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得很多年前,《天涯》杂志的李少君说有人想编一本回忆80年代的集子,要我也写一篇。2002年1月,我写了《作为“思想剧场”的八十年代》,大约7000字。不知李少君说的那本集子后来是否出版了,但新世纪以来,我一直觉得回忆80年代之于我们这一代并非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乃至是某种使命。兼职于《社会科学论坛》的张平先生十分认同这一理念,所以,编发了我的《自由共道文人笔——90年代思想史中的“道学”与“儒林”》之后,他又发表了我由《作为“思想剧场”的八十年代》扩展而成的《一个少年与80年代的“思想剧场”》。
这篇文章专门列了一节谈李明华先生当年主编的《青年论坛》。篇幅虽然不大,但我的追忆不失于客观,更是温情的。比如以下这个段落:
大学毕业以后的许多年间,我在“身份证”与“精神故乡”的双重意义上一直处于流浪状态。流浪,使得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买的很多书散失了。幸运的是,包括《青年论坛》、《新启蒙》在内的一些珍贵书刊则保存了下来。在那些流浪的日子里,要是没有《青年论坛》这样的刊物伴随着一颗孤立无援的灵魂,使我保持了对过去绵绵不绝的怀想,使我无法忘怀自己的“家园论语”和“心灵史记”,我想,一个少年在拒绝“丰乳肥臀”和“废都”的时候,在坚定地要超越俗世的苦难与挫折的时候,或许就会缺少必要的“支援意识”北京现代论坛。即使只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也没有理由不对80年代以及这个时代的许多思想遗产心怀感激。
家里藏有一套老的《新华文摘》杂志,一本本翻阅,发觉《青年论坛》有许多作品被全文转载过。例如,1984年创刊号上有两篇文章,也就是胡德平的《为自由鸣炮》、许苏民的《人的现代化》,均被《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转载;克剑在1985年第4期发表的《关于〈关于人的理论的若干问题〉的若干问题》,被《新华文摘》1985年第10期转载。《青年论坛》1985年第3期封二有一段文字说:“《青年论坛》出版后,受到各界重视。全国五十多家报刊报道、介绍了《青年论坛》。《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世界经济导报》、《长江日报》等报刊转载了《青年论坛》的文章。编辑部每天收到大量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同年第6期第160页还有更为详细的说明,读者可去自行品藻。1986年5月号
第79页的“本刊启事”指出:“本刊1986年1月号、3月号及1985年合订本已全部售完,请读者一定不要再汇款来。”2007年9月13日,“新浪博客·王绍培的菜园”贴了一篇博文《三本期刊的消亡——一段快速回忆》。当年的办刊人之一王绍培回忆说:“这本杂志很快就具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发行量也在短短时间内上升到几万份。”由此可见,《青年论坛》其时受知识界之重视、受读书界之欢迎的程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