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压传动复习要点
⼀、填空题:
1、液体在流动时产⽣的压⼒损失分为两种,⼀种是沿程压⼒损失,另⼀种是局部压⼒损失。
2、液压泵是⼀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将机械能转换为压⼒能,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元件
4.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是考虑泄露下的输出流量。
5.液压缸按作⽤⽅式不同可分为单作⽤液压缸和双作⽤液压缸;按运动⽅式⼜可分为移动式液压缸和摆动式液压缸。
6.采⽤出⼝节流的调速系统,若负载减⼩,则节流阀前的压⼒就会增⼤。
7、液压缸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执⾏元件,液压马达是实现连续旋转或摆动的执⾏元件。
8.顺序阀如果⽤阀的进⼝压⼒作为控制压⼒,则称该阀为内控式。
9.液压控制阀按其⽤途可分⽅向控制阀,压⼒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三⼤类。
10、液压与⽓压传动中⼯作压⼒取决于负载。液压与⽓压传动的活塞运动速度取决于输⼊流量的⼤⼩,⽽与外负载⽆关。
11、液压油具有双重作⽤,⼀是传递能量的介质,⼆是作为润滑剂润滑零件的⼯作表⾯。
12、单作⽤叶⽚泵的叶⽚数取奇数,以减⼩流量脉动率。
13、⽓压传动由:⽓源装置、执⾏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作介质五部分组成。
14.液压传动系统由能源装置、执⾏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作介质和逻辑元件五部分组成。
15、减压阀按调节要求不同三种①定值减压阀、②定差减压阀、③定⽐减压阀。
16、顺序阀有内控外泄、内控内泄、外控外泄、外控内泄四种控制型式。
17、节流阀在液压系统中,主要有三个作⽤①节流调速作⽤②负载阻尼作⽤③压⼒缓冲作⽤。
18、蓄能器主要作⽤:辅助动⼒源、维持系统压⼒、减⼩液压冲击或压⼒脉动。
19、齿轮泵的⼏个突出问题是:泄漏、径向⼒不平衡、困油。
20、液压泵⼯作原理都是依靠液压泵密封⼯作容积⼤⼩交替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
21.油液黏度因温度升⾼⽽降低,因压⼒增⼤⽽升⾼。
22.在液压缸中,为了减少活塞在终端的冲击,应采取缓冲措施。
23、空压站主要由空压机、后冷却器和贮⽓罐组成。
24、空⽓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后冷却器、油⽔分离器、⼲燥器、分⽔过滤器和油雾器。
25. 调速阀是由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成的。
26、限压式变量叶⽚泵是⼀种输出流量随⼯作压⼒变化⽽变化的泵。
27. 换向回路的基本要求换向可靠、灵敏平稳和精度合适。
28、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形式有噪声、振动、爬⾏、油温过⾼。
29、为避免在泵内产⽣⽓⽳现象,应尽量降低吸⼊⾼度,采⽤通径较⼤的吸油管并尽量少⽤弯头。
30、在液压系统中,当流动流体某处的压⼒低于空⽓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就会游离出来,使液体产⽣⼤量⽓泡,这种现象称为⽓⽳现象。
31、在液压与⽓动系统中有时会出现流体的流速在极短的瞬间发⽣很⼤变化,从⽽导致压⼒急剧变化,这称为瞬变流动。
34、液压马达是实现连续旋转或摆动的执⾏元件。
35、阀是⽤来控制系统中流体的流动⽅向或调节其压⼒和流量的。
36、常⽤密封件有:O形、Y形和V形密封圈。
37.液压系统中的压⼒取决于负载,执⾏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38.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元件、执⾏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元件和执⾏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39.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起主导作⽤,紊流时惯性⼒起主导作⽤,液体的流动状态可⽤雷诺数来判断。
40.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粘性⼜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41.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损失和局部压⼒损失两部分组成。
42.液流流经薄壁⼩孔的流量与⼩孔通流⾯积的⼀次⽅成正⽐,与压⼒差的1/2次⽅成正⽐。通过⼩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孔常⽤作可调节流阀。
43.通过固定平⾏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差⼀次⽅成正⽐,与缝隙值的三次⽅成正⽐,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对其泄漏量的影响⾮常⼤。44.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叶⽚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叶⽚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和定⼦的偏⼼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来实现变量。45.液压泵的实际流量⽐理论流量⼤;⽽液压马达实际流量⽐理论流量⼩。
46.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47.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模数的平⽅成正⽐,与的齿数⼀次⽅成正⽐。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定时,增⼤模数,减少齿数可以增⼤泵的排量。48.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啮合的⼀侧是压油腔。49.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变⼤时与吸油腔相通。50.齿轮泵产⽣泄漏的间隙为端⾯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51.双作⽤叶⽚泵的定⼦曲线由两段⼤半径圆弧、两段⼩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
⼝位于过渡曲线段。52.调节限压式变量叶⽚泵的压⼒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的⼤⼩,调节最⼤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流量。
53.溢流阀的进⼝压⼒随流量变化⽽波动的性能称为压⼒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调压偏差或开启压⼒⽐、闭合压⼒⽐评价。显然(p s—p k)、(p s —p B)⼩好, n k和n b⼤好。
54.溢流阀为进⼝压⼒控制,阀⼝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相通。定值减压阀为出⼝压⼒控制,阀⼝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55.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式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成。
56.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阀,为了防⽌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57.选⽤过滤器应考虑过滤精度、通流能⼒、机械强度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泵的吸油⼝、泵的压油⼝、系统的回油路上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58.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速;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输出转矩增加。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相同。
59.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的输出转矩、在⾼速时能提供较⼤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马达排量调⾄最⼤,⽤变量泵调速;在⾼速段,泵排量为最⼤,⽤变量马达调速。
60.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动相适应,泵的⼯作压⼒不变;⽽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相适应,泵的⼯作压⼒等于负载压⼒加节流阀前后压⼒差,故回路效率⾼。61.顺序动作回路的功⽤在于使⼏个执⾏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式不同,分为压⼒控制和⾏程控制。同步回路的功⽤是使相同尺⼨的执⾏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类。
蓄能器蓄能器的功⽤主要⽤来储存和释放油液的压⼒能,保持系统压⼒恒定,减⼩系统压⼒的脉动冲击。
液辅助元件主要有蓄能器、过滤器、压油箱、热交换器及管件等
液压系统不管有多么复杂,它总是由⼀些基本回路所组成,这些基本回路根据其功⽤不同可分为压⼒控制回路、调速回路、⽅向控制回路等。
⼆、选择题:
1、常⽤的电磁换向阀是控制油液的( B)。A、流量 B、⽅向 C、流量和⽅向
2、减压阀控制的是( B )处的压⼒。A、进油⼝B、出油⼝ C、A 和B都不是
3、在液体流动中,因某点处的压⼒低于空⽓分离压⽽产⽣⼤量⽓泡的现象,称为( C )。A、层流 B、液压冲击C、空⽳现象D、紊流
4、当系统的流量增⼤时,油缸的运动速度就( A )。A、变快 B、变慢 C、没有变化
5、当⼯作⾏程较长时.采⽤( C )缸较合适。A、单活塞扦 B、双活塞杆 C、柱塞
6、单杆活塞缸的活塞杆在收回时( A)。A、受压⼒ B、受拉⼒ C、不受⼒
7、节流阀的节流⼝应尽量做成(A)式。A、薄壁孔 B、短孔 C、细长孔
8、要实现快速运动可采⽤(A)回路。A、差动连接 B、调速阀调速 C、⼤流量泵供油
9、⼤流量的系统中,主换向阀应采⽤(B)换向阀。A、电磁 B、电液 C、⼿动
10、在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当F增⼤时,P1是(A)。A、增⼤ B、减⼩ C、不变
11、顺序阀是(B)控制阀。A、流量 B、压⼒ C、⽅向
12、双作⽤多级伸缩式液压缸,外伸时推⼒和速度的逐级变化,结果是:(D)
A、推⼒和速度都增⼤
B、推⼒和速度都减⼩
C、推⼒增⼤,速度减⼩
D、推⼒减⼩,速度增⼤
13、内控顺序阀的控制⽅式和泄油⽅式(B)A、内部控制,内部泄油B、内部控制,外部泄油C、外部控制,外部泄油 D、外部控制,内部泄油
14、差动液压缸,若使其往返速度相等,则活塞⾯积应为活塞杆⾯积的( C )。A、l倍 B、2倍C、2倍
15、双作⽤杆活塞液压缸,当活塞杆固定时,运动所占的运动空间为缸筒有效⾏程的倍数( B )。A、1倍B、2倍 C、3倍
16、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液压缸速度( B )。A、随负载增⼤⽽增加B、随负载减少⽽增加 C、不受负载的影响
17、在节流调速回路中,哪种调速回路的效率⾼?( C)
A、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进油—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18、负载⼤,功率⼤的机械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可使⽤( C )。A、齿轮泵 B、叶⽚泵 C、柱塞泵 D、螺杆泵
19、当系统的流量减⼩时,油缸的运动速度就(B)。A、变快B、变慢 C、没有变化
22.液压缸差动连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A)。A.
2
4
d
Q
v
π
=
B.
)
(
2
2
2d
D排量与油耗
Q
v-
=
π
C.
2
4
D
Q
v
π
=
D.
)
(
4
2
Q
-
π
23.液压缸差动连接⼯作时作⽤⼒是(D)。A.
)
(
2
2
2d
D
p
F-
=
π
B.
2
2
d
p
F
π
=
C.
)
(
4
2
2d
D
p
F-
=