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
发展农业是人类永恒的社会实践活动,农业在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中充当着最古老的物质生产基础。我国农业在过去经过了波折的土地变革后最终朝着小康社会迈进,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为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我国农业出现了多种发展形式,农业园区也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阶段。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能为中国特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新标杆,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新平台,为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探寻突破口,为农民持续增收探索新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开辟新途径。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新型生产体系的兴起,催生了高科技园区、技术园区的兴起(Benko G 2000)。一些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聚来推动知识集的形成,鼓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建立合作,技术园区、科学园区应运而生。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技术园区、科学园区、产业园区等知识集,在技术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外的农业园区主要以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向学生、农民以及游客展示新的生产方式为基本主体(Goldstein H A,1987)。主要有示范农场、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场、教育农场三种模式。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农业园区的相关的理论基础、园区评价体系等。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外主要提出了农业区位理
论(约翰·冯·杜能,1826)、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1926)、发展极理论(佩鲁,1950)、技术诱导理论(费农拉坦、速水雄次郎,1985)、复合生态农业理论(罗杰斯蒂,1986)等;关于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最早涉及园区评价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恩·K·拉森,他们运用定量分析法对“硅谷”的成长和起步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此后,美国对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园区成功条件和因素两个领域(Maskey R K,1997)。
1.2 国内现代农业园区研究现状
对于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数对某地区的现代农业园区进行研究,其中对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较多,主要是通过详解剖析方法,为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类型特征、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管理体制、绩效评价等方面。
(1)规划建设。国内学者对于现代农业园区的园区规划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普遍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多是以某一地区为案例进行研究,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科学规划方法为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建议。刘珊,刘峥(2011)从农业开发理念与思路、目标定位、产业结构设计、产业功能区划4个方面进行总体规划,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建设应结合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的原则,从示范园的发展要求出发规划设计工作进行针对性安排,对各部分的面积规划合理配比利用政策,尽可能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突出高技术含量,一流的品种和科学技术,采用产学研一体化、生产推广一体化、产销一体化设计。徐碧芳,肖广江(2013)详细阐述了规划设计对明确现代农业园区定位、突出园区特、完善园区功能及科学合理布局等重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与示范效应研究
周志兰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成功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促进了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影响并推动了我国农业相关产业以及社会经济向前发展,通过对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和示范效应进行了探究,并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效应;
示范区建设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cjj2018140);四川省国别与区域重点研究基地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课题(szjj2018-143)。作者简介:周志兰(1993-),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产业发展研究。
2019.02
要促进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创新方面提出可以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有效措施,以保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科学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从而为(我国)广东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钟志鲲(2015)认为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了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环境等六大方面。黎建光,沈玉仙(2018)以麒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提出在新型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的进行规划布局,在营造具有特美学价值的园区景观的同时,保持农业观光旅游最显著的乡土特的特点,为游客提供区别于城市的、恬静幽雅的旅游环境。
(2)绩效评价。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的绩效评价,学者们通过应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做出了评价。王丽娟,王树进(2012)以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不同运行模式进行绩效测评,指出合作社主体型园区综合绩效表现最好,企业集聚主体型园区绩效表现次之,园区发展公司主体型园区较差,并针对不同地区园区运行模式发展提出改进的相关建议。雷玲等人(2015)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得出综合评价值为0.65,表示该园区处于发育成长阶段。陈卓等人(2016)基于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调查数据, 采用Critic赋权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示范效益及综合效益等方面评估了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瓜果蔬菜产业的建设绩效水平。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该园区绩效水平有待提高,资金投入量、“公司+合作社”经营主体及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园区建设绩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种植规模与所在地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显著为负。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绩效评价方面的文献较少,总体水平有待提高,说明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整体发展依旧存在着制约因素。
(3)其他方面的研究。刘妍佼等(2015)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园区类型,并对其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指出我国现代农业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骆乐等(2010)以上海现代农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其运行模式存在的信息化建设滞后、创新力度不够、缺乏文化氛围、功能及其区域特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发展符合市情、区情的农业高
新技术产业、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围绕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园区投资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加强农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江晶(2013)围绕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主线,从主体功能、内容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机制、融资机制、科
技支撑机制、人才开发与培育机制以及示范带动机制五大机制,结合以上五大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提炼总结了六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东部发达地区园区带动型、平原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动型、丘陵、山区粮食主产区基地带动型、中小城市城乡统筹型、大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动型以及垦区规模化农场带动型;并探讨了六种模式对其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作用和启示。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关于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不管在理论还是其他方面都比国内要成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更大一些,虽然近几年为响应政策的号召,国内学者关于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国内文献普遍是以某一特定地区为例进行研究,且研究的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现代农业园区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给其他学者研究给予帮助。2 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及问题2.1 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已经走过了17年历程,经历了探索(1993年-2003年)、发展(2004年-2009年)、腾飞(2008年至今)三个阶段。为探索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2009年11月,农业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发布了《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决定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各省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对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领导,出台一系列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明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标与标准,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不断健全鼓励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园区新建项目。目前,我国已公布第三批示范区名单,三个批次共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分布在137个县(市区旗)、12个地市、两个垦区(黑龙江农垦、宁夏农垦)和两个乡 镇(西藏曲水县才纳乡、白朗县噶东镇)。2.1.1 政府引导,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示范区规划布局、投资建设、招商引资和投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加强组织引导与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协调各部门整合资源,为示范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自国家出台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通知后,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向农业倾斜的优惠政策,包括对农业园区建设用地和银行贷款、税收的优惠政策以及在项目立项、审批等方面都尽可能地给予优先,并在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基础
北京现代论坛2019.02
上进一步完善了适合本土发展的财政政策、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各大中城市都先后建立了少则一个多则数十个农业示范园区,用于现代农业的试验、示范、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观光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实习基地等,除了农业产业得到发展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2.1.2 因地制宜,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考察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交通运输情况等宏观因素之后,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优势现代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速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目前我国153个示范区可依据其发展的优势产业初步归纳为5类:(1)以四川、河南、河北等为代表的粮食生产型农业示范园区。该类型示范园区耕地面积大、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可重点安排粮棉油高产创建、农业综合开发、推广机械化生产。(2)以海南、广东、福建等为代表的高效型农业示范区。该区域地处沿海,经济贸易发达、土
地紧缺、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缺乏,可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水产、水果、花卉、蔬菜等出口产品。(3)以青海、甘肃、宁夏等为代表的节约型农业示范区。该区域距离大都市近,资金、市场、技术和信息比较占优势,可重点发展节水、节肥、节地的节约型农业。(4)以重庆、云南、贵州为代表的地域特型农业示范区,该区域多为丘陵、高原,生态和气候多样,可重点发展特农产品,例如高原蔬菜、花卉、茶叶等。(5)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都市型农业示范区。该区域一直是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科学技术发达,但是可用于农业的土地较少,因此可重点发展占地面积少、效益高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高科技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
2.1.3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坚持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加速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与宣传,政策鼓励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基地,将研究与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科技向基层推广。其次,各级政府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和实行专业人才引进计划,逐步建立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最后,政府鼓励农业示范园与当地其他农产品种植园合作,采用试验示范,争取将农业科技推广到其他农业生产过程。
2.1.4 创新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示范区在实践中主要从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三
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方面,各示范园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调节、依法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承包,优先考虑农村闲置土地,采用大规模种植生产方法,优先聘用当地农民,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的节约和配置,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在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方面,各示范区在财政资金整合、专项资金设立、抵押融资贷款、保险制度创新、吸引城市与民营资本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鼓励社会闲置资本向示范区集中,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与保护。(3)在农业社会化机制创新方面,各示范区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由政府出头设立农产品推介会和成果展示平台,建立产前宣传、产中创新、产后销售一体化社会服务,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展示面向社会进行宣传。2.2 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2.2.1 政策滞后,管理不健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因此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农业的发展,根据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需要制定不少惠农支农政策。但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理环境、地貌环境、气候环境等不尽相同,因此中央政府只能制定一个大发展方向的政策。而各地方政府再根据中央政策制定符合自己地方特的实施政策,然后再进行修订推广,这就产生了一个时滞,从中央下达统筹政策到地方实施,少则一月,多则一年,而各地方政府再进行推广时也会存在相应的时滞性。因此,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存在严重的政策滞后问题,这种时滞对于政府来说,很难把握住
各示范园区最真实的发展情况,不能及时对不适用的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2.2.2 注重建设,不注重发展
各地政府在制定相关惠农支农政策之后,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之内,各市、区、县的积极性高涨,踊跃参加、积极建设农业示范区。但是在这一段热潮之后,很多示范区就销声匿迹了。并且政府在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时也存在严重问题,往往注重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的优惠,忽略了在建成示范区之后的发展工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农业示范区,用来带动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形成一条稳定的完整有序农业生产高科技产业链,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2.3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地不明确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需要一些建设用地,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用地、农业建设用地、非农建设用地规定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有些企业利用农业园区搞房地产、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搞非农建设、利用农业园区搞“搭车”项目享受国家政策优惠,这样不仅不利于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也造成土地管理上的混乱。而一些真正想进行现代农
2019.02
业园区建设的地方,由于我国耕地受基本农田保有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很难得到用地审批。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制定适合农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2.2.4 专业人才缺乏,总体素质偏低
现阶段,多数示范区呈现农业专业型人才匮乏,经验丰富、高职称的技术人员较少,管理型人才流动性大、创业型人才带动力弱等特点。虽然有些示范区与专门的农业院校进行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多为试验基地、实习基地,最后留下来的专业型人才较少。另外在示范区工作的多为当地居民,其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只会最基本的务农操作,稍微带点科技含量的工作无法进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2.5 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善
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电力设施以及交通设施多是服务于普遍农业生产,而这可能对于农业示范区的并不适用。例如以粮食主产区吉林、辽宁两省为例,境内现在仍然存在中小河流的堤防防洪标准在“10年一遇”标准以下,灌区面积较小、水库除险加固力度不够、旱田机井田间工程不配套、防雹增雨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示范区的配套服务方面,大多数面积较大、距离城市较近的示范区其服务功能要相对完善。但是我国面积不大或者距离城市较远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占大多数,在金融融资服务、项目手续审批服务等方面普遍存在“爱大嫌小”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融资服务,资金缺乏已经成为激发示范区建设主体活力的重要瓶颈。
3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和示范效应分析3.1 突出地方特,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3.1.1 示范与效益并重
现在很多现代农业园区非常注重建设,力求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但是其效益并不好,有些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只能靠政府“输血”度日,其示范效应当然也就可想而知。因此为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可持续长远发展,不仅要让市民看到表面上的花团锦簇,其资金收益也是需要进行公开,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和时代的检验,其示范效应才更加具有说服力。3.1.2 项目建设逐步推进
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其特农业种植、布局设施等可以推广到全国范围,也给予其他农业产业示范园一定的借鉴意义。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调整结构,大力推广,展示新特优等品种,特别是根据当地其他特产业相结合,根据其当地其他产业的需求进行品种改良,品质优化,形成一条自给自足的产业链。同时要将新技术进行推广,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这样反过来又有利于现代农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必将成为当地农民乃自全省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3.2 典型案例分析
相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17年下半年的发布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中,其建设水平监测综合得分在全国28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排名第一。此项得分从物质装备水平、科技推广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支持水平、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六个方面24项指标反映
了示范区的建设水平及发展速度。(1)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粮油作物种植面积4.73万亩,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占9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完成3万t储备粮库主体工程建设。(2)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新增“绿、无公害、有机”农产品14个,全区拥有“绿、无公害、有机”农产品108个,苏州名牌农产品14个,江苏名牌农产品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5个。拥有“阳澄湖”牌大闸蟹、“金香溢”牌大米、“虞河”牌蔬菜等一批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布瑞克(苏州)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示范项目,全年大宗农产品销售额约60亿元,全年培育引进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家,认定新型职业农民79人,入选阳澄湖农业人才6名。(4)大力支持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深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个。
实践总结: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区域科研产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图途径。通过以上案例成功分析,发展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现代低端农业向高科技农业发展至关重要。3.3 示范效应分析及结论
普通的政策制定和行政方法并不能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效应的发挥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除了政策的引导、经济利益的指引还依靠技术上的创新。产业的升级需要技术的创新、新产品市场的开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能够使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发展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以食为天,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才回去追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以饱腹为目标,是带有一定经济利益倾向的,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但仅仅依靠农业本身,其发展并不是长久的,要在现有基础上,跟上时代步伐,增加农产品高科技技术。因此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收益是农业示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农业经营活
2019.02
动的动态形式的基本指标,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支持。可以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所进行的一些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不仅显示农业发展的成果和效益,也能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提供条件。
4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对策建议4.1 政策制定要具有前瞻性
我国的农业园区的发展是在现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总体来说,我们的农业还比较落后,无论在政策上、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支撑,因此现阶段政府的引导与支撑力度对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长期的政策滞后问题不仅影响效率的发挥,耗费政策资源,更会产生负面效应,影响社会治理。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树立前瞻性思维,理性推动政策整合、政策变迁和政策创新。这就要求政策在制定政策时具有预见性,政府管理模式要从传统的“回应型”转为“前瞻性”,建立服务型政府,积极主动了解民众需求,发现社会问题,及时合理供给公共政策。
4.2 注重园区建设长远发展
不管是在政策制定还是项目申请审批,都应该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很多地方重视单一园区规划设计,缺乏区域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布局、城乡统筹协调,这就容易造成一旦某一园区在某方面遇到瓶颈,没有可以商量借鉴的对象。首先要优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主动为市场竞争主体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提供规划编制、科技对接、资金融通、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服务,要主动解决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过程中遇到的项目审批、水电地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难题,营造良好的农业园区发展环境。其次,强化园区项目推进,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其他区域的产业或者企业进驻本地,形成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推动已有的农业园区建设更快更好发展。最后,重视项目实施和考核,注重现代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联系制度,加强指导服务,狠抓项目推进,强化督促,
提高成效,确保农业园区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4.3 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和审批政策
首先,要对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严格的界定,设置明确的准入条件,申请者最好提供一份完整的建设项目书,内容表明农业园区建设信息,例如土地地址、面积、作何用、预计建设时间,预期达到目标、预期投入资金等。其次要对农业用地、农业建设用地、非农建设用地进行明确的规定,最好是对整个范围内的土地由一定的了解。然后,在审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审批标准,对其申请的土地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其是否能用于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最后,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其是否进行农业建设而非土地他用。4.4 强化人才保障措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科学技术的人才是生产力最为重要的要素,由于农业园区建设是新生事物,因此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1)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农业园区的建设一般都是高定位、高科技含量,特别是一些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上。因此农业园区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由农业园区提出人才需求,由高校进行招生培养,最后让毕业生进入园区工作,这种定向培养的模式既能解决农业园区建设专业型人才稀缺问题,又能增加高校的知名度,同时还能解决毕业生的工作问题。(2)采用人才引进战略。我国的农业园区建设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不管是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是市场
开发型人才都是紧缺资源,因此可采用有效的政策进行人才引进,通过定期培训、组织参观学习、交流会等形式提升人才素养,形成一批固定的高素质建设队伍,通过提高人才待遇、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家属工作等方法,让各人才无后顾之忧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4.5 整合优势资源,完善配套设施
在进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选址时,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了解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要与政府的规划建设相匹配,利用政府进行城市或者农村建设时的便利条件,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的配套设施,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又能最大限度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对于城市建设已经建成的区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现代农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要学会利用现有有利条件,以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为先导,以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水、电、路、通信、绿化等生产性设施,实现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经营、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和环境治理全覆盖;同时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逐步开展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和谐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与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生态保护、都市文化等功能融一体的特品牌园。参考文献:
[1] Benko G. Technopoles,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J]. Geojournal , 2000, 51(3):157-167.
[2] Goldstein H A, Luger M I. Science/Technology Park
in the United Sat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M].1987:56
[3] Maskey RK.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Outlook on Agriculture,
(下转9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