多环节和多形态,为此以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作为根本遵循,构建了包含国家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结构治理、改革治理、依法治理、协同治理、系统治理等八方面治理特征的架构体系,并应用于由首都核心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多点地区、生态涵养区等首都局部空间圈层拓展至首都都市圈、城市、全国等更广阔空间范围的圈层治理实践,以期不断优化空间结构、资源统筹,使首都功能发挥更充分、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完善、人民生活更宜居、区域实力再提升,从而构建高水平协同治理格局、形成区域治理协同局面,体现出新时代首都区域规划治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