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公害包括三个方面:汽牛排气对大气的污染;噪声对环境的危害;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电通讯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在三者之中,排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最大(被认为是第一公害),其次是噪声公害,而电波公害由于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并且是局部性问题,所以没有前两者重要。
  除此而外,制动蹄片、离合器片和轮胎的磨损物,以及车轮扬起的粉尘也会引起环境污染,但这种影响只是在交通密度大的车流附近较为突出。
一、汽车排放与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报废等带来了环境大气危害和城市的空气污染。汽车行驶过程产生的噪声和驻车防盗器的误鸣不仅能引起人体的生理改变和损伤,还会使人的听力减弱、视觉功能下降、神经衰弱、血压变化和胃肠道出现消化功能障碍,影响人的睡眠、学习、工作和情绪等。汽车排气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将日趋严重,所以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碳(CO2)和微粒物(PM)。
1一氧化碳(CO
CO是空气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一种无、无味的气体。
2碳氢化合物(HC
是指发动机废气中的未燃部分,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分。
3氮氧化合物(NOx
是发动机有一定负荷时大量产生的一种褐的有臭味的废气。
4二氧化碳(CO2)
是无无毒气体,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会形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破坏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5微粒物(PM
由燃烧室排放出的颗粒物有三个来源,一是不可燃物质,二是可燃的但未进行燃烧的物质,三是燃烧生成物。
危害:温室效应
汽车污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害,主要是温室效应。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减少汽车排放的措施
减少汽车大气环境公害的基本方法有两类:一是从源头着手的降低技术,称为源头法;二是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已产生的汽车环境公害的技术称为后治理法。
源头控制法
源头控制法是把燃烧污染物消灭在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之中的有关技术。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现有的车用发动机进行改造;2设法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低排放工况;
3电动汽车技术;4在汽车使用中控制污染的排出法,主要是使汽车保持良好技术状况和采用合理的驾驶方法。
后治理法
主要技术是各种催化净化器和过滤器。
在实际的汽车排放控制措施中,都是源头控制和后治理法并用的。
四、汽车噪声
声音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但有的声音是我们所需要的,有的声音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声学的观点,把这些不需要的声音,不论是什么样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汽车噪声是汽车的第二公害。特点是与受害者的距离很近,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汽车的噪声源有多种,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机,二是轮胎。
解决汽车的噪声是一项涉及到整车方方面面的技术问题。实际上,汽车噪声的大小已经反映出这辆车的质量和技术性能的高低。汽车噪声的大小是衡量汽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降低汽车噪声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发动机的公害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公害是排气污染,其次是噪声污染,再其次是电气设备对无线电电波的干扰。||出处:汽车发动机的公害包括哪些? 网址:一是车内装饰材料污染,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塑料、橡胶、织物、油漆涂料等)中所含的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有害物质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二是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包括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或汽车空调长期使用后风道内积累的污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微生物、苯、烯烃、芳香烃等。三是车外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如果密封不严,外界环境的污染物将进入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1、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 1957年,法国就把交通安全课作为学校的课程之一。40多年过去了,当初确定的目标仍未达到。不过,一些中小学采取的主动行动虽然没有超出当地的范围,却是卓有成效的。
  2、鼓励提前学习驾驶技术。 法国青年从16岁起就可以学习驾驶汽车。但中学生参加学习驾驶技术的人并不多,原因是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家长抽不出时间来陪练。
  青年接受力强,学车快,驾驶技术考试获得通过的比率较高。统计表明,提前参加驾驶技术学习并考核合格的青年后来不大容易出交易事故。
  3、改革驾驶执照考核制度。 人们一直在谈论改革驾驶执照考核制度,但却一直没有真正进行这一改革。驾驶理论考试是从1975年开始实行的。尽管正式的全国汽车驾驶教育计划规定了学习正确驾驶汽车应遵循的阶段,但许多驾校仍只要求学员学会最低限度的知识和技术。
  统计表明,在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中,有14的人是15—24岁的青年人。法律将规定,严重违章的、驾驶经验不足的开车人必须进行补课
  4、经常检查驾驶能力。 在法国,好几个省都已实行了司机继续教育制度(每10年要进修一次),按照这种制度,开车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理论知识水平,甚至要定期接受驾驶技术检查和体格检查。此外,申请驾驶执照的人必须能够看清楚15—20米距离内的汽车牌照号码。
  5、交通监测雷达的设置应当合理。 在法国,开车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用于检测违章行为的雷达都设在不那么危险的路段,交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为国家收费上。在发生交通事故最多的路段以及在市区学校附近,雷达安装得不够多。今后,新一代雷达将负责这些路段或地点的交通监测。
  6、严格禁止酒后驾车。 特别是周末,酒后驾车常常导致许多人丧命。据一个研究机构最近进行的调查,现在,每两个驾车人中有1人承认自己酒后驾车。在对待酒后驾车的问题上,交通主管当局至少应当像对待超速行车那样严厉。
  7、加强道路安全设施。 出于安全考虑,有人曾要砍掉路旁的梧桐树。此事曾使人们感到可笑。我们是不应当砍掉路旁的梧桐树的。的确,有许多车毁人亡的事故是汽车撞固定障碍物(如树木)的结果。但据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在某些路段的路旁设立一些安全导轨,许多人就可以避免丧命。
  8、调整行车速度限制。 在法国,在不那么宽的、靠近学校的路段以时速50公里的速度行车,可以被看成是犯罪,但实际上这却是合法的;而白天在宽敞平坦的高速公路上行车的时速如果超过130公里,应当说是无罪的,但实际上却是非法的。交通管理部门说,行车速
度越快,就越要求开车人集中注意力,开车人也就越容易疲乏。尽管如此,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当考虑一下:有必要调整行车的速度限制。
本报68日讯(记者李茁)记者今天获悉,为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创造平安畅通交通环境,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近日出台措施,要求各地全面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开展五个一专项治理活动,突出治理青年汽车“一车(营运客车)、一路(高速公路)、一超(超速行驶)、一患(道路安全隐患)、一带(安全带),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高速公路:重点查处超速行驶、超员、故意遮挡号牌、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国省道: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车和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非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城市道路: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开展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工作。各地要加快对险桥、险弯、险坡和险段治理工作进度,逐步减少存量,不增新量。对正在整改和一时难以整改的公路危险路段,要加大巡逻管控力度,采取临时防护性措施。年内,省级督办危险路段整治率要力争达到90%以上,市级督办危险路段整治率力争达到85%以上。
  强化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客运企业和运输危化品企业车辆、驾驶人及客运班线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对年内交通违法记满12分或发生过造成人员死亡交通事故并负有同等责任以上的客运驾驶人,一律停止营运。严把剧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件审批关,严格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各地要切实加强校车及其驾驶人源头管理,严把校车检验关和校车驾驶人审验关,做到三个坚决杜绝,即:坚决杜绝未参加检验的校车从事营运;坚决杜绝安全技术条件不合格车辆、报废车辆、非法改装车辆接送学生;坚决杜绝黑校车从事营运。
乘坐汽车时的安全防范措施
    乘客乘坐汽车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①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下车后,不要突然从车前车后走出或猛跑穿越马路,防止被来往车辆撞上。
    ②不要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以免被疾驰而至的汽车、自行车撞伤。
    ③车辆行进中,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到车外,防止被车辆剐撞,或被树木、建筑物剐撞。同时,机动车在行驶中,严禁乘车人扒车和跳车。
    ④乘坐货车时,不要站立,更不可坐在车厢拦板上。因人站在车中,人体重心升高,拦板过低,容易被甩出。
    ⑤乘车人不要同司机攀谈,不应催促司机开快车,或用其他方式妨碍司机正常驾驶。
    ⑥要注意坐法。车子在遇到猛烈的冲击时,人体会向前倾倒,接着反弹向后恢复原位,而脖子也跟着向后用力冲击,因此容易撞到颈椎,导致严重的伤害。如果侧着身体,就能保护脖子。其次,向后恢复原位时身体再向前猛倒,头、脸有撞到前面坐椅靠背的危险。避免的方法是立即伸出一只脚,顶在前面坐椅的背面,并张开手掌,如像拳击手保护头、脸一样。
    ⑦要系好安全带。研究发现,如果乘客没有扣上安全带,座上乘客更危险,而且他本身的重量加上相撞时的冲力,会对自己和其他乘客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专家提示:警惕车内“杀人凶器”
    不少汽车里还暗藏许多“杀机”。例如仪表板上放香水瓶,后座与后窗的小空间上放满雨伞、照相机、书本等杂物。这些杂物虽小,但一旦发生车祸,它们却可能击破乘客的头部。因此,小件的杂物应收在杂物箱里,而大件的杂物或是放在座位下的踏板上,或是收好放在行李箱中。
    乘船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乘客乘船时应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①不夹带危险物品上船。
    ②不要乘坐缺乏救护设施、无证经营的小船,也不要冒险乘坐超载的船只或者“三无”船只(没有船名、没有船籍港、没有船舶证书)
    ③上下船时,必须等船靠稳,待工作人员安置好上下船的跳板后方可行动;上下船不要拥挤,不随意攀爬船杆,不跨越船挡,以免发生意外落水事故。
    ④上船后,要仔细阅读紧急疏散示意图,了解存放救生衣的位置,熟悉穿戴程序和方法,留意观察和识别安全出口处,以便在出现意外时掌握自救主动权。同时按船票所规定的舱位或地点休息和存放行李,行李不要乱放,尤其不能放在阻塞通道和靠近水源的地方。
    ⑤客船航行时不要在船上嬉闹,不要紧靠船边摄影,也不要站在甲板边缘向下看波浪,以防眩晕或失足落水;观景时切莫一窝蜂地拥向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意外。
    非机动车行驶要注意交通安全
    骑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助力车等非机动车时出行更要注意交通安全,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伤害。一般应注意遵守如下交通安全法:
    ①在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②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在中间行驶,自行车应靠右边行驶。
    ③自行车、三轮车或残疾人专用车的车闸、车铃、反射器必须保持有效。
    ④自行车和三轮车不准安装机械动力装置。
    ⑤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⑥自行车在大中城市市区或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上载物,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准超过1 5米,宽度左右各不准超出车把15厘米,长度前端不准超出车轮,后端不准超出车身30厘米。
    ⑦自行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瞭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⑧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⑨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不准妨碍后面车辆行驶。
    ⑩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同朋友骑车上路不要扶身并行,更不可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大中城市市区不准骑车带人,但对于带学龄前儿童,各地都有自己的规定,要按规定执行。
    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须坐在坐垫上骑自行车。
    不能在自行车道上逆向推行。
    必须按车辆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接受检验,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行驶。
交通法是你的生命之友,如果你无视交通法,把骑车上路视为儿戏,你就随时可能遇到危险,如果你在骑车上路时能时时处处严格遵守交通法,你的安全系数将大大提高。
    专家提示:骑自行车时的“三要三不要”
    三要:一要结伴而行;二要精神集中;三要靠边骑行。
    三不要:一不要抢路,尤其是不要和汽车抢路,以免出事;二不要逞强,如上坡时用力过猛易拉断链条,下坡时不捏闸易失去控制而酿成大祸,弯路上不减速易冲出路面;三不要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骑车。
    行人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行人应当自觉遵守交通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那么行人应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呢?
    ①行人应行走在人行道内,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边行走。
    ②通过路口或横过马路时,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或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通行。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从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通过时,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有人行过街天桥或隧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隧道。
    ③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
    ④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或人行横道的路口,或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应当注意来往车辆,看清情况,让车辆先行,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⑤学龄前儿童应当由成年人带领在道路上行走。
    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
    专家提示:行人注意交通安全的“五不要”
    不要在道路上强行拦车、追车、扒车或抛物击车。
    不要在道路上滑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
    不要进入内环路、外环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及行车隧道或者有人行隔离设施的机动车专用道。
答: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每年要死亡5万多人,伤15万人,而且在采取了很多措施之后,事故仍在不断上升。据专家预测,今后若干年我国仍处在一个事故上升时期,这是因为我国道路交通的总需求和基础设施不相适应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根本转变,全国基本还是平面混合交通的现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